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豬「萊」襲 台灣豬的下一步 | 環境資訊中心
我們的島

美豬「萊」襲 台灣豬的下一步

2021年03月02日
公視記者 黃怡菁 陳慶鍾

2021年,我國正式開放含有瘦肉精「萊克多巴胺」的美豬進口。總統蔡英文在元旦升旗談話指出「台灣是依賴貿易生存的國家,這個歷經三任政府的難題,已經沒有迴避不處理的空間」,顯現台灣已經抵擋不住,美國萊豬的叩關壓力。


進口美國萊豬,會不會只是貿易自由化的冰山一角?農民更深層的隱憂是什麼?

儘管農委會不斷強調,美豬在台灣市占率僅1%,對國內消費市場影響有限,主委陳吉仲也曾在廣播節目表示,美國人要的僅是國際貿易遊戲規則,大家要共同遵守,就這樣而已,「因為這個部分不打破,後面就不能往前走。」

往前走,會到哪?進口美國萊豬,會不會只是貿易自由化的冰山一角?美國萊豬放寬進口,如果只是開端,那在冰山下方,農民更深層的隱憂是什麼?政府投入百億基金,足夠因應嗎?

實地走訪雲林口湖養豬生產合作社,經理洪健鈞拉開小豬「育嬰區」的布簾,介紹他接班後,為豬場設施帶來的環境改變。一頭頭剛出生不久的小豬,飼養在高床設施,糞尿直接落入下層地板,可減少清潔用水的消耗;排泄物也能直接進到厭氣池,做為沼氣發電再利用。72年次的洪健鈞,原本在醫院擔任醫事檢驗師,7年前才返鄉接班,成為豬農二代。

洪健鈞說,豬養著他長大,長大後換他養豬,接手後盡量把豬舍維持最好的生產效率,「該碰到的狀況幾乎都碰過了,現在又遇到萊豬之亂,真的有點三條線,不知道該怎麼辦。」


72年次的洪健鈞是豬農二代他表示:「遇到萊豬之亂,真的不知道該怎麼辦。」

放寬美國萊豬進口,社會都在議論對國內產業有何衝擊?

2016年政黨輪替前,農委會在立法院進行專案報告指出,衝擊上看143億元,包含萊克多巴胺提高豬隻瘦肉率,農民就不須再投入豬隻育種,種豬產業可能全面退出國內,影響產值19億元。

如果消費者對萊豬內臟有疑慮,也可能連台灣豬的內臟都會少吃,損失金額估計16.5億元。還有進口萊豬,比不含萊劑的進口豬再便宜10%,比價效應恐怕影響國內毛豬拍賣價格,損失金額以5%估列,至少會損失35.9億元。

不過2020年農委會推翻過往評估,強調美豬「含不含萊」的售價差異不到10%,不含萊劑的豬肉,到岸價格每公斤78.9元、含萊豬肉每公斤78元,價差不到一塊錢、才1%。加拿大豬還是最有價格優勢,每公斤61.3元。

政府強調衝擊有限,要豬農放心;進口商也信誓旦旦,說不會進口萊豬。但長期來看,國內豬農,真能樂觀看待嗎?

我國養豬成本比美國、加拿大等豬肉出口國,高出1.7到1.8倍,因為主飼料玉米、黃豆,仰賴進口。近期加上新冠病毒疫情影響,國際船運缺櫃,進口飼料喊漲,再增添豬農壓力。台灣養豬青年聯盟理事張佑誠認為,目前養豬產業的狀況很緊繃。

中華民國養豬協會數據顯示,世界主要的豬肉出口國,每頭母豬一年可供上市的肉豬數量都很高,例如丹麥平均22頭、美國20頭,但台灣僅14頭。肉豬出生後,通常需要7到8個月,養到120公斤左右,才會被載去拍賣。2019年台灣毛豬拍賣均價每公斤71.4元。競爭對手的屠體批發價格,又是如何?美國52元、丹麥50.9元,加拿大最便宜,每公斤37元。

近年來,台灣豬肉的自給率呈下滑趨勢,2014年跌破9成,2017、2018年都在86%左右。進口豬肉數量則是逐年攀升,2011年7萬多公噸,2014年約8萬公噸,2015年突破11萬公噸,這幾年進口豬市占率,其實已經超過一成。

2005年我國開放豬肉進口,當時依照WTO協定,豬肉關稅12.5%、豬雜碎15%。進口豬會不會持續壓縮我國產業空間?關稅成為重點。其實2016年農委會衝擊評估還提及,國產豬約15%到20%用在加工,若美豬萊豬關稅降到零,加工業者改採萊豬,產業損失金額,約71.7億元。

在台灣大學農經系教授雷立芬看來,進口美國萊豬可能只是政策上的冰山一角,未來是否對美豬降關稅、取消配額?雷立芬認為,如果台美真能簽訂FTA、少了關稅保護國產豬,對台灣養豬產業的衝擊,才真的會浮現。

各界關注含萊美豬、美牛解禁,台灣就有機會與美國簽訂BTA雙邊貿易協定或FTA自由貿易協定,因此豬農擔心,開放美國萊豬只是前哨戰,看不見的海嘯還在後頭。

以南韓為例,2008年前總統李明博,為促成美韓FTA,同意開放美國月齡30個月以下牛肉進口。當時爆發民間激烈抗爭,開放後,消費者也揚言抵制。但美韓 FTA協定,南韓必須在15年內,取消對美牛40%的關稅。美牛挾著價格優勢,進口量在2008年3萬多公噸,2018年成長到22萬多公噸。到了2019年,南韓進口牛的市占率,已超過5成。

洪健鈞就憂心地點出,如果台灣未來與美方簽定協議,美豬關稅也必須逐年降到零的話,售價將更明顯比國產豬具有競爭力。張佑誠也告訴記者,如果沒有關稅的話,不含萊劑的美豬「比萊克多巴胺恐怖。」

根據中央畜產會畜牧週報,2021年初的美豬屠體產地價格,每公斤僅約台幣48、49元。如果只看豬腳,價差更大,冷凍商指出,國產豬腳每公斤約70到80元台幣。進口商提供的報價則顯示,美豬的前腳,約1.2到1.3美元、後腳0.9到1美元,以匯率29元計算,約在26到35塊台幣不等。


如果真有一天豬農憂慮成真,美豬低價傾銷國內市場,產業勢必有所動搖。

如果真有一天豬農憂慮成真,美豬低價傾銷國內市場,產業勢必有所動搖。洪健鈞強調,如果哪天美豬關稅降到零、國產豬長年牌價低迷,那看哪些豬農先受不了?誰就先離牧。

雷立芬認為,開放美國萊豬進口長遠來說,確實會對養豬產業有衝擊,否則政府不會提出百億基金,從該措施「就能看出端倪了。」

養豬產業的危機能化作轉機嗎?2020年9月,農委會頻頻與豬農舉辦座談,承諾分4年編列130億元預算、規畫8大用途,因應衝擊。副主委黃金城當時表示,養豬產業所遭遇到的困境,要趁這個機會把它處理完成。

百億基金規劃占比最高的就是「屠宰場現代化及肉品冷鏈升級」,有40.2億元、養豬場設備更新34.8億元、保障豬農收益33億元、擴大出口台灣豬、整合行銷、「三張一Q」豬肉檢驗與查核⋯⋯也都有編列預算。

國產豬在養量年約550萬頭,雲林縣約占1/5,是養豬第一大縣,轄內的肉品拍賣市場,積極揮手、爭取中央挹注經費。但光一座肉品市場轉型,粗估耗費的總金額就達20億元。

日本在2004年開放美國萊豬,農委會2011年赴日考察報告指出,當局設置的補助基金、資產,合計總達2258億元日幣。台灣目前僅推出百億基金,足不足夠應付衝擊,被打上問號。

而且像是「保障豬農收益」這塊,是用來維持毛豬拍賣價格「不跌破」綠燈區,每公斤70元,但張佑誠認為,這筆預算是沒完沒了的錢坑。洪健鈞認為,應該撥補更多經費,更新養豬場設備、提升生物安全,至於百億基金編列行銷的經費,不如挹注到邊境管制,增加更多人力,檢驗進口豬萊劑是否超標。


百億基金規劃占比最高就是屠宰場現代化及肉品冷鏈升級,40.2億、養豬場設備更新34.8億。

農業在一波又一波的貿易自由化,受到挑戰。學者警醒,台灣長期的貿易開放政策中,未來可能還有更多進口農產品,被端上餐桌。

逢甲大學國貿系教授楊明憲指出,如果說單純跟美國簽訂協議,可能還有更多農產品賣到台灣來,是不是可以取代台灣既有的生產?比如稻米?這可能是我國產業必須面對的壓力。

如果是加入跨太平洋夥伴全面進步協定CPTPP,同樣可能導致稻米等多項國外農產品,攻占台灣消費市場。楊明憲說,CPTPP頃向所有產業、各個部門都要自由化,以台灣農業成本,相對於進口價格比較高的情況之下,遭受衝擊就會更大。

百億基金看似有機會藉此調整產業體質,但築起的這道堤防,能抵擋貿易自由化的殺傷力嗎?而且擴大農產品開放進口,可能只是早晚問題,能否有足夠的時間、資源,從制度面改革?別讓農業又再成為自由市場的犧牲品。


擴大農產品開放進口,只是早晚問題,能否有足夠時間、資源、改革,不要讓農業成為自由市場的犧牲品。

※本文轉載自 公視《我們的島》節目—【美豬「萊」襲 台灣豬的下一步 】

3/1(一) 22:00首播
3/6(六) 11:00重播

更多節目內容請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