氣候變遷危機當前,財政部門、中央銀行、監管機構都在提升和加速氣候工作。媒體氣候之家報導,23國財政部長13日在華盛頓的世界銀行和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春季會議上簽署「赫爾辛基原則」,宣示透過財務政策、稅收和支出決策支持氣候行動。
來自已開發和發展中國家的多位財長承諾,其財務政策將遵守巴黎協定,努力實現有效碳價。根據赫爾辛基原則,持續暖化將成為「經濟增長和總體經濟穩定的風險」。
「現在氣候變遷是確切的威脅,但我們可以化危機為轉機,」智利財政部長Felipe Larraín Bascuñán在聲明中表示,「經濟增長確實重要,減少排放亦然。我們需要更積極具體的承諾並轉化為行動。」
智利是今年12月聯合國氣候談判的主辦國,芬蘭則是該倡議的領導者。參加的其他國家分別是奧地利、哥斯大黎加、象牙海岸、丹麥、厄瓜多、法國、德國、冰島、愛爾蘭、肯亞、盧森堡、馬紹爾群島、墨西哥、荷蘭、奈及利亞、菲律賓、西班牙、瑞典、烏干達、英國和烏拉圭。
其中許多簽署者國內正發生氣候和社會目標之間的衝突。例如法國最近增加柴油稅,引發司機集體抗議,也就是「黃背心運動」,結果只好收回成命。
在春季會議上,奈及利亞財政部長Zainab Ahmed告訴媒體,儘管IMF施壓,奈及利亞仍沒有削減汽油補貼的計劃。
據該國媒體報導,Ahmed表示,「IMF主張消除燃料補貼便可以將資源用於其他重要之處。原則上沒錯,但奈及利亞目前沒有計劃取消燃料補貼,因為尚無緩衝機制允許這麼做。」
IMF長期以來一直呼籲奈及利亞等國政府終止化石燃料補貼並提高碳排放價格,以反映碳排放的環境和健康成本。
但IMF總裁拉加德(Christine Lagarde)也承認,實務可能相當複雜,「必須建立社會保護安全網,以免弱勢人口率先受到補貼取消的影響。」
「赫爾辛基原則」談及如何「正義過渡」至低碳經濟,也就是如何最小化那些依賴煤炭、石油和天然氣維生的族群所受到的衝擊。
聯合國永續能源首長凱特(Rachel Kyte)表示,這是正確的一步,這個23國聯盟需要不斷透過會議努力實現。「......在減排方面,很少有國家有全方位的政策工具來推動乾淨能源、能源效率、土地利用和規劃的轉變,同時藉此促進就業。更令人擔憂的是,很少有國家計劃在處理公共預算壓力的同時考量到適應和抵禦氣候影響的成本。」
17日,巴黎中央銀行官員針對氣候變遷相關金融風險發表首份管理報告。
倫敦政經學院永續金融學教授兼聯合國環境部顧問羅賓斯(Nick Robins)說,這與財政部長聯盟都是「新興綠色永續金融軟性結構」的一部分。
牛津大學永續金融專案主任卡德克特(Ben Caldecott)表示赫爾辛基原則是一波大規模轉變的跡象之一,「現在財政部門、中央銀行、監管機構都在提升和加速氣候方面的工作,這令人相當興奮。要因應氣候變遷,這些正是首要開刀的對象。」
參考資料
- Climate Home(2019年4月15日),‘Risk to economic stability’: 23 finance ministers pledge climate ac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