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東縣三仙台的「滿地富遊樂區開發案」於2002年通過環評至今仍未動工。由於本案涉及「重要海岸景觀區」需進行海岸利用管理說明書審查,15日進行第一次專案小組會議,成為《海岸管理法》2015年上路後,第一個送審的觀光類型開發案。
開發計畫將於海岸興建一棟6層樓、21公尺高的渡假旅館,內政部海岸管理審議會專案小組認為本案仍有環境監測、海洋生態影響、海岸景觀衝擊、對當地文化影響等諸多疑慮待釐清,要求開發單位補正再審。
喊了20年仍未「滿地富」 部落青年憂計畫過時不符所需
台東縣成功鎮的「滿地富遊樂區開發案」緊鄰三仙台風景特定區、基翬漁港,面積共逾10.4公頃,主要規劃興建度假旅館、餐廳、原住民文化展示館及劇場等設施。
開發案於2002年通過環評審查卻遲遲沒有開發,由於《海岸管理法》於2015年上路,本案位於「重要海岸景觀區」且申請建築高度超過10.5公尺,依法須進行「海岸利用管理說明書審查」。
審查前,地球公民基金會、台灣環境資訊協會,以及比西里岸的部落青年於內政部外舉行記者會,呼籲海審會須替海岸環境把關。地球公民基金會花東辦公室主任黃斐悅表示,開發基地位於沿海保護區、比西里岸的部落傳統領域,開發後可能會對海岸景觀、部落文化造成影響。
「基翬」取自阿美族語「Kihaw」,意旨海灣。比西里岸部落代表陳逸羣表示,基翬一帶珊瑚礁海岸是在地居民重要的漁獵採集區、傳統海祭場,大型渡假村的開發案是20年前發展觀光的思維,隨著時空環境的變遷,渡假村的設計已過時,不符現今需求。
陳逸羣表示,開發不能只看個案,而是整體影響。台東縣的垃圾過量,掩埋場爆滿已是事實,滿地富遊樂區興建與營運產生的廢棄物,將會增加當地的環境負擔。
「部落青年持續思考如何讓環境生態與聚落文化可以共生共榮,而不是在影響海域生態的大型遊樂區工作,去渡假村園展演原住民文化。」陳逸羣強調,健康的海洋環境才能真正的傳承部落文化。
環團憂大型度假村開發毀海底珊瑚 損失恐難以估計
台灣環境資訊協會副秘書長孫秀如表示,基翬是國際級的衝浪景點,正因為其海底珊瑚礁才形成當地獨特的浪形,台灣環境資訊協會自2011年開始在基翬進行珊瑚礁體檢,發現當地是小丑魚、花枝等許多海洋生物的產卵房,當地的珊瑚生態也持續回升。
孫秀如指出,基翬的珊瑚礁長期面臨泥沙覆蓋問題,只要下雨就會使海水濁度提高,水下珊瑚群體也會因為泥沙覆蓋而死亡,「滿地富渡假村緊鄰海岸,動工勢必加劇泥沙覆蓋珊瑚的情形,恐對海洋環境造成衝擊,潛水、衝浪等國際觀光資源的損失難以估計。」
對此,開發單位則回應,滿地富是一個低強度、低密度的開發,持續依環評要求進行環境監測,也已依法進行水土保持工程,未來週界也會留設保育綠地與10公尺的緩衝綠帶,「雖然基地面積有10公頃,但本案建蔽率僅18%,低於法定上限40%,容積率也僅39%,低於法定上限的120%,是很少見的開發。」
開發單位強調,滿地富遊樂區是要帶給當地發展、回饋地方部落,「經歷長達20年未能開發,業者也很痛苦」,因為有太多審查要進行,「且因為同情當地居民的道路非常窄,提供私人土地做為公有道路拓寬,直2019年交通部才核定興辦計畫,但新上路的《海管法》又溯及既往,才被迫這個行政程序。」
至於環保團體於會中指出,本案土地疑似將於4月底以4億元法拍。開發單位則回應,不清楚相關訊息。專案小組委員則要求業者下次會議應詳加說明。
最終,海審會專案小組認定本案仍有諸多疑慮待釐清,要求業者需補件再審。15日的會議僅有任秀慧、高仁川兩位委員出席,台東縣政府、環保署等單位皆未派員與會。黃斐悅就說,「海岸景觀是過去環評缺乏討論的議題,希望下次會議能請景觀學者參與審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