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院今(21)日召開記者會,院長蘇貞昌宣布政府山林政策除國安及生態保育區外,以全面開放為原則,以此「向山致敬」,此政策受登山團體熱烈支持。只是享受山林之美,又該如何讓山林永續?台灣千里步道協會副執行長徐銘謙認為,向山致敬是一種對山林負責的行為,不僅是山屋、步道該如何修繕,登山帶來的垃圾、排遺以及侵蝕溝也應討論。
「向山致敬」記者會現場各部會首長、次長,四大登山團體代表排排坐,氣氛輕鬆歡樂,肯定山域全面開放的施政。行政院表示,台灣山岳環境是向自然學習的最佳場所,過去因歷史因素或安全為由禁止入山;再加上登山界反映登山服務環境未能與日俱增進,與先進國家相比尚有改善空間。
行政院也於今年2月起邀集內政部、國防部、行政院農委會、教育部、法務部、交通部、通傳會、金管會及原民會等,召開多次跨部會研商會議,指定教育部為推動登山活動主管機關,與各部會共同提出具體規劃,並依此擬定「開放」、「透明」、「服務」、「教育」和「責任」等五大政策主軸。
其中,內政部及農委會預計於年底前完成23座山屋的設備提升,並規劃五年內新(改)建12座、整建23建山屋;步道改善方面,於明(2020)年底前完成78條步道整體維護及牌示設備檢修;全面劃設營地,提供59處高山露營地,每日最多1514人使用。
教育部今年在上百所學校推動山野教育計畫,鼓勵高中以下學校自行規劃系統性之戶外教育課程活動,連結生態及環境教育;林務局與各機關持續推行無痕山林運動,教育部體育署每年結合登山月系列活動,宣導傳播各種登山知識、技能,提升民眾具備登山素養。交通部觀光局也將2020年訂為脊梁山脈旅遊年,在海外推廣台灣登山觀光。
登山補給站長蔡及文發言時肯定政府開放山林的政策,覺得對國土規劃及發展有正面的影響,期待開放山林的同時,山友們負起更多的責任,包括自身及隊友安全的責任,以及保護山林環境的責任。
「不要因為自己的不準備、不注意,就讓消防人員和空勤弟兄冒著生命危險上山救你,雖然這是他們的職責所在,但有時山高谷深,也不一定都能救援成功。」他說,唯有登山教育的落實,才能在根本上降低山難事故發生。
山域開放x環境負責 無痕山林享受山林
「山域開放登山者必須更為自己的行為負責,落實無痕山林。」台灣千里步道協會副執行長徐銘謙接受採訪時表示,無痕山林是享受優美的山林環境,對其他使用者、環境負責的行為。他肯定將入山、入園的行政程序簡化;只是山域開放後的制度配套,如商業團的管理、山友要負的責任,以及山屋、步道要處理到何種程度,須更具體細緻的討論。
行政院預計砸6億3000萬改善山屋及步道。只是,山屋該以避難目的為設計,還是外包委辦的豪華山屋,或者是不重視公共空間而以床位至上的克難擁擠山屋? 他舉紐西蘭山屋為例,雖只有40個床位,但公共空間充裕,方便山友煮食、用餐及休憩。
除了山屋路線選擇,登山文化的養成也決定山屋的服務品質舒適與否,例如日本山屋就算一張榻榻米睡2個人,但他們低聲交談,把裝備放在室外拿到公共交誼空間打包整理不影響其他人,反觀台灣登山文化,一整個晚上每個鐘點可能都有隊伍開拔,影響其他山友休息品質,這些因素都必須考慮。
其次,步道修繕思維是為人的便利著想,或是為環境著想而修復長期來因人類踐踏造成的沖蝕現象?在他看來,高山許多步道都有許多沖蝕溝等環境劣化的現象,是迫切改善的項目。
另外,有人進入山林,就有垃圾、排遺的問題。水漾森林營地旁遍地衛生紙構成的雪花片片,未及充分掩埋的排遺,都造成景觀以及生態的影響。徐銘謙舉日本「攜帶式廁所 」的概念,宣導前往距離車路可達的偏遠山區,只提供更衣帳跟馬桶座,民眾必須購買攜帶式廁所袋子,自己揹廁所及排遺下山 。
這種好處是讓人做好準備,上山前先上廁所,也會自己衡量在山區停留時間,同時也能讓人意識到排遺對環境的影響 ;這種不方便,提醒山友對環境負責的行為,例如登山前充分告知如廁原則,自己帶自己的排遺下山。
為何不在此地蓋廁所?徐銘謙說,一旦蓋廁所將有如破窗效應,伴隨而來的是維護管理的困難,而且變相鼓勵更多人湧入;何況又須處理這些山上的排遺。這皆非淨山或花錢僱工請人帶下山,而是登山行為如何負起環境責任的問題。
「最好的向山致敬,是進入自然山林之際,行為時時帶著責任意識,並盡可能彌補減緩自己對山的影響。」徐銘謙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