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蘇竣 | 環境資訊中心

李蘇竣

生在台灣,活在台灣,我們都是山與海的子民。

文章列表

2022-01-04 09:31
全台第一座商轉離岸風場「海洋風電」(Formosa 1)2019年啟用,也是首次未遵守環評承諾遭開罰的風場。台灣媽祖魚保育聯盟及蠻野心足生態協會等環保團體認為,當時開罰金額150萬元過輕,遠低於業者停工損失的成本,等於變相鼓勵業者違法,並對...
2022-01-03 14:36
台灣剛走出「百年大旱」陰影,為因應氣候變遷下逐漸升高的水資源風險,節水政策成為關注焦點。經濟部上月30日預告「耗水費徵收辦法」草案,要向枯水期(每年11月至隔年4月)單月用水超過9000度(立方公尺)的用水大戶,每度徵收3元的耗水費,預計今...
2021-12-30 10:30
內政部都市計畫委員會專案小組昨(29)日針對「台灣知識經濟旗艦園區特定區計畫」(台知園區)召開第13次審議會議。此案爭議20年,居民針對土地徵收面積,以及開發計畫的必要性和正當性等質疑,至今仍未釐清之餘,新竹縣府今又提增設產業專用區。 ...
2021-12-29 10:30
為達成減碳、減空污目標,政府近年推動電動機車補助措施,吸引民眾汰舊換購。除了中央政府祭出優惠,各縣市政府也接續推出加碼補助,民眾若淘汰舊型機車、換新購入電動機車,相關補助金額累計可省下上萬元。但多數補助將在今年底截止,明(2022)年起換購...
2021-12-27 10:44
編按:歲末年終,這一年環境發生哪些變化,人類社會又是如何回應?在重大事件中察覺細微的改變,從環境觀點看見真實,環境資訊中心整理2021年十大環境新聞回顧,讓我們告別一起走過的2021年,迎向嶄新的2022年。 【災難】...
2021-12-24 10:30
過去常有不肖業者將廢棄物充作粒料隨意埋棄,甚至填埋在農地、魚塭等地污染環境。環保署22日預告修正《環保署事業廢棄物管理辦法》,將爐碴粒料等事業廢棄物的再利用產物,定義為「特定中間產物」,認定上仍屬事業廢棄物,清運車輛一樣要裝設定位系統,且必...
2021-12-22 14:12
大彰化西南風場與西北風場的環差案今(22)日於環保署進行第2次專案小組初審。此案水下基礎採用「管架式負壓沉箱基礎(suction bucket jacket foundation)」工法,為台灣首例。環評委員釐清此工法沒有其他安全疑慮後,初...
2021-12-18 22:25
2021年四大公投結果出爐,投票率僅有41%,包括兩案由民間發起的,第17案重啟核四、第20案珍愛藻礁在內,全數沒有過關。 藻礁公投領銜人潘忠政表示「很難受」,但謙卑接受結果。至於政府主張兼顧經濟與環保的「再外推」方案,經濟部...
2021-12-16 17:02
有乾淨的河,才有湛藍的海。荒野保護協會今(16)日公布台中烏溪「川廢快篩」調查結果,發現110萬公升的河川廢棄物中,超過七成都是塑膠製品,且中上游的垃圾多為整袋家庭垃圾與大型廢棄家具等,推測為近期非法棄置所致。 此外,這次調查結果也顯...
2021-12-14 14:50
城市是減碳與因應氣候變遷的第一線戰場,我國六都中的桃園、台中、台南已有低碳城市自治條例,首都台北市也跟上,昨(13)日預告《台北市因應氣候變遷碳中和管理自治條例》草案(以下簡稱草案),將2050年淨零碳排目標明確入法,明定市府各局處分工,並...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