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林沒有簡單的答案,唯前進守護下個百年──專訪《台灣山林百年紀》李根政 | 環境資訊中心
秘讀自然

山林沒有簡單的答案,唯前進守護下個百年──專訪《台灣山林百年紀》李根政

2019年08月31日
作者:林倩如(環境資訊中心特約記者)

常常人們說不忘初衷,卻少能確實停步盤整思考、再邁開下個行動步伐,《台灣山林百年紀》作為一個真切的提醒,在莫拉克風災十周年之後,在更多人因瞭解而投入山林共造保育之前,啟闢新頁。

數百萬檜木和原始森林消失的真相是什麼?無聲的台灣山林也需要轉型正義。攝影:傅志男 p.2~3
數百萬檜木和原始森林消失的真相是什麼?無聲的台灣山林也需要轉型正義。攝影:傅志男,由地球公民基金會提供。

一份獻身土地的行動報告

1993年,李根政從金門移居高雄,對台灣山林的第一眼印象便是柴山,即為封面〈柴山幽谷〉之綠意富擁,始於柴山保恩護運動,他開始參與環運。至1998年接觸到陳玉峯教授的思想系統,深刻啟蒙其山林知識和意識,同一時間亦實戰經歷「搶救檜木林運動」「馬告檜木國家公園」的推動。原本只是一位熱愛藝術創作、喜歡賞鳥拍鳥的基層教師,20年後磨練成了公民社會活躍的一份子,回頭,那正是《台》書寫的起源。

動身護土─李根政。攝影:林倩如
動身護土——李根政。攝影:林倩如。

因為繪畫,驚嘆難以再現自然美妙又目睹景物消逝之悲,那麼起而為環境奮戰吧,2007年創辦地球公民協會(2010年轉型基金會),因為走訪各地殘破污染,卻發現轉機仍在,喚起台灣人對生態環境的關注,相信一個超越黨派、族群、世代的生命共同體可以藉由土地被緊密連結在一起。雖2016年促成綠社盟參選立委失利,選擇遠離政黨活動反因此勻出兩年時間完成這心心念念的許諾,回饋迄今所知及運動路上同行受幫助的、且向土地的謙虛報恩。

台灣山地占國土面積七成,然「山林問題始終還沒成為公眾焦點,除非出了什麼案子。綜觀山林議題都很大,因此以個人參與最多者成篇,雖不等於大歷史,則是讓歷史vs.現代產生一個平衡對話。」定位在一本實用通俗的入門書,力求「整體思想上爬梳完整,語調文意統一,把議題弄清楚並增加引證以扎實論述。」他說明。

回看歷史之必要,剖開大伐木時代

一書分四大部15章,第一部〈大伐木時代與森林保護運動〉,1912~2003年時間跨度最大,並以搶救棲蘭檜木林小結歷史。李根政所定義的大伐木時代乃日治到國府治台時期,由政府主導、大規模計畫性砍伐原始森林、取得木材的時期。由於這段黑歷史極不光彩,過去無論林業單位或學界均少敘及,教科書甚至刻意淡化,但他認為,「必須回到原點,從結構面、有一點歷史視角地去理解山林出了什麼問題。」靜默的台灣山林也需要轉型正義,即歷史真相的探求、釐清到反省,才能在未來修補發展主義下人與自然斷裂的關係。

台灣伐木道路分布圖(1978),改繪自《台灣之森林資源及土地利用》所附「台灣省縣市及道路圖」。製圖:何俊彥 p.50

台灣伐木道路分布圖(1978),改繪自《台灣之森林資源及土地利用》所附「台灣省縣市及道路圖」。製圖:何俊彥,由地球公民基金會提供。

1912年阿里山區第一列運材車自二萬坪開出,迄1991年國府宣布全面禁伐天然林,展開了台灣存在百萬年原始檜木林遭伐近80年之慘烈血淚史。他重點指出,日治時期的伐木,炭薪材(闊葉樹)用途占半,樟腦用材(樟樹)、一般用材(檜木等高價針葉樹)各約占四分之一,另1942~1945年二戰期間缺乏行政監督故濫伐嚴重;而國民政府則在「以農林培植工商業」的國家政策背景下,劃分13個林區進行耗竭式的森林砍伐,然「森林工業化可說是完全失敗,像大雪山林場原本預估可開採70~80年,僅僅20年便告枯竭。」皆伐後果除造成原始林近全面淪亡,伐木量高達日治時期四倍,深入中央山脈的林道開路工程更埋下如今國土安全的不定時炸彈,山崩土石流不斷。「還有1965年後美援支持主宰的林相變更,改種單一人工林種,讓台灣損失了數萬公頃的天然闊葉林。」

1998年第一次搶救檜木林遊行。攝影:柯金源 p.87

1922~2016年台灣伐木材積統計。攝影:柯金源,由地球公民基金會提供。

「這些有限史料、官方數字相當複雜、艱澀,花了最多時間做有系統的梳理、簡化,且製作套圖提供閱讀線索。」隨著政治解嚴,1988年民間開始為森林請命,1989年林務局改制公務機關及公務預算,1991年8月正式宣告全面禁伐天然林成就山林保育的重大里程碑,到重構1998年稱之「仍是糾結歷史課題」催生馬告檜木國家公園始末,他表示,阻止退輔會枯立倒木作業才算真正結束官營伐木的大伐木時代,首役雖未捷,卻也從此開啟國家公園跟原住民共管之倡議。

1998年第一次搶救檜木林遊行。攝影:柯金源 p.87
1998年第一次搶救檜木林遊行。攝影:柯金源,由地球公民基金會提供。

當代林務的轉型挑戰:良善治理

第二部〈造林,以國土保安為名的森林毀壞〉2002~2012年,則接續自馬告檜木國家公園預算凍結、運動陷入膠著之際,在一次浸水營古道的踏查學習中,親睹造林現場不只砍光森林還放火燒山的荒謬,李根政和伙伴便追蹤考察始於1996年賀伯颱風後、行政院推出「全民造林運動綱領」所實際造成低海拔森林大毀壞案例,並開記者會、公聽會予以揭露,積極的「反全民造林運動」終促成2004年停止該耗資200多億、毀林超過3萬多公頃的錯誤政策。

然馬英九2008年執政時期,又以種樹減碳之名推動造林,持續假造林真伐木的山林流失,政黨輪替往往重蹈覆輒。造林,相對接近人們能夠體會的題目,而他試圖翻轉一般人認知,提醒「造林不一定是好事!」此外,也收錄2008~2009年耗時半年調查的伐木養菇及屏東縣獨特的限制伐木補償。

種樹造林不一定是好事!錯誤的政策,造成數萬公頃森林的損失。攝影:何俊彥 p.6~7
種樹造林不一定是好事!錯誤的政策,造成數萬公頃森林的損失。攝影:何俊彥,由地球公民基金會提供。

緊接著,第三部〈經濟林的再定位〉則呼應當代新林業現況,即2016年在前農委會主委曹啟鴻提出三大山林政策:天然林禁伐入法、里山倡議、經濟林FSC認證,使沉寂多年的山林政策轉型改革朝永續發展以來,聚焦台灣永續性木材生產的挑戰,包括柳杉管理、馬來西亞非法進口木材、供應國產材、振興林產業、國際市場競爭等等面向。「台灣沒有法正林,也沒出現過永續營運,99%木材需求靠進口的現實,必須承認不可能成為林業大國,別去追求自給率。但還是需要發展經濟,所以林業重新定位想清楚,確認經濟林是以經營人工林來發展,並走出極端的保護主義,讓保留的歸保留,生產的歸生產,且須與國際接軌。」

莫拉克風災後,林邊溪潰堤,難以計數的漂流木堆滿堤旁道路長達數公里,河川上游山林的殘破,是不是該反思百年伐木?攝影:傅志男 p.8~9

莫拉克風災後,林邊溪潰堤,難以計數的漂流木堆滿堤旁道路長達數公里,河川上游山林的殘破,是不是該反思百年伐木?攝影:傅志男,由地球公民基金會提供。

一部尾聲襲來三天三夜狂風暴雨的摧殘,2009年莫拉克重創南台灣,河川上游大面積崩塌土石流怵目驚心,中下游淤堵漂流木多少樹靈哀鳴,小林滅村、原住民部落遷村重建,南橫公路復建至今,人定勝天思維下的公共建設、長年砍伐原始森林導致邊坡變不穩定招來大自然反撲。治山防災預算節節攀升,前瞻基礎建設計畫仍納入水環境治理項目,不顧民間反對聲浪啟動新一波野溪整治,他批評,「其效益令人質疑。真要防範土石流,一方面應減少山區不必要的工程,徹底檢討破壞生態的元兇,另方面更得涵納大伐木時代遺留下來的問題和衝擊,共同思考因應之道。」

這兩部不乏疊合地公路線或是發表過的文章,李根政表示,「不只是純粹的紀錄,重新勾勒過去運動脈絡,延伸更嚴謹的文獻引用補充專業,使它更具可讀性。」

台灣的山地,是生態永續?還是工程永續?政府和國人要一起想想,圖為八八災後迄今未能完成修復的南橫公路西段梅山口附近崩塌地。攝影:傅志男 p.12~13

台灣的山地,是生態永續?還是工程永續?政府和國人要一起想想,圖為八八災後迄今未能完成修復的南橫公路西段梅山口附近崩塌地。攝影:傅志男,由地球公民基金會提供。

國土新秩序,公民參與山林的未來

常有人問環運路上敗績遍嚐如何保持動力?他坦言,歷經個人轉變,其實也是花了20年沉澱,前十年難掩眼見環境被破壞的悲傷、憤怒、無力,「強烈控訴的沉重,讓身心無法負荷。」後十年隨著地公凝聚團結,練習不透過情緒宣洩處理問題,「心平氣和的討論,謀求如何去達到改變的解決之道,就像每一章的結論,都在找尋出路。」最後,依舊願意埋藏希望孵化,在第四部〈重生─山林復育之夢〉。

2015年12月《國土計畫法》三讀通過,可說是莫拉克災後,台灣面對全球氣候變遷、糧食自給率等課題的正面回應,國土復育蔚為顯學,李根政則往仍少被主流社會關注的屏東霧台、嘉義中埔、新竹鎮西堡去,觀察部落如何打破傳統「種樹」框架,或怎麼從生態學、在地知識出發進行復育山林,讓森林自己長回來。他表示,民間很多人有心推動生態復育,亦可銜接至經濟林的軌道,但諸如FSC規範、林農規模小的技術輔導等都需要過程,政府應多予以制度上的支持,並擴及山區,讓更多部落參與自然資源管理,實踐原住民賦權和轉型正義。「唯有社區保育力量,公民社會的茁壯,才能真正守護山林。」他寫道。

在百年山林開發和氣候變遷的雙重威脅下,山區的原住民部落正面臨巨大的生存挑戰。新好茶村已被土石流淹沒?連同這張家屋牆上的壁畫。(李根政攝於李金龍家、盧啟村畫)   p.16
在百年山林開發和氣候變遷的雙重威脅下,山區的原住民部落正面臨巨大的生存挑戰。新好茶村已被土石流淹沒?連同這張家屋牆上的壁畫。攝影:李根政攝於李金龍家、盧啟村畫,由地球公民基金會提供。

近年登山健行活動又活絡興盛,6月起取消入山管制,2020年更被訂為脊梁山脈旅遊年;另2017年完成第四次森林調查,是為討論山林政策最重要之基礎資料,而未來林務局將納入環資部,穿梭時空皺褶,山林史能否化為登山文化的土壤呢?李根政建議,「歷經外來政權的山林殖民史,先充分掌握理解,考慮被歷史原因影響所留下的當代課題,我把它們拋出來,需要更多人分頭去帶動,努力促進公眾領域的探討,現在是個起點。」但怎麼做?他強調,山林沒有簡單的答案。上完一堂補課,《台》呼喚行動,想一個守備範圍,念一個山的名字,就肩起大背踏入山林/田野吧。

自然落種的山黃麻,是森林中的先鋒喬木,不到三年就可以長超過三人高,這棵山黃麻所生長的地方是八八風災後的崩塌地。攝影:李根政 p.280
自然落種的山黃麻,是森林中的先鋒喬木,不到三年就可以長超過三人高,這棵山黃麻所生長的地方是八八風災後的崩塌地。攝影:李根政,由地球公民基金會提供。

作者

林倩如

唸的是跨領域藝術和社會發展,而仰望著山野、也想奔向大海,書寫、行動、環境、多元差異文化,追求自由的移動,深邃回應這個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