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經太陽光電業者出動黃背心抗議、離岸風電業者聯合抗議「無法接受」後,今年躉購費率終於定案。今(30)日經濟部公布2019年再生能源躉購費率,地面型太陽風電調降至4.1094元,降幅4.31%;離岸風電降至5.516元,降幅5.71%,兩者均高於預告費率。屋頂型太陽能大致維持平盤,最大降幅僅2.05%,陸域風機則以8.06%的差距一路下降,來到每度2.5438元的低價。
除了費率部分,離岸風電業者很在意的每瓩3600度年售電量限制,也獲放寬到4200度,超過的部份依躉購費率打5到75折;原先預告取消的階梯式費率也恢復了,但前十年與後十年的階梯差距變小。
對於這樣的結果,太陽風電業者表示肯定,但對於離岸風電費率,部分業者採正面保守態度,回應仍需進一步精算。經濟部次長曾文生幾度喊話,表達政府發展綠電的決心,希望業者不要輕言放棄。
離岸風電業者三大訴求獲得「折衷式」回應
為鼓勵再生能源發展,政府以固定費率(躉購費率)收購再生能源電力20年,成為廠商決定投資與否的關鍵指標。經濟部去年11月底預告2019年度費率,打算調降離岸風電費率幅度12.71%,調降地面型太陽能12.15%。業者強烈反彈,光電業者發起黃背心運動,離岸風電業者也發表聯合聲明表示「無法接受」。丹麥商沃旭能源更直接發函要求已動工合約停止執行,就等2019年費率正式公告後再決定下一步。
離岸風電業者的訴求有三:維持去年的費率5.8元、解除年售電量每瓩3600度限制、恢復階梯式費率。理由是當初經濟部以每度6元的價格號召開發商來台,且每瓩3600度的限制將可能導致技術好的業者多發電反而賠,而階梯式費率(前十年費率較高、後十年費率較低)則有助於銀行融資進場。
今天公布的結果可說是「折衷式」的回應訴求,一是費率不如預期,調降至5.516元,但比預告的5.1元高。二是年售電量提高到每瓩4200度,超過4200度的部分依躉購費率打75折,超過4500小時的部分打五折。三是恢復階梯式費率,但前十年與後十年的費率比從7:3降至6:4。
經濟部能源局局長林全能表示,這是反映國內外成本不同,歐洲多用「單樁式」的水下基礎,台灣採用「套筒式」(又稱管架式)成本較高,台灣海上工作時數較低。此外,台灣開發商要額外負擔併網成本、漁業補償成本、除役成本等,這都是台灣開發成本與國外不同的地方。
林全能也解釋,考量新風場多採用發電容量8MW的機組,較舊風場採用的4MW機組發電效率增加,年售電量因此從預告時的每瓩3600度提升到3750度。另考量業者採用新技術的努力可以增加發電,因此進一步提升年售電量至4200度。超過4200度的部分,不完全是新技術因素,加上政府有必要進行財務管控,因此給予躉購費率的75折到5折費率。階梯費率部分的調整一樣有前高後低,是為了協助業者銀行融資到位,加重後十年的比重,則是期望業者重視後十年的發電量。
曾文生再三對所有業者喊話,台灣政府的決心是清楚的,希望過去一起努力的業者不要輕言放棄,繼續努力。
丹麥哥本哈根基礎建設基金(CIP)台灣區計畫總監許乃文在記者會後回應表示,CIP不會縮編、不會撤資,評估會一直到融資到位為止。對於這個結果不能說滿意,要負擔的國產化比重很高,這是一項有挑戰的任務。WPD達德能源也表示,將在此基礎上繼續推動桃園離岸風場,同時也請本土供應鏈一起努力。
屋頂太陽光電平盤 地面降4%呼應業者訴求
屋頂型太陽能的降幅在2.05%以下,其中,1-20瓩部分甚至增加了0.85%,主要考量公民團體正在推動小屋頂太陽能,可促進分散式發電與公民參與。大容量(500瓩以上)屋頂太陽能則大致維持平盤,每度4.2313元,降幅0.27%。
地面型光電則從去年的4.2943元,調降至4.1094,降幅4.31%。模組回收費用則維持每瓩1000元。離島、區域(北北基、桃竹苗、宜花)、高效能模組、全民綠屋頂的加成方式維持不變。
由於去年底預告費率打算將地面型光電調降12.15%,引發業者抗議。太陽能光電發電系統公會批官方版採用「期初設置成本」不正確,號召會員拿出發票資料作為佐證。今日成功爭取降幅變成4.31%,對此,系統公會理事長郭軒甫表示認可,認為政府有回應業者訴求。
川流式水力與厭氧生質能調升
大型陸域風電(30瓩以上)降幅為8.06%,每度2.5438元,價格已經低於台電平均售電費率2.6元。小型(30瓩以下)陸域風機則降9.14%。生質能、地熱、廢棄物維持不變,但有厭氧消化設備的生質能增加1.42%。川流式水力也增加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