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依婷 | 環境資訊中心

孫依婷

生活光影深淺中最好不過:林梢有鳥、河清有魚。想攪和著科學思維與大地涵養塑造一個「自然生態保育帝國」。

文章列表

2023-04-18 15:06
編按:今年1月《英國衛報》與德國《時代週報》刊登報導,質疑「減少毀林及森林環境劣化造成的溫室氣體排放計畫」(REDD+)和其他森林碳抵換計畫的成效,引起國際間一陣討論。REDD+計畫藉由富裕國家出資,協助發展中國家遏制毀林、永續管理林業資源...
2023-03-28 10:06
雀鯛是一種珊瑚礁魚,向來有「海中農夫」之稱。牠們會在海中養護一塊塊不到0.5平方公尺的小小「藻田」,靠著藻田養活自己。加勒比海地區有種雀鯛甚至會在藻田周圍「放養」體型細小的糠蝦,用蝦子的排泄物作為藻田肥料。要是有人膽敢動藻田主意,哪怕只是偷...
2023-03-24 10:24
去年11月1日,一名8歲男孩在自家牛棚附近玩耍,花豹(Panthera pardus)趁著他的祖母在牛棚擠奶時突然將他拖走,男孩最終不幸身亡。 這起意外發生於尼泊爾中部的塔納洪地區(Tanahun)。五年來這裡已經發生過14起花豹咬死...
2021-12-24 10:12
「匹—咿、匹—咿」音調高亢聒噪的聲響,不時從樹梢間傳來,才過一會,又換成「小氣鬼、小氣鬼」的清脆叫聲,或是「喵—喵—」粗癟似貓的特別叫聲。此起彼落,好不熱鬧。 抬頭張望,發現多變的叫聲,係來自一群頂著帥氣龐克頭的黑色精靈們——...
草鴞悄悄的在高草原周圍飛過
2021-11-30 09:18
企劃:環境資訊中心;腳本:孫依婷、楊慧梅、朱惟君;設計:玉子日記
2021-06-02 10:01
為了推廣民間自然保育,台灣環境資訊協會舉辦了「自然與文化資產保存,我們能怎麼做?」系列講座,邀請數位民間講者分享集資購地方法,與棲地維護管理經驗。讓與會民眾更加了解台灣環境信託的集資購地行動。 山貓森林購地行動發起人吳金樹描述...
地面上有看起來飛不起來的鳥怎麼辦?夜鷹其實是常見地棲型鳥類,不須介入救傷
2021-06-01 10:43
企劃:環境資訊中心;腳本:孫依婷;設計:Mia Chen
2021-05-06 09:42
2020年台北雙年展「儲回大地的藝術」碳中和造林計畫,因不當砍伐引發爭議。執行計畫的屏東科技大學森林系指出,並非是以「皆伐」處理,而是整理樹木截面10至15公分以下樹種,未來可以轉成經濟林,不過北市府工務局大地工程處(以下簡稱大地處)澄清,...
今夜來點微生物多樣性
2020-12-31 10:22
企劃:環境資訊中心;腳本:孫依婷、朱惟君;設計:玉子日記
2020-12-30 14:31
「鳳頭蒼鷹有明顯的尾下覆羽,飛翔的時候可以看到白色的尾端有點蓬鬆毛茸茸的樣子!」 「大冠鷲翱翔於空中,可看到牠飛羽翼的下緣處有明顯的白色橫帶。」 在領隊引導觀察與詳細解說的同時,參與群眾已迫不及待拿起望遠鏡來仔細觀察,就...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