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10-28 18:07
北海岸反核行動聯盟等民間團體於金山打造「翡翠一號」太陽能電廠,共238片太陽能板,總裝置容量為83.3kwp(峰瓩),10月發電量已達到4682度,11月開始售電給台電。北海岸反核行動聯盟執行長郭慶霖今(28日)表示,目前正值北海岸核電廠接...
2021-10-27 15:48
行政院在2019年拋出「向海致敬」政策,要鼓勵人民「知海、近海、進海」,但民間團體及學者今(27日)指出,目前台灣未建立海洋生態及環境基礎調查資料庫,在缺乏背景資料情況下,離岸風電等開發計畫卻不斷發展,若等建設完畢才開始生態調查恐失去意義,...
2021-10-27 09:52
台灣電力公司攜手電動機車公司Gogoro,推出「V2G(Vehicle-to-Grid)」電動機車電池交換站,在需要時將電池電能反過來回輸給電網,猶如遍布全國的分散式儲能站,未來Gogoro旗下電池交換站除了提供換電需求,更可望扮演「虛擬電...
2021-10-22 17:45
千呼萬喚始出來!環保署昨(21日)公告《溫室氣體減量及管理法》修正為《氣候變遷因應法》草案,明定溫室氣體長期減量目標為2050年淨零排放,並提升氣候治理層級、增訂氣候變遷調適專章。此外,也納入各界關注的「碳費」徵收制度,將對國內排放源及高碳...
2021-10-21 19:20
立法院內政委員會今(21日)討論大潭藻礁爭議,經濟部、環保署及藻礁公投領銜人潘忠政等均出席。會中,潘忠政再次要求盡速召開具有法律約束力的「聽證會」,但委員會最終通過臨時動議,將在三個月內舉辦藻礁「公聽會」,邀請各界表達意見。
潘忠政表...
2021-10-19 18:15
黑潮海洋文教基金會與澄洋環境顧問今(19日)發布《西海岸漁業廢棄物圖鑑》,指出台灣西南沿海的彰化、雲林、嘉義、台南等地,有超過六成的廢棄物都是保麗龍浮具、尼龍蚵繩等養殖漁業廢棄物,並希望藉由這次調查,敦促政府盡速與漁民展開協商、制定管理規範...
2021-10-18 18:30
為了保護海洋資源,世界貿易組織(WTO)現正進行漁業補貼談判,有望進一步禁止各國政府繼續提供有害漁業補助。環境正義基金會等民間團體今(18日)偕同多位立法委員召開記者會,呼籲政府跟上國際腳步,終止相關補貼,並加強管理措施、協助漁民轉型。
...
2021-10-15 09:55
農委會台中區農業改良場與加拿大農業部合作,運用加國特產豆類研發出獨特產品「鷹嘴豆米粉」及「紅扁豆米粉」。台中區農改場指出,豆類營養價值高,富含抗性澱粉、蛋白質及膳食纖維;更重要的是,豆類不僅是對土壤有益的固氮作物,種植過程中的溫室氣體排放量...
2021-10-13 16:00
《溫室氣體減量及管理法》(簡稱《溫管法》)正在進行修法作業,目前確定納入碳定價機制,環保署長張子敬今(13日)於立法院進一步表示,規範碳費相關徵收辦法的子法,最快可在2023年公布實施,而碳費收取對象初步以年排放量逾2.5萬公噸二氧化碳當量...
2021-10-13 10:56
第三天然氣接收站(三接)興建遇上藻礁生態爭議,中油公司提出離岸1.2公里的「再外推方案」,昨(12日)於環保署進行專案小組初審。經濟部次長曾文生和「珍愛藻礁公投」領銜人潘忠政都出席參加,環評最終決議補件再審。
「原方案」是離岸700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