虱目魚之名由來,真的有國姓魚嗎? | 環境資訊中心
環境書摘

虱目魚之名由來,真的有國姓魚嗎?

摘自《花飛、花枝、花蠘仔:台灣海產名小考》

2019年02月17日
文: 曹銘宗,繪圖: 林哲緯

南明國姓爺鄭成功攻打台灣、驅逐荷蘭人,而台灣的大清、日本文獻都記載了「國姓魚」傳說,其真實性如何?在此一探究竟。

說到國姓魚,一般人都想到虱目魚,只有少數人還會想到香魚。其實,台灣清代方志中的國姓魚,指的是香魚,寫成甲魚、傑魚、魚。香魚被稱國姓魚的傳說,我在網路上看到一種說法:鄭成功把福建九龍江的香魚,帶到台灣北部新店溪繁殖。但這種說法沒有根據,先不說台南鄭氏王國勢力不及北台灣,事實上福建和台灣本來就都有香魚。

根據中研院《臺灣魚類資料庫》所說,香魚分布西北太平洋,包括中國、日本、韓國、琉球及台灣;台灣原生香魚產於濁水溪及花蓮三棧溪以北的溪流,以淡水河流域最為有名。


虱目魚。圖片來源:Bernard Spragg. NZ(CC0 1.0)

虱目魚被稱國姓魚,不只台灣清代方志沒有記載,在日本時代通行的《臺日大辭典》(1931年)也說國姓魚指香魚,並沒有說是虱目魚。我查了一下,此說似乎來自日本時代台南文人連橫。

連橫在他的著作《臺灣通史》、《臺灣語典》、《雅言》、《雅堂文集》、《劍花室詩集》中,都提到「麻薩末」(即麻虱目、虱目魚)又稱國姓魚。

《雅堂文集》:「國姓魚:麻薩末,番語也,產於鹿耳門畔。漁者掬其子以畜之塭,至秋則肥,長及尺。相傳延平入臺始有此魚,因名國姓魚。而臺北之魚亦曰國姓魚。」

《雅言》:「麻薩末,番語也,一名國姓魚。相傳鄭延平入臺後,嗜此魚,因以為名。」

到底台灣民間本來就稱虱目魚為國姓魚,或者只是連橫一個人的說法?我在此不予置評,但早有台灣史學者說《臺灣通史》中錯誤很多,其中〈朱一貴討滿起義檄〉、〈與荷蘭守將書〉還被指為杜撰。

根據中研院台史所翁佳音的研究,十七世紀荷蘭人殖民南台灣,就記載有養魚的「塭仔」(Oenij)。荷蘭文獻沒提到魚塭裡是什麼魚,但清代文獻則記載魚塭中生產「虱目」或「麻虱目」。如果荷蘭時代台南就有虱目魚養殖,那麼連橫所說「相傳延平入臺始有此魚」就有問題。

連橫又說,因鄭成功愛吃虱目魚,故有「國姓魚」之名。但《諸羅縣志》(1717年)則說:「鄭經酷嗜麻虱目,臺人名之曰皇帝魚。」到底是鄭成功愛吃虱目魚?還是鄭氏父子都愛吃虱目魚?今已無從可考。

麻虱目、虱目魚之名由來,還有與鄭成功有關的兩種說法:

一、鄭成功軍隊登陸台灣,兵士苦於無魚可食。鄭成功指著海說:「莫說無,此間下網可得也。」兵士聽了下網果然捕獲很多魚,還為魚命名「莫說無」,後來轉成諧音的「麻虱目」。

二、鄭成功驅逐荷蘭人後,台灣人獻上土產魚。鄭成功問:「這是什麼魚?」如此,「什麼魚」就成為魚名,後來轉成諧音的「虱目魚」。

這兩種說法,都是以帶有輕視方言的態度所編造出來的笑話,應該是戰後才有。就算鄭成功真的有跟兵士講:「莫說無」、「什麼魚」,他講的也不會是官話,而是泉州南安腔的閩南語。

其實台灣還有其他以「國姓」為名的動物。根據《臺日大辭典》(1931年),有一種「國姓蟯」(蟯音giô),是文蛤的一種;還有一種「國姓蛇」,指的是「杜定」(tōo-tīng),即蜥蜴,又稱四腳蛇。


《花飛、花枝、花蠘仔:台灣海產名小考》

花飛、花枝、花蠘仔:台灣海產名小考

作者:曹銘宗

繪者: 林哲緯

出版社:貓頭鷹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8/12/08

有些海產,不管看幾次懶人包你都認不出…….
傳統市場魚販口中的海產名稱,讓你聽到霧煞煞?
海產的俗名、學名、中文、台語、日文樣樣有,又該如何區分?

吃過魚,但沒看過魚走路,台灣文化偵探曹銘宗帶你從「命名」開始看起。

台灣四面環海,我們從海魚吃到淡水魚,由軟體動物花枝家族吃到甲殼動物螃蟹親屬。除了吃不完的海味,更常發生的是弄不清的名稱。九孔等同鮑魚嗎?為何許多魚都被歸在鯛科?香魚的氣味真的很香?鯖魚為何叫花飛?這些名稱的背後,蘊藏的正是台灣豐富多元的海洋文化。
 
這是一本兼具歷史與科普的海洋文化讀物。作者曹銘宗先生,查證無數史料文獻,深入民間訪談許多業者和漁民,更上網徵求各界高手的見解,宛如帶領讀者從路邊攤走到中研院,「嘗遍」台灣海味的前世今生。他還以台灣魚類資料庫交叉比對各項資料,透過這本用語言文化切入,兼具論文水準和散文筆調的著作,讀者將可以輕鬆卻深入地展開一場海洋文化巡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