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迺卉 | 環境資訊中心

王迺卉

 

王迺卉,生長於台灣的母親、妻子、女兒、姊姊。Bard Center for Environmental Policy氣候變遷政策組碩士、國立台灣大學環境工程學研究所碩士、現為博士候選人。夢想著自然再度佔領都市,持續關注都市永續、都市食物森林、氣候變遷調適、永續飲食以及孩童教育議題。

文章列表

2022-07-08 10:30
國際能源總署指出,2021年再生能源發電成長雖創新高,但受到能源需求提升、國際化石燃料市場變動等影響,碳排量反彈至歷史新高。後疫情時代的永續復甦成為全球性的挑戰。 國際能源總署指出,2021年綠電供電量、化石燃料使用量皆創...
2022-05-24 10:30
台灣推出農業淨零政策後,雖然積極且方向正確,但缺乏完整的溫室氣體盤查基礎,原因之一為糧食系統盤查邊界設定過於狹隘,原因之二為忽略糧食中七成進口糧食的碳排放。 農委會在2021年9月率先各部會,成立淨零碳排辦公室,喊出農業部...
2022-02-25 10:30
比對《循環經濟差距報告》,台灣具有成長型與轉型期國家的特點,應針對製造業的減碳、永續農業的推動、以及住房材料的去碳化著手。最重要的是仍需要依照目前的體質,安排具體的減碳目標,才能有效推動國家自定預期貢獻(INDC) 台灣應...
2022-02-23 10:30
因為COVID-19疫情,2020年全球多處封城、實體活動大幅停擺,一度讓碳排放出現歷史性的下降。雖然全球碳排在不久後就出現報復性反彈,仍讓眾人看到,減碳若獲得全面性的行為改變,也許有機會減緩溫室氣體排放。 控制全球升溫 循環經濟成焦...
2021-12-22 08:59
筆者從鹽寮淨土觀察到,一種個人可以實踐超過30年的永續,同時能心靈富足、生活簡約、回饋地球的生活之道。區紀復在《或然人生長河圖》寫道:「我的簡樸生活一開始就很獨特,是由頭到腳的反省之後決定的。」而世界正慢慢的和他的環保理念、生活規章走在一起...
2021-11-05 10:04
2021年秋天,英國、歐盟扮演推動飲食減碳、產業鍊創新的領頭羊,開始試行食品分級標章,將食品生產所造成的環境衝擊分為A~G的評級,以交通燈號的圖像加以呈現,並預計在2022年於整個歐洲推動。這項「正面環境標章」,賦予消費者發揮環境影響力的機...
2021-09-28 18:48
目前食藥署規定,使用基改作物必須明確標示;但若產品中的「非故意摻雜」基改作物含量少於3%,就可標為「非基改」。依筆者觀察,台灣的法規內容與食品「是否能被測出基改基因」有關,且雖有考量消費者知情權,但稽核效益不明。 基改作物成為農藥大廠...
2021-09-22 10:13
從英國皇家植物園和台北植物園,可以看到未來的植物園將是以原生物種、耐旱、耐澇的植物為主要趨勢。而面對極端氣候,植物園能否設計出氣候復原力或具有韌性(resilience)的植物群落將成為核心能力。 台灣為生態熱點,中部高山的野...
2021-08-27 09:10
抗鹽抗旱的原民作物,例如台灣原生種油芒;或是透過生物科技將C3水稻轉殖為C4水稻都是正在進行式。而在可見的未來,吃苦耐勞的的野菜也將越來越頻繁地出現在餐桌上,顛覆我們對食材的記憶。 耐熱耐旱作物將成未來趨勢 氣候變遷導致...
2021-07-28 10:00
為蜜蜂定價,是嘗試以資本社會的共通語言與大多數的人溝通,可以視為經濟與生態保護並行的入世手段。但我們必須認知到:只要替生態標價,就必須時刻警醒,生態服務是否真的能用金錢等價交換? 如何計算自然的價值與價格 人們將自然資源視為資本...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