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潮海洋文教基金會與澄洋環境顧問今(19日)發布《西海岸漁業廢棄物圖鑑》,指出台灣西南沿海的彰化、雲林、嘉義、台南等地,有超過六成的廢棄物都是保麗龍浮具、尼龍蚵繩等養殖漁業廢棄物,並希望藉由這次調查,敦促政府盡速與漁民展開協商、制定管理規範,找出可行的替代方案。
澄洋環境顧問執行長顏寧指出,雖然有些縣市政府已開始推行替代浮具,但因為部分替代浮具材質仍具易破碎特性,與保麗龍一樣有可能碎裂成塑膠微粒、污染海洋。黑潮執行長林東良則表示,應由中央統籌,從源頭訂定管理規範,並輔導漁民使用符合需求、材質適當的替代浮具,同時建立養殖漁業廢棄物回收機制,兼顧產業發展與環境永續。
西南沿海養殖漁業廢棄物 隨洋流北上 滯留東北海岸
2018年,黑潮海洋文教基金會發起「島航計畫」,針對台灣沿海的塑膠微粒展開初步調查。當時發現,東北海域的塑膠微粒數量居全台之冠,其中發泡塑膠的占比較高。
黑潮執行長林東良說明,深入追查後,他們在東北角觀察到蚵棚、保麗龍等養殖漁業廢棄物,數量最高峰期也恰逢每年3月至6月的浮筏式牡蠣養殖收成、浮具汰換的季節。利用科技部資料庫進行洋流模擬後,更進一步發現,西南沿海的廢棄物確實可能隨洋流北上,再受東北角海域的渦流牽引而滯留東北海岸。
公民科學家走訪海岸線 西南沿海養殖漁業廢棄物占比逾六成
黑潮團隊今年獲得海保署補助,與澄洋環境顧問共同調查台灣西海岸海洋廢棄物組成與可能來源,並於今日公布調查結果,發表《西海岸漁業廢棄物圖鑑》。
顏寧表示,他們用公民科學家方式走訪全台海岸,調查海廢組成,並發現西南沿海的廢棄物組成比例中,養殖漁業廢棄物就超過六成,占比是其他縣市的兩倍以上。
台灣主要的浮筏式牡蠣養殖業分布在雲林、嘉義、台南等地海岸,是需要浮具支撐浮筏,垂吊牡蠣串的養殖方法。目前約有2.4萬棚牡蠣,估計每年會使用12至20萬顆保麗龍浮具,其中每年約有3.6至6萬顆流失,廢棄物數量相當可觀。
地方政府多頭馬車尋解方 黑潮:應由中央統籌、與漁民協商
事實上,各地政府也早就注意到保麗龍浮具的問題。如台南市2012年開始推行替代浮具,規劃要在2024年禁用保麗龍浮具;嘉義縣也計畫2023年禁用保麗龍浮具養蚵,鼓勵漁民多使用再生泡棉等材質的浮具。
顏寧表示,這些政策雖然立意良善,但仍有進步空間,如部分替代浮具使用的EPP(發泡性聚丙烯)材質仍有易破碎特性,如同保麗龍一般也會碎裂成微粒進入海洋。
林東良進一步指出,地方政府在找尋替代浮具方案時並沒有建立一套共同的標準。他認為,應由中央統籌,先從漁民養殖方法、材質等不同面向進行討論,再投入資源研發與試驗。政府未做足功課就推動替代浮具,恐怕只是製造出另一種材質的海廢,或是因使用不便而難以普及,始終無法達成理想結果。
林東良說明,現有選項中較耐用的HDPE(高密度聚乙烯)硬式浮筒,因為成品重量較重、不易綑綁,反而導致漁民使用不便,大幅減低替換意願。此外,替代浮具除了材質考量,也應從漁民的養殖方式、工作模式等角度著手設計,才能找出最有效的方案。
林東良呼籲,政府應加速與漁民協商,訂出一套針對養殖浮具標準的規範。從源頭管理,才能進一步推出有效的替代浮具,減少海洋廢棄物。
替代浮具應與海廢回收機制並進 海保署:將組成「海廢再生聯盟」
除了台灣,鄰近的其他國家也有發展養殖業,因此這份調查也蒐集了中國、南韓及日本等國的管理狀況,並指出替代浮具是當前最可行的辦法。但除了推動替代浮具,林東良強調,建立回收機制也是要與之並進的方向。
顏寧舉例,南韓一年就使用5000萬顆浮具,每年廢棄的保麗龍浮具約有380萬顆。南韓當局歷經10年推動,不斷與漁民溝通、調整,更在港口設置保麗龍集中回收站、規劃清潔船蒐集廢棄浮具等,近年才成功鼓勵漁民轉為使用替代浮具。
至於我國的回收狀況,海保署則說明,目前基隆市、新北市、桃園市、苗栗縣、嘉義縣、高雄市等縣市,已開始試辦廢漁網及蚵繩回收再利用;澎湖縣、金門縣及連江縣則展開海廢保麗龍再利用試辦。截至今年9月30日,已回收廢漁網及蚵繩逾93公噸、處理海廢保麗龍33公噸。
清除海廢方面,海保署也號召民間力量,召募了4589艘各類船舶加入「環保艦隊」,並號召2953名潛水愛好者成為「潛海戰將」,協助各地清除約1422公噸的海洋廢棄物。
海保署表示,將串聯回收再利用業者、製造業者、通路商、金融機構及研究機構等單位,組成「海廢再生聯盟」,建立順暢的海洋廢棄物去化管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