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虎自治條例二讀失利當天 苗縣又添一例路殺 | 環境資訊中心
台灣新聞

石虎自治條例二讀失利當天 苗縣又添一例路殺

2019年06月05日
環境資訊中心記者 鄭雅云報導

苗栗石虎路殺又一例!6月4日苗栗《石虎保育自治條例》二度遭縣議會退回,當天下午隨即傳出又有石虎遭到路殺,且位置就在備受爭議的卓蘭石虎濕地公園近旁。

華梵大學景觀與環境設計學系副教授賴玉菁表示,這隻遭路殺的石虎個體相當年幼,推測年齡大約才一個月。由於屍體損毀情形相當嚴重,發現時屍塊四散,發現者只能一塊一塊將其撿回拼湊,但仍不完整,因此無法得知其他更詳細的個體資訊。


比巴掌大一點的小石虎,於清晨遭遇路殺。因畫面血腥,僅以臉書遮蔽示意,瀏覽原照片請點此(慎入)。

賴玉菁表示,該路殺個體是其研究室一位博士後研究員所發現。6月4日當天清晨六點,他到苗140縣道卓蘭段附近進行調查,竟發現該路段有一隻遭到路殺的年幼石虎。

自由時報報導苗栗縣政府農業處自然生態保育科證實確有此案。保育科表示,事發時間為當天早上六點多,事發地點為140縣道西往東23.5公里至24公里之間。

學者呼籲:亡羊補牢猶未晚

苗栗縣2019年初至今,連同此案至少已發生8起石虎路殺通報案件。賴玉菁直言,該路段為石虎棲息熱點,然而棲地遭道路切割,對石虎而言相當險峻,路殺事件頻傳。研究團隊曾向苗栗縣政府提出改善建議,無奈至今尚未有任何改善。

儘管今年已開始有友善石虎道路措施上路試行,然而在資源有限、石虎數量又不斷減少的狀況下,如何才能避免憾事一再發生?賴玉菁表示,友善石虎道路不一定都要花大錢做工程,根據不同的路況和棲地條件,其實有時候一些簡單的生態設計,就能顯著改善石虎被路殺的機率。例如在道路兩旁留下一點天然遮蔽的灌木叢或草叢,加上適當的車速限制,讓石虎在穿越馬路的時候可以有一點緩衝,就能有效降低路殺機率,為石虎保育多留一線生機。

※ 本文與 行政院農業委員會 林務局   合作刊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