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各國為因應氣候變遷,持續擴大減碳力度,繼中國、韓國之後,日本首相菅義偉也宣示,日本將於2050年達到碳中和目標。
相較之下,台灣《溫室氣體減量及管理法》(簡稱溫管法)長期目標仍為2050年減碳50%,顯得相當落後。跨黨派立委洪申翰、王婉諭與蔡壁如今(26日)與環團舉行記者會,呼籲蔡政府強化溫室氣體減量管制目標及措施,展現2050淨零碳排的決心。
時代力量立委王婉諭強調,氣候變遷是所有人共同面臨的挑戰,沒有人可以置身事外,必須把握時間做出改變,才能留給下一代好的生活環境。
洪申翰批公部門減碳心存僥倖 「下個五年是扭轉局面的關鍵期」
我國政府在2015年通過溫管法,明定2050年碳排放需較基準年(2005年)降低50%。行政院並依循溫管法,設定階段管制目標及行動方案,第一階段2020年較基準年減少2%,環保署原本預估會跳票,如今卻有望因疫情影響而達標。
地球公民基金會副執行長蔡中岳指出,第二階段2021~2025年目標要減少10%,等於減碳力度要比前五年增加五倍,「但從目前取得的資料來看,各部門的減碳作為仍因循苟且,看不出減碳的決心。」應該要先檢討過去五年行動方案的執行成效,才能制定出下一階段有效的行動方案。
民進黨立委洪申翰表示,我國溫管法在2015年通過,當時減碳目標在國際上仍有分歧,但2018年聯合國政府間氣候變遷專門委員會(IPCC)公布了「全球升溫1.5°C特別報告」,指出2018年~2030年,是扭轉氣候危機最關鍵的時期,「如果沒有把握這段黃金期間,現在預測的災害,可能會更快速、更嚴重的發生。」
洪申翰說,台灣目前正在制定2021~2025年的管制目標與行動方案,佔了黃金期一半,如果沒有把握這關鍵的五年來進行制度性的改變,未來恐怕要花費更多資源去彌補。他認為,許多公部門仍心存僥倖,明明知道氣候變遷是個嚴重的問題,卻又不積極去面對。
洪申翰指出,目前政府沒有清楚公開的科學數據,導致公眾參與有限。各部會未提出第二期規劃投入減量的預算,無法看出企圖心;各部會沒有針對措施進一步分析,無法了解政策是否有效。必須解決公民參與的相關問題,才能讓溫室氣體管制方案及目標更穩健。
減量方案凸顯政府消極態度 王婉諭籲政府拿出決心
「第二期溫室氣體階段管制目標」明年就要上路,王婉諭表示,但各部門遲至今年10月才提出管制行動方案,而且多是複製貼上,完全沒有解決過去民間提出的各種問題,「溫管基金財源在哪?碳定價有沒有長遠規劃?這些問題都沒有解決。」
王婉諭認為,目前的減量方案也凸顯政府部門的消極,「第二期部門階段管制目標中,碳排量最大的製造部門,減排目標僅較基準年減少0.22%,住商部門卻要減少27.9%,完全不符合比例原則,也沒有把原因說明清楚。」
此外,王婉諭也批評,七期燃油機車的污染量,比電動車高出27倍,但政府今年卻給予兩者相同的補助金額沒有透過整體政策的思維去考慮減碳問題,「每個政府部門,我們每一個人都必須面對氣候變遷所帶來的災害。」他呼籲,政府必須拿出減碳的魄力跟決心,否則無法留給下一代得以安身立命的環境,對不起我們的孩子。
蔡壁如呼籲速修溫管法 納「2050年淨零碳排」目標
台灣民眾黨立法委員蔡壁如則批評,行政院各部會對於減碳的態度消極,不僅拖到最後才討論減量策略與目標,蘇院長上任至今,永續發展委員會一次會議都沒開,讓節能減碳淪為口號,而蔡總統的能源轉型政策只到2025年就要交差,好像之後的事與他無關。
蔡壁如一一點名,經濟部不該被大財團牽著鼻子走,而是要硬起來帶領並輔導產業加速低碳轉型,才能掌握未來國際市場的商機;內政部對住商部門的減碳也缺乏機制,應該盡快規劃建築能源證書;交通部態度曖昧不明,應確認汽柴油車退場期限,切莫阻攔汽燃費隨油徵收;財政部則應儘速提出能源稅,讓企業外部成本內部化,讓減碳有更大的經濟誘因。
蔡壁如強調,現在氣候變遷非常緊急,問題由人類所造成,也必須由人類來解決,台灣應該和國際社會共同承擔。他要求,環保署盡快提出溫管法修法,首要任務就是將「2050年淨零碳排」寫入溫管法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