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小時緊急救援 桃園觀音小抹香鯨重返大海 | 環境資訊中心
台灣新聞

24小時緊急救援 桃園觀音小抹香鯨重返大海

2020年05月21日
環境資訊中心 特約記者廖靜蕙 報導

桃園市觀音海水浴場擱淺的活體小抹香鯨,經過海保救援網團隊24小時不眠不休的評估照顧,今上午10時,於基隆八斗子漁港出港野放,在志工與救援團隊目送下,小抹香鯨順利游向大海。

海保救援網(簡稱MARN)昨(20)上午接獲通報,桃園觀音海水浴場發現活體擱淺的小抹香鯨(Kogia breviceps),隨即由中華鯨豚協會領銜前往桃園援馳,現場經志工與海巡弟兄現地保定,將小抹香鯨運送到基隆市政府「八斗子岸置中心」救援池治療。


救援團隊幫小抹香鯨澆水補充水分。圖片來源:海保署

當晚進行檢查,小抹香鯨為公的青少年個體,體長約200公分,無嚴重外傷,雖有擦傷但尚屬正常,血液檢查幾乎沒有發炎反應,熱像、聽力檢查都正常,意味著回聲定位沒問題;此外水池升高後能自行漂浮且游泳意願強烈,呼吸與心跳次數隨之穩定。

由於活力好,嘴巴無法透過人力打開,而未進一步進行超音波內視鏡檢查胃內容物;另外,救傷池對健康的小抹香鯨而言,無法提供較好的安置,經中華鯨豚協會團隊評估,留置無法使牠狀態更好,因此在今日海象容許情況下,由基隆市政府緊急調動大批人力、安排出海船隻進行野放。

由於小抹香鯨很容易受驚嚇、緊迫,運輸上必須特別注意,因此,本次野放離開救傷池之前,先由獸醫師施打鎮定劑,避免一離開水就造成緊迫;接著上船後前往基隆外海水深約100米處野放,在救援人員的努力下,小抹香鯨在上午11時順利回到大海。

中華鯨豚協會理事長楊瑋誠表示,小抹香鯨是一種小型的齒鯨,屬於齒鯨小目中的小抹香鯨科,與侏儒抹香鯨(Kogia sima)外型很類似,主要生活於熱帶至溫帶海域。自有紀錄以來,台灣小抹香鯨擱淺記錄約莫80隻,大多出現在宜蘭和新北市岸際。


小抹香鯨屬是台灣西北部沿海常見的擱淺物種。圖為台大副教授楊瑋誠與小抹香鯨。圖片來源:基隆市政府提供

一般擱淺個體處理流程,會先進行評估,確認是可收容的狀況;進入收容之後須進行再評估。楊瑋誠說,再評估就像人類的健康檢查,包括,血液、熱影像、聲音、超音波、心肺功能等多項檢查,這隻小抹香鯨也是如此,但由於身體健康,活潑亂蹦恐怕無法維持穩定,所以未進行超音波;當確認個體健康無虞,就立即野放。

另從歷史紀錄得知,小抹香鯨屬(Kogia spp.)主要擱淺於北台灣,包含宜蘭、雙北市、桃園、新竹、苗栗至台中,而且活體或母子對擱淺的比例偏高。

楊瑋誠解釋,過去擱淺的案例,以「潛水夫病」居多。這是指諸如小抹香鯨這類生活在深海的物種,當受到劇烈驚嚇,突然從深海竄升到海平面,卻未來得及調整水壓,所產生的急性症狀。救援團隊原以為這隻小抹香鯨也是如此,但牠各項檢查都通過,因此研判有可能受驚嚇的程度較輕微,因受驅趕而到牠陌生的海域造成擱淺。


小抹香鯨順利重返大海,令在場的志工無比感動。圖片來源:基隆市政府提供

海保署表示,國人海洋保育認知高,透過政府和民間力量的動員整合,今年度已成功將2隻活體鯨豚送回大海,讓海洋野生動物救援發揮效果;另外,4月25日高雄港救援上岸的活體小虎鯨,經過近一個月的醫療照護,明顯好轉,野放是可預期的目標。

目前在鯨豚和海龜通報救援流程,已運作上軌道,海保署再加碼,如保育類海鳥、鯨鯊及鬼蝠魟也將入列通報救援目標,馳援海洋保育類野生動物。

小抹香鯨也有救援國家隊!
中華鯨豚協會及MARN救援團隊
海巡署三巡局與第一線現場的弟兄
桃園市政府對後送的支持與擱淺現場的協助
基隆市政府的收容場地支持與協助
八斗子安檢所的人員協助
鉅隆號與項船長的協助
國立海洋科技博物館
活塞教練以及許多犧牲睡眠與休息時間的熱血志工

歷經24小時不眠不休接力,小抹香鯨重返大海。圖片來源:基隆市政府提供

作者

廖靜蕙

環境記者/自由撰稿人,致力於生物多樣性主流化。從事社工10餘年,認知到再弱勢的人都可以為自己發言,決定轉投生態保育,為無法以人類語言發聲的生命與土地寫報導。現居台北市,有貓、有龜,以及一些過客。個人粉專「小麻通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