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琉球潮間帶管制引爭議 在地業者要求檢討管理辦法 | 環境資訊中心
台灣新聞

小琉球潮間帶管制引爭議 在地業者要求檢討管理辦法

2019年07月13日
環境資訊中心特約記者 李育琴 屏東報導

屏東小琉球近年成為南台灣觀光熱點,去年遊客人數統計達56萬人次,實際登島可能超過百萬人。當地民宿和生態導覽蓬勃發展,帶遊客走入潮間帶、浮潛、乘船賞海龜等遊程廣受歡迎。然而近日發生遊客踩踏海龜、用魚叉穿刺龜甲等違法事件,以及潮間帶因人潮踩踏造成生態資源流失等問題,凸顯出小島環境承載量緊繃、缺乏有效管理的警訊。

曾經生態豐富的小琉球潮間帶,因為遊客大量湧入、踩踏,生態發出警訊。資料照片。
曾經生態豐富的小琉球潮間帶,因為遊客大量湧入、踩踏,生態發出警訊。資料照片。

肚子坪潮間帶保育示範區全面禁入 引反彈

為保護小琉球海洋生態資源,屏東縣政府在2014年公告「琉球漁業資源保育區」、2015年與觀光局聯名公告小琉球五個潮間帶劃設為「自然人文生態景觀區」,透過保護區的劃設和管理辦法,訂定遊客總量管制、進入潮間帶保育示範區須經政府認證合格之解說人員帶領,以及冬季休養禁入期等保護措施。

今年6月,屏縣府預告修正「琉球水產動植物繁殖保育區」,要重訂管制區範圍和管理辦法,希望加強保護潮間帶生態資源。除了原有的杉福和漁埕尾潮間帶,新增肚仔坪潮間帶保育示範區,規定此區全年禁止所有人進入,包含當地居民。

屏縣府預計公告小琉球肚仔坪潮間帶全面禁止進入。攝影:李育琴
屏縣府預計公告小琉球肚仔坪潮間帶全面禁止進入。攝影:李育琴

不過公告後,卻引發在地居民和業者相當大的反彈和爭議,甚至造成贊成和反對方的衝突。農業處因此暫緩公告,副處長鄭永裕表示,待收集民眾意見、諮詢專家,取得共識後,才會重新公告。

鄭永裕指出,小琉球自然人文生態景觀區劃定的五個潮間帶,應有所管理,不過目前實際實施管制的僅杉福和漁埕尾潮間帶,委由琉球鄉公所設置管制站,聘請人員管制入場人數。而肚仔坪、蛤板灣和龍蝦洞潮間帶則未有積極管理,使得大量遊客隨意進入,造成近期許多違法脫序行為,因此訂定新的管理辦法。

然而縣府事前卻沒有與在地居民溝通、討論,並在預告發出後,就立刻委託當地NGO進行管制,引起民眾抗議。

小琉球自然人文生態景觀區劃設後,只有兩個潮間帶進行管制,其他三處遊客可任意進入。圖片提供:陳劍涵
小琉球自然人文生態景觀區劃設後,只有兩個潮間帶進行管制,其他三處遊客可任意進入。圖片提供:陳劍涵。

劃設種源保護區 卻未提出生態調查數據

從事生態解說導覽超過18年的民宿業者王添正說,過去肚仔坪從未有任何告示牌或管理辦法。縣府要推動管制,應依據《自然人文生態景觀區管理辦法》,提出相關科學數據,與在地居民溝通,採用合理合法的管制措施,而非利用《漁業法》一紙公告,就強制實施全面禁入。

農業處表示,希望劃設肚仔坪為種源保護區,讓當地生態資源在充分保護後,能夠外溢到其他潮間帶,改善目前潮間帶生態資源減少的問題。

然而王添正說,當初在劃設自然人文生態景觀區時,鵬管處曾經委託學者進行生態調查和規劃,肚仔坪並非劃為種源保護區。「請政府拿出實際的調查數據和保育辦法。目前提出『全年禁止人員進入』的管制辦法,沒有任何生物族群調查監測,根本無法得知潮間帶管理的保育成效。」


小琉球常能見到海龜悠游。資料照片,林育朱攝。

王添正表示,「你以為這個動物會跑去杉福、漁埕尾,事實上,過去100年來這些動物就生活在這裡,並不會跑到別的地方去,因為每個棲地環境都不同。過去曾經在杉福、漁埕尾放養海膽和海參,希望繁殖成功,但也是無法生存。」

這幾年他在肚仔坪導覽和觀察發現,肚仔坪的梅氏長海膽大量增生,該區的造礁珊瑚遭海膽覆蓋,長不出海藻,間接使得海龜數量也減少。「這裡的生態已經有點失衡,不應以單一物種多寡作為生態環境好壞的指標。」

杉福和漁埕尾潮間帶 生態少70%

另一方面,2014年開始實施的杉福和漁埕尾潮間帶保育示範區,卻面臨管制失控,潮間帶生態越來越惡化的情況。

目前採行冬季12月到3月休養期全面禁入,4月開放後,則採流量管制,同時間不超過300人進入,然而未設總量限制,因此一天之內可能有上千人進入踩踏。

王添正形容,「猶如利用四個月的修養期,騙所有動物回來,等4月一開放,在沒有任何保護措施下,完全踩踏把野生動物一網打盡。」他說,實施冬季休養期的管理措施後,當地潮間帶生物比六年前少了70%以上。

另一位資深民宿業者、前小琉球生態旅遊發展聯盟執行長曾毓文無奈地說,「現在遊客在潮間帶能看到的少很多,只是看到海膽和海參就很開心,因為他們沒有看過以前的盛況。」


小琉球的遊憩活動。資料照片。

王添正表示,為了小琉球的觀光發展,潮間帶保育是鄉民們的共識,希望能以更好的規劃、全盤考量的方式來實施管制措施。

他認為現有潮間帶保育示範區的管理方式應該進行檢討,此外,必須進行生態監測,以了解這六年來的管理措施,是否有助於當地生態資源的復育。

對於冬季休養期的規定,也應檢討。因為小琉球是台灣冬季唯一不受東北季風影響的小島,非常適合冬季旅遊。但六年前實施休養期後,冬季住房率從原有的4-5成,跌至現在不到1成。但4月開始開放後,卻未採總量管制,讓潮間帶生態嚴重破壞。

小琉球冬季不受東北季風影響,但潮間帶封閉讓當地民宿生意掉至1成,夏季遊客湧現卻未採總量管制。攝影:李育琴
小琉球冬季不受東北季風影響,但潮間帶封閉讓當地民宿生意掉至1成,夏季遊客湧現卻未採總量管制。攝影:李育琴

要求總量管制 具體保護潮間帶的管理措施

王添正與當地200多位在地居民、導覽員和民宿業者,聯署表達不同意縣府針對肚仔坪強制性的管理辦法。

他們提出具體的管理建議,包括:應採「遊客總量管制」方式進行管理;潮間帶示範區應實施「全年晚上禁止進入」。王添正說,夜間潮間帶導覽行為,對海洋生物影響層面最為嚴重,應該讓生物能在入夜後出沒潮間帶,進行覓食、交配、繁殖。

此外,每個潮間帶都有其特色,應在各個潮間帶都建立種源保護區,採取「部分開放、部分管制」的管理手段。在每處潮間帶示範區「規劃出1/3面積為種源保護區,實行全年禁止人員進入,另2/3面積作為遊客的環境教育解說區」。


小琉球的遊憩活動,資料照片。

王添正說,潮間帶是小琉球最重要的觀光資源,80%的遊客到小琉球都會參加潮間帶導覽。因此潮間帶保育是在地居民的共識,希望能有明智利用的管理辦法,為小琉球留下永續的觀光資源。

對於居民和業者的反彈,農業處表示,目前新法規將暫緩公告,改採自然人文生態景觀區的規範,來約束遊客行為,後續將邀集專家學者來討論訂定新的管理辦法。

而關於小琉球生態監測情形,鵬管處表示,目前並未有相關計畫進行;農業處則說,今年將向海委會申請相關計畫進行生態調查監測。

作者

李育琴

站在南方的土地,用平躺的島嶼歷史視角,說環境與人的故事。炙風拂面,腳踏黏土之時,試著讓心保持冷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