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洲野火恐走向火風暴 隨氣候變遷將更常見 | 環境資訊中心
國際新聞

澳洲野火恐走向火風暴 隨氣候變遷將更常見

2019年11月20日
摘錄自2019年11月19日中央社報導
本單元由編輯部摘錄每日重要新聞,讓讀者能快速掌握過去24小時內,台灣及世界各地發生的環境大小事,並作為環境事件的歷史紀錄。

澳洲飽受森林野火肆虐,一份研究顯示,由於氣候變遷,火龍捲(或火風暴)到本世紀中葉時將成為澳洲更常見的景象。火風暴造成野火的恐怖在於基本上無法控制,只能任其延燒。

澳洲上週將野火警示調升至「災難級」(catastrophic)危險警示。專家警告,情況看似會發展成最危險的野火類型-火風暴(firestorm),這種巨大、移動快速的烈焰威力大到可以生成類似雷暴雨(thunderstorm)的天氣系統。

英國廣播公司(BBC)指出,隨著特定的地面和大氣條件,森林野火能大面積延燒,能量大到可在火場上空生成風暴,即火積雲(pyrocumulonimbus)。一般來說野火會隨風勢帶領,但龐大烈焰能挾帶夠大能量,讓煙不被風吹散,反而形成最高可達15公里高的煙塵;煙塵含熱氣和濕氣,升至平流層後會凝結成雲。

新南威爾斯大學研究極端烈火的專家夏普里斯(Jason Sharples)說:「火積雲基本上是一個在火柱裡的風暴。」當火風暴形成後,意味下方的火勢又快又大且非常危險。

火風暴的危險在於具有暴風雨的特性-狂風可將餘燼吹向四面八方,有時還有閃電,引發更多火災。宛若沒有雨的風暴會吸進更多餘燼並投向到火場外的更遠處,所以「火勢會以大幅跳躍的方式前進」,讓火勢更難預測與撲滅,還能朝多方向發展。

新南威爾斯大學「氣候變遷研究中心」一份新的研究指出,火龍捲不只可能更頻繁地在澳洲東南部出現,還會提早於春夏之交發生。據報告共同作者之一的伊凡斯(Jason Evans)表示,火龍捲日增的威脅將衝擊澳洲首都坎培拉,以及連接墨爾本附近的林地城郊。

肆虐澳洲東、西岸的野火,本週恐因乾燥風暴閃電加上溫度上升及強風而更形加劇,新南威爾斯已有4人喪生、超過300棟房屋被毀;上週因濃煙影響,昆士蘭省首府布里斯本的空氣品質甚至比北京還糟。

澳洲專家們統計,自2001年以來記錄到近60次火風暴,但今年3月在維多利亞省的森林大火時,就記錄到18起。伊凡斯說:「這類火風暴的頻率已在瘋狂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