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源轉型邁大步 當離岸風來電 海洋生態的活路何在? | 離岸風電時代的生態備忘錄
深度報導

能源轉型邁大步 當離岸風來電 海洋生態的活路何在?

──離岸風電時代的生態備忘錄 專題序

2019年11月18日
文:彭瑞祥(環境資訊中心記者)、劉如意(環境資訊中心特約記者)

無論在台灣或全球,再生能源發展已是勢不可擋的趨勢,甚至正逐漸取代傳統發電方式。然而,在推行以太陽光電、風能為主的再生能源建設過程中,整體政策與開發對環境、生態和社會的影響,同樣不能忽視。

為了達成非核家園與能源轉型目標,離岸風電具有相當重要的角色。除了肩負轉型重任,更是台灣打造海事工程基礎與相關「綠領經濟」產業鏈的契機。不過,台灣在零經驗下發展離岸風電,遭遇了到哪些問題,是在強調「裝置容量」的背後,必須同時兼顧的重要議題。

因此,本專題的構思,是奠基在離岸風電發展過程中,同時需要重視的環境、生態與社會面影響,作為未來綠能逐漸成為潮流的提醒,也是追求綠能與生態價值兼容的盼望。

本專題試圖凸顯,在轉型過程中不僅僅是在意再生能源的目標「量」是否達成,更必須關注為了求「量」、以及開發選址等空間問題,而造成的社會與環境影響,像是風機與鳥類路徑的可能衝突、打樁噪音對海洋生物影響的減緩、如何與漁民溝通協商等等。

其次,綠能發展並非靜態的減碳「結果」,更是「過程」。在整體政策考量、環境與生態影響評估、社會溝通等過程,必須是透明、知情、討論、參與以及同理的,一昧追逐量與快速的成長,勢必犧牲能源轉型的正當性與社會轉型的信任和創新機會。

最後,如何讓制度跟上開發腳步,讓各利害關係人與生態環境在過程中能不被犧牲,甚至與讀者共同思索未來政府能源政策如何與公民社會一同討論、構思與參與的契機,是我們希望從這專題引發的小小火花。

讀者可能會發現,這張台灣離岸風電發展過程圖,跟多數時候從官方公布的不大相同。首先,這裡不強調量的目標與時間的達成;再者,呈現不同階段的一些社會與生態衝突的發生,像是漁業補償、違反環評承諾、地方選舉後如何影響離岸風電發展等;最後,針對不同階段的衝突,有哪些法規工具與制度試圖來解決,或尚待解決。這張發展圖試圖告訴讀者的是,在能源政策目標宣示之後,社會對話與環境衝突,於再生能源發展過程中,是亟需被正視的重要議題。

※ 點擊以下按鈕,閱讀專題所有內容 

作者

彭瑞祥

六年級生,曾在咖啡店當吧檯兼翻譯,十多年前受南方電子報、破報、國家地理雜誌啟蒙,希望也能自己做媒體關心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