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有524處、47萬公頃保安林,面積大、全年無休提供生態系服務功能。為了讓民眾走入保安林感受好處,農委會林務局結合光陽企業合作「環島守護保安林」活動,除了辦理八場保安林體驗活動,光陽公司也特別贊助18輛象徵零排放的Ionex電動車,提供林務局國家森林遊樂區公務使用。
![](https://live.staticflickr.com/65535/49094505641_034a8ba943_b.jpg)
「保安林絕對不是只有政府或者林務局有守護的責任,需要跟台灣的每一個人,還有企業、社區協力,一起共同來維護、營造美好的保安林環境。」農委會林務局長林華慶這段話說明,致力結合企業與民間團體守護保安林的必要性。
保安林也是森林 為保安林命名注入歷史記憶
20日記者會上,林華慶特別強調保安林具備的多元功能。「除了被賦予的功能外,保安林也是一座森林,具備森林的功能或價值,提供生態體驗、森林療癒,甚至因為蜜源植物充足養蜂產蜜;一些生活在保安林周邊的社區聚落,也因歷經數代的情感連結,而流傳著文化歷史故事。」
「每一座保安林,絕非只是狹隘的具備某些人類賦予的功能,它就是一座完整的森林。」他希望民眾能夠理解保安林的重要性,特別是居住在保安林周遭的民眾,不再只是感受到限制,而能享受到保安林提供惠益,各林管處也啟動和企業、社區的合作,推動各種不同保安林體驗活動。
林務局也宣布,為了讓民眾對保安林更加有感,將邀請與保安林比鄰的在地社區為保安林命名,取代現行僅以冰冷數字作為保安林的編號稱呼。
林華慶說,現在的保安林都是用號碼編定,但是很多聚落周邊的保安林,可能日治時期就存在、具有情感連結,就鼓勵社區民眾維護傳統名稱,例如花蓮秀姑巒溪河口奚卜蘭島,也是花蓮林管處所轄的保安林,或能以「奚卜蘭保安林」命名;另外,也鼓勵社區針對周邊的保安林命名,將社區居民的歷史記憶,注入保安林的經營管理中。
結合企業 林務局邀民眾走入保安林
記者會中也特別舉辦捐車儀式,由KYMCO贈與18輛 Ionex智慧電動車MANY 110EV予林務局國家森林遊樂區作為園區內公務車輛使用。捐贈儀式上,光陽企業將象徵Ionex車能網環保核心精神的智慧電池交付給林務局,林務局則回贈「台灣原生種樹苗」予光陽企業,象徵光陽環島守護保安林維護活動正式啟動。
光陽集團執行長柯俊斌表示,期望以機車產業的龍頭身份,帶頭守護台灣環境,讓更多民眾了解生態與保育之重要。
現場以厚葉石斑木、大頭茶及紅淡比等三種海岸林原生蜜源植物為代表,創造生態鏈底層生物的數量,以豐富生態系的多樣化,象徵林務局在海岸林補植時,會增加這些蜜源植物,與居民分享保安林生態服務價值的惠益。
「環島守護保安林」活動將自本月24日起,至明(2020)年6月21日,於苗栗竹南鎮龍鳳港濱海、花蓮壽豐鄉鯉魚潭、嘉義布袋鎮好美里、台東成功鎮都歷部落、宜蘭蘇澳無尾港、屏東車城鄉海口沙灘、雲林二崙自然步道、台中清水高北里等八處舉辦。
由各林管處規劃的活動內容,包括知性健走、保安林書市集、保安林修枝工作假期、淨灘活動、健走淨塑、生態造林、生態導覽等,藉由閱讀書籍及專業人員深度導覽,以輕鬆的方式體驗,讓民眾親自感受保安林生態之美,進而共同守護環境保護山林。
![](https://live.staticflickr.com/65535/49093673743_56c703e658_k.jpg)
註釋:
目前保安林依功能雖劃分為16種,不過實際上只有11種,鹽害保安林、煙害防止保安林、防雪保安林、國防保安林、航行目標保安林等五項,必要時編定,目前從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