淪蚊子園區遭檢討 中興園區大砍8成開發面積 環差補件再審 | 環境資訊中心
台灣新聞

淪蚊子園區遭檢討 中興園區大砍8成開發面積 環差補件再審

2019年01月07日
環境資訊中心記者 賴品瑀報導

馬英九時代為活化中興新村而進行科學園區開發,8年過後,卻因淪為蚊子園區,而遭行政院大幅下修開發面積,從原本全區的261.5公頃,降為只留南區的36.58公頃,計畫名稱也從「中興新村高等研究園區」變更為「中興園區」開發計畫。

「中興新村高等研究園區」更名為「中興園區」。面積從原本全區的261.5公頃,降為只留南區的36.58公頃。取自簡報資料。

「中興新村高等研究園區」更名為「中興園區」。面積從原本全區的261.5公頃,降為只留南區的36.58公頃。取自簡報資料。

此案7日進入環保署,進行環差第一次初審,申請要因為面積大幅下修,而取消或減少眾多監測計畫。但部分小組委員質疑,並非縮小開發面積就必定是減輕影響、對環境正面,且更擔憂此例一開,其他過去浮濫開發的工業園區,若也是蚊子園區,日後也循此道這樣申請切割怎麼辦,一度討論要求此案重作環評。

但討論後,小組仍讓此案還有機會補件再審。包括要求再強化此案政策變動、過去開發進度,並切實評估呈現可能的環境影響等。

中興新村原為台灣戰後第一個新市鎮,但在省政府虛級化後,前總統馬英九為活化中興新村,2008年將其列入「愛台12建設」計畫。當時審理環評的小組召集人李培芬回憶,當時政府想要活化中興新村,但卻不知處理其特別的狀況,因此決定由具有土地開發經驗的國科會(科技部前身)開發為高等研究園區,交給中科管理局負責,但此案也的確是很不一般的科學園區。

當時因為中興新村為重要文化資產,由中科來負責處理是否妥當、開發為科學園區的效應如何等,都是爭議所在。但在政策主導下,以優先開發南核心區、承諾園區內僅研發不量產等條件,此案在2011年通過環評。

此案原初規劃分為北核心區、中區生活區以及南核心區,總面積達261.5公頃。當時計畫是,中區生活區提供居民、員工居住使用;南、北核心區則供進駐單位使用,引進產業類別計畫包含文化資產、文創產業等。

不過,開發至今,卻僅有工研院、可速姆、百佳泰與正瀚等業者進駐南區核心區,北區、與中區目前並無太大變動。2018年行政院將計畫區大幅縮編,將範圍縮編至南核心區,面積下修為36.58公頃,同時也編更主責機關,不再由中科統籌管理全區。未來中科只負責南核心區科技研究的部分,其餘部分,在今年元旦已經撥給國發會了,未來若其他部會有開發計畫,將重新送環評。


中興新村街景。轉載自維基共享資源,Fcuk1203攝。(CC BY-SA 3.0)

雖然中科強調,在北中二區移撥國發會後,中科已經無權管理,因此將原環評的範圍縮編為僅包含南區核心區並無不妥。

但環委王文誠等質疑,此案面積大幅縮小,也是變動達10%以上,理當重作環評,不該循環差案大幅變動環評結論。他指出,不能只是以簡單的刪去法來思考,包括生態、水資源等,還是應該從系統性的角度來觀看,重新思考哪些項目可以刪除、哪些不該。劉益昌也認為,此案就算重做環評也不會花太多時間,了不起三個月就能完成。但重新盤點過後的環評書,會比做環差案對環境有利。

李堅明則表示,目前中科送審的環差案只是從南部核心區的角度思考,卻非從全區的角度,再者,北中區雖然劃出中科中興園區的計畫範圍,但並非從此不會開發了,未來換其他機關管理,還是可能會有其他的開發利用,當中銜接的空窗期,讓小組感到在意。

作者

賴品瑀

新店溪下游人,曾在成大中文與南藝紀錄所練功打怪撿裝備,留下《我們迷獅子》、《我是阿布》兩部紀錄片作品。現為人類觀察員,並每日鍛鍊肌肉與腦內啡,同時為環境資訊電子報專任記者,為大家搭起友誼的橋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