筆者於今年初夏有幸參與「東沙巡禮—海域安全及國家公園生態體驗」活動,搭乘CG129高雄艦(3000噸級巡防救難艦)尋訪位於高雄外海445公里處之東沙環礁國家公園。歷經16小時的航行,最終抵達位於南海中央有著「南海明珠」之稱的東沙島。
此次行程發現,島上原生植物的復育過程實不容易!
外來種植物銀合歡(Leucaena leucocephala)當初引入種植,本希望藉由其生長快速的特性達到島上防風及燃燒發電的效益;然而,也因其根部所泌出的有毒汁液「含羞草氨酸」(Propanoic acid),不僅阻止了島上原生植物生存及繁衍,更污染東沙及附近海域的生態種源庫,導致「林相單一化」令人不樂見的局面。
有鑑於此,近期島上積極展開植物復育工作,將東沙島自開發以前遍布島上的原生植物種諸如草海桐(Scaevola taccada)、白避霜花(Pisonia grandis)、橙花破布子(Cordia subcordata)等,透過「苗木移盆」的方式,協助其生長並大幅提高在砂質地形生長的低存活率,以達到島上植被高覆蓋率及資源多樣化的目的。
島上一名研究人員表示,「東沙作為附近海域的種源庫,是因為悉心的生態保育才得以維持。島上植物存活率雖不到1%,但只要透過『苗木移盆』的方式(先於溫室果園利用從台灣本島運補而來的營養土種植小株,待其成長後,再移置至室外),其存活率可以大幅提高至30%,是原本的30倍!」
島上海濱觀察,令人印象深刻。
潮間帶上,夜出覓食海草營養鹽的皺紋陸寄居蟹(Coenobita rugosus),因島上欠充足的海螺殼供應,穿上了外來種非洲大蝸牛(Achatina fulica)殼的外衣,遠看令人傻傻分不清;沿著小島南岸淨灘,可以在米白色的珊瑚砂灘上發現許多來自亞州大陸、日本、菲律賓的塑料瓶罐;再往水面下一探,浮潛的過程,可以看見東沙獨有因外型像鞋子而得其名的「鞋貝」(Arca ventricosa)依附於海底消波塊上,以及悠遊其中黃黑相間的美麗雀鯛(Pomacentridae)。這些可愛生物,都是用心計畫復育的成果。
然而,人為破壞的歷史痕跡卻仍依稀可見……。
於小島北岸機場旁出土的「同仁堂平安散」小藥瓶,可以推測東沙島附近海域自明清以後即為中國漁民主要的捕魚場所。然而小島生態真正的浩劫,卻始於20世紀初期之後。日商西澤吉次於島上興建罐頭工廠,同時開採高經濟價值的磷酸鈣類(鳥糞)輸運回國;近代則是中國大陸及越南籍漁民利用氰酸鉀(Potassium cyanate)將魚群毒死再予捕撈,同時炸毀擱淺船隻獲取船身鐵片,諸多以不計傷害海洋資源代價的手段獲取生計。
歷經了近百年的摧殘,環保意識終於逐漸抬頭!現今的東沙環礁國家公園,除了加強周邊海域執法,科技部更積極成立東沙國際海洋研究站(Dongsha Atoll Research Station),與國立中山大學簽訂合作備忘錄,為島上生態復育及研究工作再創里程碑。並且考慮在充分研究、了解小島生態環境的前提下,未來開放民眾登島,一探東沙的神祕身影。
回顧東沙島歷史,讓筆者不禁聯想起今年4月底才剛閉島的法羅群島(Faroe Islands)──關於海洋資源運用的歷史及生態復育方式,均有相似之處。
位於挪威海及北大西洋間的法羅群島(Faroe Islands),是一個由眾多火山小島所組成的丹麥海外自治領地。島上以高聳峭壁、海蝕洞及壯觀的瀑布聞名,並且有著豐富的鳥類生態及為數眾多的綿羊。由於過去向來有著傳統捕鯨活動,再加上與日俱增的遊客數量,使得群島生態越發脆弱。當局於是建立網頁提出「CLOSED FOR MAINTENANCE, OPEN FOR VOLUNTOURISM(為維護而關閉,為義工旅遊而開放)」的口號,預計於每年4月底的一個周末閉島,並號招全球各地關心生態保育的志工一同參與環境維護的工程。
今年群島上共分有十項計畫,包含了景點修復、修補道路及搭建標誌等等,透過當地居民與志工的合作,期待修復後以嶄新的面容迎接遊客。(目前計畫正在招募2020年志工,有興趣者點此。)
參考資料
- 《漂流萬里:東沙草木誌》,ISBN:9789860246919。
- 【渡.東沙】紀錄片,導演:柯金源。
- 法羅群島閉島計畫網站,the Faroe Islands—closed for maintena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