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公頃海洋只值2.6萬元? 金門料羅港圍堤造陸環評須補考 | 環境資訊中心
台灣新聞

17公頃海洋只值2.6萬元? 金門料羅港圍堤造陸環評須補考

2019年05月15日
環境資訊中心記者 孫文臨報導

環保署第355次環評會議今(15日)審查「料羅港區北碼頭區圍堤造地工程」一案,因開發單位評估造陸面積17公頃的海洋資源換算成經濟價值每年僅約2萬6000元,遭到環評委員質疑估算方式過於草率,「海一填了什麼都沒了」,且缺乏水下文資相關調查,決議補件再審。

環保署環評會議今日審查金門料羅港區北碼頭區圍堤造地工程案。孫文臨攝
環保署環評會議今日審查金門料羅港區北碼頭區圍堤造地工程案。孫文臨攝

浚挖港區土方無處去  金門縣計畫填海17公頃

料羅港位於金門本島南側,港口航道寬約110m,迴船池直徑約250m,港內水域主要深度約在-3.5m至-5m之間,主要供油輪、砂石及散裝碼頭使用,每日貨運可達1萬3000多公噸。

金門縣港務處表示,料羅港區為貨運港,目前較大船型需減載或候潮進港,港區近年來漸不敷使用,時有碰撞風險發生,因應未來小三通後進場船型達5000噸,有港區浚挖的需求,但料羅港區長期面臨浚挖土方無處收容處境,計畫於北碼頭區圍堤規劃造地17.2公頃,可收容料羅港內浚挖土方122萬平方公尺,若順利完工計畫2027年將港區浚挖-8m,可符合5000噸貨輪於滿潮時進港的標準。

港務處指出,本案不屬於慈湖國家及重要濕地,且委託成大水工試驗所進行水工模型試驗後,發現圍堤前後對地形變遷影響差異不大,整體侵淤趨勢也未明顯改變,預估無突堤效應。開發單位強調,將會依海岸管理法發送海岸利用管理說明書,將採拋石堤提供多孔隙環境,且填地完成後將會設置綠帶做為復育措施。

此外,針對專案小組要求的補充說明,開發單位指出,此處潮間帶經海域生態調查到毛帶蟹、半格花蛤等19種底棲動物,亞潮帶則有中型毛蝦等32種底棲動物,本案工程將減少每年120公斤的漁業資源,換算約2萬5976元的漁業經濟價值。

金門料羅港現況。圖片來源:金門港務處
金門料羅港碼頭。圖片來源:金門港務處

環委:沒人會相信17公頃的海洋僅值2萬6000元

不過,環委鄭明修質疑,「海一填了什麼都沒了,不管是魚蝦、貝類還是浮游生物,這就等於是一片17公頃的原始森林,怎麼可能17公頃的海洋資源每年只有2萬6000元,誰相信。」他說,填海造陸對生態、海流、景觀都會受到影響,要求開發單位應與當地居民進行溝通。

鄭明修指出,過去很多工程都把海岸當成垃圾場,對於海洋予取予求,「但今天金門之所有那麼多觀光客就是因為許多原始的海岸景觀,那是無法人造,無法復原的資源。」他呼籲金門縣政府應該懸崖勒馬,仔細去想一下要如何發展金門的產業,且不要低估海洋的價值。

多位環評委員都認為,以公斤換算的估計方式過於草率。同時也有環評委員提到,料羅港是823砲戰時期唯一的運補港口,這片海底下可能有許多文化資產,但開發單位卻沒有先進行相關調查,那可能是更巨大的海洋價值。

經閉門討論過後決議本案需補件再審,開發單位需於7月31日前檢討修正海洋生態系統服務價值評估結果、陸域及海域工程之空氣品質模式模擬結果及料羅港區歷史文化景觀調查資料(含水下文資),並須說明港區工程裸露土壤面空氣污染防制、綠美化具體作為及期程規劃等進行補充說明後,送環評委員會再審。

開發應確實執行環境影響說明書所載之內容及審查結論,並於施工前30日內,以書面告知目的事業主管機關及本署預定施工日期後使得施作。

金門料羅港北碼頭圍堤造陸 by teia on Scribd

作者

孫文臨

又名小鹿,經常把筆搬來搬去,喜歡潛水、爬山、旅行、音樂、文學、電影、煮咖哩、吃甜點...族繁不及備載。身而為人有點抱歉,也以鹿刻Luke為名寫字,努力辨識海中每一滴水的真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