沿著蜿蜒於台南市郊的省道台20線公路, 層巒起伏的丘陵忽近忽遠,路旁的雜樹、刺竹與芭蕉葉間透著南國豔陽下一派的悠閒與靜謐,牛頭山農場就坐落在玉井這一片以白堊土為基底的山坡地上。這一天,農場主人同時也是合作社農友陳明宏開著曳引機在公路邊迎接,斗笠下露出雪白牙齒的招牌笑容,一邊駕車一邊揮手指引我們穿過路邊叢林間的水塘。總面積超過四公頃的農場正是由這一方水塘為起點,向內往山坡延伸,分區依照時令栽種各類蔬果,由警覺性高的土狗戍守每一區入口。
為孩子的快樂童年 棄商務農
陳明宏從小就和務農的祖父母一起住在牛頭山農場上方的三合院,算是土生土長的農村子弟,見證台灣農業數十年的變遷。原本農家生計主要依靠木耳生產,另栽種荔枝及芒果等果樹,卻因為政府加入WTO前後,大量開放農產品進口,東南亞低價木耳嚴重影響到在地木耳的市場競爭力,最終不得不停止生產。
陳家祖父明白靠天吃飯辛苦,農業所得偏低,且農人健康深受農藥戕害,總希望子弟好好唸書,別走上務農一途繼續吃苦。陳明宏起初也和大多數農村長大的孩子一樣,少年時代就到外地求學,當完兵留在都市裡工作,未曾動過一絲種田務農的想法。從通訊業到金融業,就這樣奔波了近10年,期間結婚生了兩個小孩,因為孩子的一句:「爸爸,你帶我們出去好不好?」讓陳明宏對居住在都市裡的孩子深感愧疚與不捨。回首自己小時候的三合院生活,似乎才是快樂童年的沃土,於是湧起返鄉務農的念頭。
2006年,陳明宏懷抱著斷捨離的心情回到牛頭山,當時家族裡的長輩已經離開人世,兒時居住的三合院早被恣意狂生的藤蔓所覆蓋,果園也都荒廢了。因為從小聽到大的農藥危害,他決心一開始務農就投入有機農業,於是先向農會貸款,開始一步一步打造友善土地與環境的有機農場。
類自然農法耕作 食物鏈抑制蟲害
依傍四周丘陵地,形成農場與外界的天然隔離帶,陳明宏以「類自然農法」的方式進行作物栽種,「因為我畢竟還是會施灑有機肥,但完全不用農藥,藉由生物間的『食物鏈』,來達成生態平衡和栽作收成。」陳明宏說明。
因為堅持不施灑農藥,栽作過程中的蟲害就成為最嚴峻的挑戰。第一年,他以為童年的荔枝樹應該還是多少有些產量,不料沒有除蟲的結果,讓紅蟲全都鑽進荔枝蒂頭,完全無法銷售。芒果則是被葉蟬、鑽心蟲和東方果實蠅破壞殆盡。後來決定栽種木瓜,又連續遇上莫拉克颱風和凡那比颱風,連續兩年無法收成;等到木瓜終於有收穫,透過社員引薦開始供應合作社,成為第一顆進合作社的產品,但好景不常, 出現了外來種害蟲秀粉介殼蟲,木瓜農幾乎束手無策。
「蟲害不僅會吃作物, 最嚴重的是接觸這些蟲皮膚會癢,難以忍受的癢。所以剛開始栽種作物時,一大堆毛毛蟲、夜盜蟲、紋白蝶,如果不處理,我們根本進不了田區工作。」陳明宏回想。
經過不同的嘗試和觀察,他發現只要保留雜草,讓螳螂、草蛉、蜘蛛達到一定數量後,他們自然就會把對植物有害的害蟲抑制下去。陳明宏最後找出了對付秀粉介殼蟲的方法,「就是把木瓜移出網室,自然有紅蜘蛛跑出來吃牠。」
滿足社員需求 形成生命共同體
陳明宏認為,生產者與合作社社員就是一個生命共同體,生產者必須設想如何避免造成合作社和社員的困擾,彼此關係的維繫才能長久。這當中包括品項和價格設定,既要考量社員的接受度,同時必須評估站所人員是否容易推廣。
由於牛頭山農場是經由「和諧有機農業基金會」驗證過的農場,其所生產的蔬果惟有合作社一個通路,在合作社的自主管理分類等級皆屬環保級。有機栽培的生產成本高出慣行農法許多,以金煌芒果為例,只要廉價的益達胺(殺蟲劑)就可以處理蟲害,但有機種植的話,葉子稀疏便結不了多少果,但若葉子繁茂,又會招來非常多葉蟬。
「有機種植光是處理葉蟬的成本就非常高,一週葉噴兩次葵無露等資材,要持續三個月。」他坦言,由於成本過高,一旦價格與市場差異過大,社員也無法接受,所以目前已經嫁接轉換成其他品種的芒果。
「最好的農作物就是生產者生產後,社員吃完還願意再回購。因此不是說我載貨跑一趟就沒事了,比如運送過程中是不是有影響品質的問題發生?然後是分裝過程、合作社運到站所的途中有沒有問題?社員帶回去的當下熟度如何?他吃下去的感覺是怎麼樣? 這一連串過程都是我要考量的。」
比如大多數小朋友不敢吃軟爛的水茄,卻願意吃口感相對脆實的麻糬茄。許多社員都曾向陳明宏反映家裡的孩子只願意吃他種的麻糬茄,因而即使生產麻糬茄比水茄成本高,成長又慢,為了下一代飲食的均衡,也替家長解決料理茄子的困擾,他還是很樂意持續栽種供應麻糬茄。
「我喜歡社員來看一看我們是如何生產的,也會在臉書分享栽種的過程和農夫的生活。謝謝社員認同我們的理念,願意把農產品帶回去利用,讓我們可以用友善土地的方式繼續生存下去。」
在大自然中實驗 成立產銷班推廣理念
為了讓社員方便了解,陳明宏幾乎把所有作物生產過程與生長進度都公開在臉書;他也特別留意硝酸鹽的控管;並「盡量減少」使用有機資材所留下的碳足跡。「一般市場通路,採取大量生產,而且價格低廉,只要驗不出農藥就好。有機肥成本高,以市場上的產量和價格,農友若使用有機肥,絕對無法生存。但是,我們必須堅持友善土地的原則和精神,即便是資材也要選擇友善土地的製作方式。」
此外,陳明宏針對栽種品項及方法都不斷嘗試與調整,堅持保留1/10的區域來進行各種實驗。在芒果嫁接轉種的這段期間,便嘗試在未及收成的芒果樹下,和網室蒲瓜與粉豆間隔帶種植甘藍。短短幾公尺的植地落差,卻因為豆類生長的速度、丘陵地上不同區域的日照與遮蔭差異,而讓甘藍出現不同的生長品質與結果。
而丘陵地的水資源珍貴,陳明宏在農場開始經營之前,就特別規劃一套「水循環系統」,透過蒐集各種水源(包括雨水循環和地下水的滲流)導引到農場入口的水塘,全區以滴灌帶方式進行灑水灌溉。
三年前,陳明宏找了一些當地的青農,成立產銷班,希望透過彼此的交流,可以影響慣行農友踏入有機栽培的領域。當然在傳統農村,農二代大多還是遵照長輩的農作方式,也都沒有去申請認證。「……但他們可以建立生產履歷,從改善用藥,到使用有機資材,逐漸替代掉他們原本使用的農藥……必須改變,才能找到未來的通路。」
這是一個漫長而艱難的過程,但陳明宏憑藉這一份對土地的熱愛與堅持,一步一步克服,終究可以走出自己的路。
【芒果】6、7月採收
【粉豆、豌豆仁】12月至隔年5、6月採收
【皇帝豆】12月至隔年3月採收
【青椒】1至5月採收
【茄子、蒲瓜】全年皆可採收
【甘藍】冬季供應
※ 本文轉載自 台灣主婦聯盟生活消費合作社,原刊登於《綠主張》月刊,2019年1月,18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