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養豬的地方玩「漂漂河」 公私協力改善畜牧污染 地方發表東港溪親水願景圖 | 環境資訊中心
台灣新聞

在養豬的地方玩「漂漂河」 公私協力改善畜牧污染 地方發表東港溪親水願景圖

2020年08月20日
環境資訊中心 特約記者李育琴 屏東報導

夏季西南氣流和午後雷陣雨帶來的雨水,使屏東萬巒五溝水的湧泉冒出,五溝社區公園旁的佳平溪,民眾也開始玩起了漂漂河。在不急不緩的水流中,三兩結群用輪胎圈漂向下游,這類活動還結合了溪流周邊水生動植物及客家聚落文化的解說,讓親子遊客在夏日的水岸邊,體驗在地人傍河而居的文化與生活。

五溝水社區公園內的佳平溪水流平緩,民眾下水玩漂漂河。攝影:李育琴
五溝水社區公園內的佳平溪水流平緩,民眾下水玩漂漂河。攝影:李育琴

8月中旬,萬巒鄉長林國順在五溝社區公園內,向遠道而來的彰化縣府、水利署等官員分享萬巒鄉做為屏東平原的中心,從東港溪溯源而上的水文歷史發展,在地的自然資源與人文特色,如何構築起在地對於東港溪沿岸發展的想像。

萬巒要發展親水水岸  水質需要更好  

五溝村為台灣本島第一個登錄聚落保存的文化資產,政府近年投入大量經費維護聚落中的傳統建築。然而不可忽視的是,沿著東港溪而上,在其支流佳平溪匯入的這片流域,擁有豐富的客家聚落人文特色以及生態資源。林國順認為,在地各個民間組織長期的經營維護,為佳平溪流域打下永續願景的基礎。

這樣的發展願景,需要民間團體與政府的協力合作。林國順表示,將來鄉公所要在佳平溪沿岸種樹,種具有在地特色的木芙蓉、黃荊等,樹木營造河岸的綠色廊帶,並改善水質。鄉公所要以地方特色規劃沿岸景觀,例如水草、藥草、賞螢、貓頭鷹和藍染等等,透過與地方團體合作維管,發展東港溪上游的水岸環境教育園區。

不過林國順強調,目前要發展佳平溪親水水岸,水質還必須再努力加強改善。

萬巒鄉長林國順在五溝說明佳平溪水岸發展願景。攝影:李育琴
萬巒鄉長林國順在五溝說明佳平溪水岸發展願景。攝影:李育琴

事實上,佳平溪因湧泉注入,五溝村附近的溪流水質已是甲類,然而還不足達到讓人安心親水的品質。若能把佳平溪乃至下游匯入的東港溪水變乾淨,鄉公所規劃的水文流域發展願景,就更為合理可行。

東港溪流域畜牧廢水改善 公私協力行動 

改善東港溪水質長期以來一直是地方團體和在地居民的呼聲。尤其政府在1999年實施高屏溪上游離牧政策後,養豬畜牧業紛紛轉移陣地進入屏東境內,東港溪流域也因此遭受每年60萬頭豬、數千頭牛和200萬隻以上的水禽畜養,超過1600個畜牧場的污染。

近年屏東縣政府則在中央水利署的補助下,推動東港溪流域綜合治理計畫,希望透過水質改善和水岸工程來改善東港溪流域的水環境。

畜牧業的污染改善是當務之急,水利署南區水資源局局長鄒漢貴表示,七年前南水局與在地NGO合作推動東港溪的親水與淨水,由藍色東港溪保育協會與在地鄉鎮首長配合,勸導畜牧業者改善,最初啟動的新埤鄉有相當成果,沙崙河變乾淨了,「有養豬的地方水竟然這麼乾淨,可說是一項奇蹟!」

從那時開始,公私協力改善畜牧污染的行動便持續推展,藍色東港溪保育協會後續也帶起潮州、竹田、萬巒三個鄉鎮加入行動。

鄉鎮成立遊說輔導團  力推沼渣沼液再利用  

協會理事周克任回顧過去七年來的歷程說,「過去社區居民抓畜牧廢水偷排,必須單打獨鬥很可怕,所以我們就改用打群架的方式,透過鄉公所和社區聯合稽查,這些畜牧戶發現鄉公所是玩真的!在過程中我們也了解有些畜牧戶沒有這麼壞,於是改用軟性的方式,去了解畜牧場為何都會犯規?藉由遊說輔導團的名義,去掌握畜牧場的問題所在。」

藍色東港溪保育協會理事周克任說,要把畜牧廢水改善,鄉鎮公所玩真的!攝影:李育琴
藍色東港溪保育協會理事周克任說,要把畜牧廢水改善,鄉鎮公所玩真的!攝影:李育琴

NGO的遊說輔導團後來進入潮州和竹田,配合2017年環保署開徵畜牧業的水污費,以及推動「畜牧糞尿沼液沼渣作為農地肥分使用」政策,讓更多畜牧業者願意改善廢水排放問題。

對於畜牧沼渣沼液再利用,周克任說,當時農民幾乎都沒有意願要接受澆灌。後來農委會取消化肥補助,改為補助有機肥,透過地方政府成立媒合畜牧業者和農戶的平台,民間團體和鄉鎮公所進行遊說輔導,才使得農民慢慢接受沼液沼渣資源再利用的做法。周克任強調,「這是包括政府各部門和民間的總體戰,而有這麼快的成果。」

根據屏東縣政府的資料,截至2019年全縣通過了100場畜牧戶及150位農民配合澆灌,沼液施灌使用量每年達66萬噸,等於減少了8萬多頭豬隻的廢水排入水體。畜牧業廢水排放的改善,對於地方溪流水質及民眾生活環境的優化顯現出成效。

周克任:「水變乾淨了,什麼都會好」

「水變乾淨後,我們就能思考屏東的觀光可以有什麼發展?」周克任說,透過與鄉鎮長的合作,一層一層把在地資源找出來,除了東港溪流域水岸,萬巒的平地森林、有機農業、林下經濟,以及觀光民宿等,周邊產業串聯帶動下,讓整個東港溪流域變好玩。「水變乾淨,什麼都會好。」

不只萬巒,東港溪中下游的潮州、竹田都有觀光發展的願景。周克任認為,地方發展觀光不一定要用討經費辦活動的方式,應該透過整體願景的規劃評估,從基礎環境改善到產業串聯,把群眾參與拉進來,而地方鄉鎮公所在奮鬥的過程中,就能讓民眾了解和參與,達到擾動社區的效果,群眾參與觀光發展應該這樣來做。

彰化縣政府與水利署到屏東參訪了解如何公私合作推動畜牧廢水污染改善。攝影:李育琴
彰化縣政府與水利署到屏東參訪了解如何公私合作推動畜牧廢水污染改善。攝影:李育琴

屏東在地公私協力、社區遊說輔導改善畜牧廢水污染的成功模式,彰化縣政府也預計在其境內的東螺溪流域採行。同為養豬農業大縣,畜牧污染有效改善,才是產業和地方走向永續發展之路。

作者

李育琴

站在南方的土地,用平躺的島嶼歷史視角,說環境與人的故事。炙風拂面,腳踏黏土之時,試著讓心保持冷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