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元旦九大環境新制 生態薪水、北市空品維護區明上路 | 環境資訊中心
台灣新聞

2021年元旦九大環境新制 生態薪水、北市空品維護區明上路

2020年12月31日
整理:許祖菱(環境資訊中心記者)

2020年邁入尾聲,明年元旦起多項重大新制將上路,不少攸關民眾的食安與荷包。在跨年之際,《環境資訊中心》帶您溫故知新,除了準備好今年的十大環境新聞回顧外,也帶您一覽從2021年1月1日開始,有哪些環境相關新制上路。

一、生態服務給付擴大實施

農委會林務局給付「生態薪水」獎勵友善環境的農民或社區,此方案分為「瀕危物種生態服務給付」及「重要棲地生態服務給付」兩大類別。前者分別針對石虎、草鴞、水獺與水雉,共4種瀕危物種;後者則是針對水田、水梯田、陸上魚塭、私有保安林4個重要棲地。

延伸閱讀:是保育也是務農 「生態薪水」給付2021年上路 農地常見4物種受益

二、台北市都會空品維護區

北市都會空氣品質維護區明上路。圖片來源:masa_0202(CC BY 2.0)

台北市設立全國第一個都會型空氣品質維護區, 範圍包括市府、台北及南港等3處交通轉運站;陽明山公園、故宮博物院、中正紀念堂、國父紀念館、忠烈祠及台北101大樓等6處觀光景點。若柴油車未通過排氣檢驗、未取得優級自主管理標章;機車未完成當年度定檢,進入以上「3站6處」空品維護區,首次違反將處新台幣500元至2000元罰鍰,最高可處6萬元罰鍰。

延伸閱讀:北市都會空品維護區明年元旦上路 預估每年可削減27.3噸PM2.5

三、機車汰舊換新補助調降

環保署機車汰舊換新補助調降,但為鼓勵民眾更快汰換既有老舊機車,決定仍納入市場價格低於電動車的7期燃油機車。2021年起,重型電動機車、7期燃油機車補助從5000元改為3000元,輕型電動機車、電動(補助)自行車補助則從3000元改為1000元。

延伸閱讀:「憑什麼幫廠商減免」 環署擬降空污費、推油車補助 立委輪番砲轟

四、豬肉食品原產地標示

豬肉原產地標示元旦上路。圖片來源:農委會網站

元旦起,含萊劑美豬及30月齡以上美牛將可合法進口台灣,衛福部也頒布豬肉標示新規定,1月1日起,從大賣場、傳統市場到餐廳、小吃攤,不管是生鮮、熟食、包裝、散裝食品等,都應標示豬肉的「原產地」,如果沒有標示,可裁罰3萬到300萬元;標示不實可裁罰4萬到400萬。

延伸閱讀:美豬「萊」襲 台灣豬標章難落實 食安待考驗

五、建築節能法規優化

內政部營建署為落實建物節能減碳,在2019年修正綠建築基準專章與設計技術規範,包括提高建物裝修面積綠建材使用率的下限,室內從45%提高到60%、室外從10%提高到20%;把月台、運動設施等半戶外空間納為管制屋頂隔熱的範圍;並在建築節能法規新增高海拔地區規定。

延伸閱讀:內政部優化綠建築法規 明年元旦上路

六、農業保險法正式上路

極端氣候影響下,天然災害發生頻率增加,洪害、乾旱、風災都直接影響農作收成,為保障農民收入穩定,立法院今年5月三讀通過農業保險法,施行內容包括擴大保障範圍、減輕農民保費負擔、成立農業保險基金、協助農民分散農業經營風險等,盼有效減輕農業災損衝擊。

延伸閱讀:農業保險法三讀通過 農民不用擔心看天吃飯

七、9類含汞產品禁製造進出口

台灣跟上聯合國《汞水俣公約》,明年元旦起,9類含汞產品包括特定電池、開關及繼電器、普通照明緊湊型螢光燈、普通照明直管型螢光燈、普通照明高壓汞燈、電子顯示螢光燈、化粧品、殺蟲劑/殺菌劑/局部抗菌劑、非電子測量儀器等,都禁止製造及進口。

延伸閱讀:接軌聯合國《汞水俣公約》 環保署預告《限制含汞產品輸入》草案

八、刺網漁具實名標示

回應國際漁具管理趨勢,漁業署推動「刺網實名標示」與「遺失通報」2項新制。從2021年元旦到6月底止為宣導期,7月1日起,攜帶未標示刺網網具出港者,依規定處3萬元以上,15萬元以下罰鍰。

延伸閱讀:管不住的漁網 漁業署推實名制、通報免責:「漁民不會故意把網丟掉」

九、焚化再生粒料新增用途

底渣處理過後成為再生粒料。孫文臨攝

台灣垃圾焚化廠每天燒掉近2萬噸垃圾,卻也帶來每年90萬噸底渣、20萬噸飛灰。環保署為推廣底渣再利用,新增「紐澤西護欄」及「緣石」水泥製品用途,並依實務需求,允許用於「掩埋場非與鋼材接觸用工程材料及覆土」,不受使用地點限制,但不得做為最終覆土。

延伸閱讀:底渣再利用 環署開放焚化再生粒料多元去化 2021年上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