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島氚水兩年後入海 農委會:擴大海洋輻射監測 漁獲若遭污染將向日本求償 | 環境資訊中心
台灣新聞

福島氚水兩年後入海 農委會:擴大海洋輻射監測 漁獲若遭污染將向日本求償

2021年04月15日
整理:許祖菱(環境資訊中心記者)

日本政府13日決議,將福島核災後續產生的含氚核廢水(氚水)於2年後稀釋排入海中,引發周遭國家漁民擔憂。行政院農委會昨(14日)下午臨時召開記者會,表示會擴大台灣周邊海域漁場環境監測,魚類抽驗將增加至500件,水樣抽驗也將增加至62監測點。若日本排放氚水舉動造成漁民損失,將會替漁民向日本求償。

原能會也表示,已經建立跨部會因應平台,並持續執行「台灣海域輻射背景調查計畫」,設置海域錨碇浮標自動監測站,提供即時海流和核輻射資料,建立台灣沿近岸海洋生態系統核輻射基線,作為福島含氚廢水排放前、後的對比所需科學資料。


農委會主委陳吉仲。圖片來源:農委會

農委會:產值140億元經濟魚種 2年後恐受福島氚水影響

農委會主委陳吉仲表示,含氚廢水排放的後續影響還未知,目前經評估分析相關海域現行漁業作業情形,主要受影響的經濟魚種有秋刀魚、赤魷、鮪類、旗魚類、鯊魚類、鬼頭刀、鯖魚、白帶魚、烏魚、鎖管等,在2019年前述魚種的漁獲總量為25萬8737公噸,產值約140億元,未來會加強調查周邊漁場做分析。

陳吉仲提到,農委會與原能會已針對台灣沿近海洄游性魚類,以及西北太平洋公海捕撈返台的秋刀魚抽樣,檢測銫-134及銫-137,2011年3月11日至2021年3月31日共檢測2212件(沿近海魚種1652件,秋刀魚560件)均檢測合格、無輻射污染情形。

漁業署署長張致盛說明,今年台灣周邊海域監測站會從20個增加至62個,漁獲的輻射年抽檢件數也會從208件增加到500件,抽樣季節也會從夏冬兩季擴大到四季,針對季節魚種做重點抽樣,例如在冬季調高烏魚的抽樣件數,除了水樣及漁獲還會增加浮游生物、仔稚魚的檢測。

陳吉仲也強調,含氚廢水排放至海洋是2年後的事情,會造成什麼影響目前還沒有科學根據,希望這件事情不要影響今年6月開始的秋刀魚盛產期。他提到,農委會會替漁民爭取權益,兩年後一旦有影響漁獲、抽樣檢測出輻射的情形,將向日本政府求償,「國際上已有海洋污染求償案例,例如2001年發生在墾丁的阿瑪星貨輪漏油事件,船東就有賠償漁業損失。」

原能會將擴大海域檢測範圍。圖片來源:原能會簡報

政院預計撥1.28億預算 趕在氚水入海前建置預警系統

原能會輻射防護處處長劉文熙重申,針對日方片面決定將核廢水排入海,原能會已經向日方再三表達反對立場,原能會主委謝曉星也明確表達反對日本草率舉動,認為日本沒有公布相對應的輻射監測計畫,也缺乏海流及大氣的擴散模擬自量,更未考量氚水對於海洋生態及漁業的影響。

對此劉文熙表示,核能研究所、國家海洋研究院及中央氣象局共同提出了「國家海域放射性物質環境輻射監測及安全評估計畫 」,要針對氚水事件受影響經濟水產,建置預警及海洋生態調查系統等,行政院已同意該計畫以1.28億預算執行,目標在1年半內建置完成。

行政院長蘇貞昌昨(14日)下午也聽取福島核廢水相關報告,並指示部會早日完成福島廢水排放預警分析系統。行政院發言人羅秉成表示,跨部會的「國家海域放射性物質環境輻射監測及安全評估整備計劃」計劃整合「輻射科學」、「海洋科學」及「水產生態」等安全評估技術,提前預警分析福島含氚廢水排放的影響趨勢,並進行海水、水產的取樣分析以確保海洋安全。

羅秉成表示,政府將本於科學證據,參考國際相關作法與標準,藉由該計劃建立公開透明的資訊整合平台 ,提供民眾即時查詢,並加強海水、水產的輻射安全監測與分析,以確保國人的健康與權益。

福島第一核電廠。圖片來源:綠色和平

作者

許祖菱

大學就讀傳播學系,現在是文字/影像/翻譯工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