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衛報報導,根據一份全面性的研究回顧,光害是昆蟲的族群迅速減少的關鍵因素,卻沒有受到應有的重視。
研究人員說,夜晚的人工光源多方面影響昆蟲的生活,包括誘困飛蛾致死、使老鼠和蟾蜍更容易獵捕昆蟲,以及掩蓋螢火蟲的交配訊號。
昆蟲大約有百萬多種,大多數仍未科學界所知,並且大約有一半是夜間活動的物種。白天活動的昆蟲晚上休息時也會受到光線的干擾。德國和波多黎各都曾傳出昆蟲的族群崩潰的現象。今年2月發表的第一份全球性研究回顧指出,昆蟲族群大規模下降可能導致「自然生態系統災難性崩潰」。最新的研究回顧則指出:「世界各地的昆蟲正在迅速減少。少了牠們會對地球的生命造成毀滅性的後果。」
「我們深信,夜晚的人工光源加上棲息地的流失、化學污染、入侵物種和氣候變遷,正促使昆蟲的數量下降。我們認為,晚上的人工光源是昆蟲末日的重要原因之一,但常常被人們忽視。」這是科學家回顧了150多項研究後的結論。但是和其他因素相比,只要關閉沒必要的照明並使用適當的遮蔽物,光害相對容易預防。研究人員說:「這麼做就可以立刻有效緩解昆蟲消失。」
研究資深作者、聖路易斯華盛頓大學行為生態學家塞穆爾(Brett Seymoure)說:「夜間的人工光源可包括路燈乃至石油開採產生的煤氣火焰,可以影響昆蟲生活中幾乎每一個你想得到的環節。」
這份發表在《生物保育(Biological Conservation)》期刊的研究指出,農業長期以來用光抑制昆蟲。但是隨著人類基礎建設的發展和照明成本的下降,光害已經影響全球陸地面積的四分之一。
最常見的光害是飛蛾在燈泡四周環繞,因為牠們把燈泡誤認為月亮。根據該論文所回顧的研究,因此受困的昆蟲中有1/3會在早晨前死亡,不是因為精疲力盡就是被吃掉。
英國最近的研究發現,人工光源對飛蛾的傷害比暗處來得劇烈。車輛頭燈對昆蟲也有致命的吸引力。據估計,車頭燈每年在德國造成1千億隻昆蟲死亡。
人工光源也會阻礙某些物種昆蟲尋找配偶,最明顯的是求偶時會交換生物發光信號的螢火蟲。有些昆蟲利用光的偏振來尋找水源,因為光波在從光滑表面反射後會排成一列,但是人造光會破壞這一點。
幼蟲發育也受到光害的影響,因為光害會改變白天和黑夜的感知長度。蜉蝣的壽命只有一天,牠們靠偏振光的引導產卵,結果牠們常常把卵產在柏油路上。真是在24小時內消滅整個族群的好方法。」
光害也會影響覓食。避光的昆蟲如鈕西蘭的巨沙螽,在光害地區覓食的時間較短。
昆蟲是許多物種的重要獵物,但是如果光害將昆蟲聚集在燈光周圍,會破壞自然的平衡,變得對捕食者有利。蜘蛛、蝙蝠、老鼠、水鳥、壁虎和海蟾蜍都曾被發現靠人造光覓食。研究人員說,這種捕食風險的增加很可能導致受影響的物種迅速滅絕。
研究人員說,昆蟲尤其難以適應光害。對昆蟲來說,大部分人類造成的威脅在自然界有類似的刺激,如氣候變遷和入侵物種,這表示有機會產生某些適應對策。但是光明和黑暗的週期在整個演化時間表上一直是不變的。
但是,光害也是最容易因應的威脅。塞穆爾說,「只要把燈關了就會消失。無需像大多數污染物一樣地清理。我並不是說晚上必須完全無光,我認為我們只需要明智地使用它。」他說,最簡單的動作就是關閉不需要的燈,或是使燈能感應動作才亮起。遮光,只照明需要的區域;避免藍白色的燈也很重要,因為藍白色的燈會干擾日夜節奏。LED燈也很有幫助,因為它們很容易調整以避免有害的顏色和閃爍率。
「有確切證據顯示光害對生態系統產生了深遠而嚴重的影響。社會必須有實質行動,讓昆蟲的生活環境更安全。」保育團體Buglife執行長夏德羅(Matt Shardlow)表示:「最好的下一步是用法律強制執行的國家減光目標。」他說,英國政府新的光害指南未能考慮到昆蟲數量下降的危機。
賽穆爾的研究團隊表示,由於生態學家偏愛研究白天發生的現象,光害和昆蟲的研究一向比較少。
同儕意見補充:光害值得注意 但還需深入研究實證
針對此項研究,未參與研究的加拿大圭爾夫大學授粉動物專家萊因教授(Nigel Raine)說:「光害可能對昆蟲族群、物種或社群產生重大影響。科學家應該更關注這個問題。但現在說光害影響與其他壓力源一樣重要可能還為時過早。」
台灣的蛾類研究專家、特有生物研究保育中心計畫助理施禮正也對此指出,昆蟲將人工光源誤認為月亮,只是趨光性的其中一種假說,而視神經見到人工光源後引起的「馬赫帶效應」(Mach band effect),則是另一個影響昆蟲聚集於燈下的原因。
「大面積人工光源,是否真的會造成大量昆蟲自殺式地奔向燈下,仍有待進一步確認。」施禮正解釋,目前台灣擁有高多樣性昆蟲的山區皆改用LED燈,這些LED燈的光譜幾乎不會放出導致昆蟲趨光的紫外光(UVA),預期也將有效降低光害的影響。」
參考資料
- 英國衛報報導(2019年11月22日),Light pollution is key 'bringer of insect apocalypse'
- Light pollution is a driver of insect declines. Biological Conservation Available online 16 November 2019, 108259 DOI: 10.1016/j.biocon.2019.1082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