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類農業行為左右著野生動物的存活,不但苗中投山村農業活動關乎石虎保育,嘉義大阿里山地區的農業活動,也為瀕臨絕種保育類「山麻雀」帶來生機。藉由山麻雀生態行為的掌握,嘉義林管處與當地居民合作,以懸掛巢箱、設立餌站、種植食草等方式,結合當地社區、小學,積極推動山麻雀保育工作,讓阿里山區成為山麻雀最溫暖的家。
全球無危山麻雀 台灣族群瀕絕
山麻雀(Passer cinnamomeus)在全球雖廣泛分布、族群數量不少,IUCN紅皮書名錄列「無危」(LC);早期在台灣山村也是常見鳥類,然而,過去20年間山麻雀分布範圍大幅縮減,依據《生命大百科》:「估計全島族群數量在1000隻以下,而且有日漸稀少的趨勢」;2017年嘉義大學助理教授蔡若詩研究團隊推估,全台總數介於750±300隻之間。
以野生動物族群而言,山麻雀在台灣數量相當稀少,主要的生存壓力,是隨著山區開發,麻雀拓展棲息範圍,所造成的種間競爭。山麻雀遭《2016台灣鳥類紅皮書名錄》評估為國家瀕危(NEN)等級;由於族群數直直落,幾年前依據《野生動物保育法》從「珍貴稀有保育類野生動物」等級,提高到「瀕臨絕種保育類野生動物」,下一步就是滅絕。
山麻雀主要分布於台灣海拔600~2,000公尺的山區,體型大小及顏色與麻雀十分相近,主要於淺山區域出現,多在山村聚落及周遭農墾地、草生地活動。主食和麻雀相似,也是以植物種子、榖類和昆蟲為主。
為保育山麻雀,農委會林務局嘉義林區管理處委託嘉義縣野鳥學會進行「嘉義縣山麻雀山村社區保育行動及宣導計畫」,在梅山地區,包括瑞峰、碧湖、龍眼等村,進行多項保育行動。
有巢箱「舊」好 天生不足人工來補
山麻雀喜歡築巢在既有孔洞內,利用乾草、枯葉、細小枯枝為主的巢材,編織出一個穩固、舒適的窩,來繁衍下一代,這種行為是二級巢洞鳥類的特徵;巢洞的重複使用率非常高,只要環境沒有太大的改變舊巢幾乎都會被優先使用。
但是,天然繁殖巢洞不足影響山麻雀族群存續。嘉義處推論,這與極端氣候表現導致強颱摧毀山麻雀可利用的天然巢樹洞有關。當天然巢洞不足,山麻雀轉而利用人工結構物孔洞,數量甚至於多天然巢洞,一般認為樹洞不足是山麻雀減少的原因之一。
嘉義處表示,自然環境下山麻雀是以樹洞為巢穴繁殖,加上山麻雀體型小、競爭力差,在樹洞數量有限下,設置供山麻雀繁殖的人工巢箱。透過巢箱保護,去(2019)年於梅山鄉瑞峰村、碧湖村、及太興村共設置125個巢箱,計畫區範圍內共發現至少79隻幼鳥成功離巢。
今年再設置149個巢箱中,有20對山麻雀利用繁殖,並有15隻幼鳥成功離巢;仍在巢中孵蛋、育雛的數量也不少。初步評估今年山麻雀鳥口數量應可勝過去年。
跟農民學撒米糠 為山麻雀補身子
有了穩固的居所之後,接著是軟體建設,包括融入當地生產行為,提供安全的活動空間以及食物來源無虞。山麻雀是高度依附人類活動的物種,山村農業操作及人類活動與之息息相關。只是,諸如慣行農法施用農藥及化學肥料、架設鳥網等農業活動,常導致農地環境品質劣化,直接或間接危及山麻雀等鳥類的生存。
嘉義林管處為此結合山村,在山麻雀活動、繁殖區域巡守,並鼓勵農友採行友善生態的農業,降低山麻雀族群意外傷害。
另外,當地居民在春耕前,整地翻土時,會將粗糠拌入土裡,增加土壤的有機質;此時,山麻雀會群集於用來改良土壤的粗糠中翻找碎米粒。這讓計畫委託團隊意識到,在非繁殖季適當的供應食餌,可能有助於山麻雀生存保育行動。
他們於2、3月繁殖季前,將混有小米的粗糠,在瑞峰村和碧湖村找空地,仿照設置3處餌站進行播撒,補充山麻雀食物來源、增加繁殖能量。
嘉義林管處強調,山麻雀的棲地與人類活動密不可分,社區的認同與支持是成功關鍵。去年瑞峰村社區發展協會和瑞峰國小,即以當地生產的茶葉製作的伴手禮盒,以山麻雀為象徵,命名為「雀躍雀閱」;瑞峰國小也將山麻雀作為該校吉祥物,讓師生家長守護山麻雀理直氣壯。
除了人工巢箱設置、推廣有助生態的友善農法,棲地環境品質的維繫也是保育關鍵。嘉義處持續透過委託計畫持續關注、發展山麻雀具體保育行動。
目前雖無法了解山麻雀歷史分布棲地消失的確切原因,仍可從一些事件看出端倪,嘉義鳥會梳理幾個案例,如原本族群棲息、繁殖數量穩定之處,將天然草皮改為人工草皮,或茶園改種生薑這類種植作物大幅改變的現象,2009年莫拉克風災不但重創霧台、佳暮、阿禮等部落,也因撤村、廢耕或改變種植作物等因素,讓族群從此一蹶不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