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5月8日環評大會在委員表決平手的狀況下,淡北道路工程案被退回專案小組,環保署今(5)日進行淡北道環評案第三次專案小組會議,除地方立委呂孫綾出席發言力挺外,也有多位淡水當地居民與會,表達渴望淡北道路能盡快通車,紓解淡水壅塞的交通狀況。
不過,多位環評委員仍認為,開路短期可能會紓解交通,卻可能引來更多車流量,未必是長遠之計。環委王价巨就說,「不要讓民眾認為開了這條路就不會塞車,這絕對是錯誤的期待」,環委李克聰也表示,「改善淡水交通,必須用公共運輸為導向的思維才可能成功」。最終,專案小組經過一小時的閉門討論後,決議本案必須留在專案小組補件再審。
新北市政府力拼淡北道過關 新工處承諾:未來可採高乘載管制
「淡水河北側沿河平面道路工程案」(淡北道路)爭議多年,最早自1996年公路總局提出全線高架,遭環評決議不應開發,2008年台北縣政府重啟推動「沿河」平面道路,有條件通過環評,然而環團隨即提起行政訴訟,台北高等行政法院決議撤銷原環評結論。2015年本案進入二階環評後,於2018年通過專案小組初審會議,在今年5月8日送交環評大會確認結論時,因本案衝擊過大與配套措施不足,環評委員以5:5決議退回專案小組再審。
面對被退回專案小組,開發單位新北市政府顯然有備而來,新工處主秘李仲昀準備了70頁的簡報分別從防鳥擊、文化景觀、交通衝擊路口、具體管制方法、生態異常標準、次生林補植計畫及空氣品質共七大爭議點進行補充說明。
李仲昀表示,未來淡北道將會依據美國康乃爾大學的鳥類研究,利用透明壓克力板維持景觀通透性,參考國內五楊高架的案例進行隔音牆的鳥類防撞設計,「歷史文化景觀將會比較分析重要古地圖、日治時期戶籍資料及口述歷史訪談。」他表示,環評通過後6~8個月可以提出完整的專題研究報告。
至於工程影響4.8公頃的次生林,李仲昀表示會補植5.1公頃,新北市並承諾百分之百存活率,補植樹種為適合生長的原生種。「新北市將會針對淡北道路工程案成立環境保護監督小組」他說,每季監測一次沿岸濕地的水鳥、魚及蟹類等生態指標,紅樹林、地貌則會每週監看,若遇紅樹林異常死亡數量超過50株、魚及蟹類異常死亡大於50隻就會啟動應變機制。
立委盼淡北道路紓解淡海堵車陣 環團:沒有配套只會引來更多車
不過,淡北道路爭議最大的仍是交通問題,李仲昀表示,不能否認這項開發案會造成現在塞車的狀況轉移到其他部分路段,甚至影響台北市交通。「我們會透過降低路口週期秒數、調整尖峰時段禁止左轉等方式作為減輕對策。」他說,未來也會與台北市合作建置即時監控系統,並結合google的路況功能,讓用路人可以在尖峰時段及早改道,「也會視情況調整車道配置,甚至啟動高乘載管制。」他表示,唯有興建淡北道路,才有辦法調度公共運輸。
呂孫綾也指出,淡水、北海岸地區一直以來只有一條聯外道路,台二線平日通勤的交通流量就很壅塞,到了假日根本就是癱瘓。「隨著淡海新市鎮的發展,未來該地的居民只會多不會少」,他希望環評委員讓淡北道路持續向前,鄉親能有一條安心回家的道路。
淡水區公所主秘陳明惠也說,根據戶政事務所統計,淡水每個月入住的人口大約有1000人且持續成長,未來淡海新市鎮還要再容納十萬人,但是淡水到台北的交通卻愈來愈困難。
支持淡北道路聯盟召集人張連榮說,前幾天台二線發生一起小事故,卻造成整個道路嚴重回堵。「淡水地幅遼闊,我們出門都要開車、騎車,不能把台北便捷的大眾運輸系統套用在各個地方,反對的人應該要有同理心。」他說,「淡水蓬勃發展已經是事實,不要覺得你們用不到就反對興建,我用不到香港的機場,也不能說我就反對。」。
但也有淡水居民持不同看法,居民賈柏楷就舉過去國道五號的案例,發現原先預估的車流量不到後來實際通車後的50%,塞車的狀況反而更加嚴重,他認為,淡北道路會導致車流量增加,連帶造成噪音及空氣污染加劇。而住在竹圍的陳麗凰則擔心,淡北道路會影響到淡水河岸現有的紅樹林生態及河岸景觀。
環境法律人協會專員徐孟平則指出,淡北道路將致使私家車增加,而大眾運輸減少,對台北及新北的交通帶來負面影響。他認為,開發單位應優先考量拓寬台二線部分路段,並加速淡江大橋的興建,若此二建設完成後未改善竹圍路廊的交通,才評估淡北道的興建。
環委直言:淡北道路通車後塞車問題無法解決 決議本案需補件再審
「不要給居民錯誤的期待,難道淡北道路完工後淡水就不會塞車了嗎?」王价巨說,新北市政府現在勾勒一個美麗的願景,未來民眾發現塞車狀況沒有改善,只會更加氣憤。他認為,新北市應該考慮調降容積率而非調升,帶來更多利益卻造成無法負荷的人口。「難道塞車的時候救護車可以出得出嗎?」他質疑,醫療資源缺乏的狀況應該要與衛福部討論,而非責怪環評讓淡水居民的生命安全受損,「有了淡北道路就不會塞車,是錯誤的想法。」
李克聰則指出環評書件中交通流量分析數據兜不攏,「新北市政府不能因為數據對自己不利,就去改變那個數據,那只是逃避未來可能會發生的問題。」他質疑,新北市政府說大眾運輸能從45%成長到58%,中間卻沒有談要做那些努力,這樣的數據根本是灌水。李克聰強調,「我們都希望改善淡北地區的交通,但這必須用公共運輸導向的思維才能成功。」
環委劉希平也認為,淡北的未來發展必須通盤檢討。「現在淡水居民有14.6萬人,根據內政部規畫,淡海新市鎮會有30萬人,如果交通方式沒改變,就算蓋5條淡北道也還是會塞車。」他說,如果案子通過後10年又重演塞車的夢靨,甚至更嚴重,我們也沒有地方可以蓋了。
環委劉小如則說,土地有很多不同的運用方式,除了考慮到交通,也該考慮道紅樹林的溼地河口對社會、民眾、健康等各種各樣的價值。「如果交通的問題可以用其他方法解決,我們是不是應該把這塊土地留下來。」他坦言,網路上很多人批評環委阻礙淡北道路,「但不能說因為我們沒有讓它很快地通過、很快地開發就是壞人」。
不過,到最後的閉門討論階段時,有環評委員認為,新北市府已盡可能提出完整的說明與規劃,大部分疑慮都已經釐清。「不可能所有的問題都可以一清二楚,我們必須判斷要審查到哪裡?」此案已審非常多年,環評機制本來就只有這樣的能力,只能做能力範圍能做的事情,希望剩餘不足的可以送交到大會補充說明。
雖然本屆環評委員任期即將屆滿,審不完就得交由新任環委接續審查,多數環委仍堅持新北市府須就交通疑慮提出更完整的評估。
經過一小時的閉門會議,小組決議本案需補件再審,開發單位需補充說明台北市及新北市淡水區交通衝擊影響最大路口分析及其減輕對策,並檢討公共運輸使用率分析推估合理性,以公共運輸為導向檢討最佳化車道配置及道路管理措施,且須評估說明高乘載(HOV)管制及匝道儀控啟動時機及策略。另外,須補充採取防鳥擊措施設計參數及效益分析,以及檢討淡水河紅樹林自然保留區的生態異常標準,並強化環境監測保護對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