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尼陷入海洋塑膠污染危機 如何改變「塑」命? | 環境資訊中心
環球360°

印尼陷入海洋塑膠污染危機 如何改變「塑」命?

2021年06月24日
文:納比哈·沙哈布(印尼自由撰稿人和溝通專家。1997年以來,她一直從事媒體和非政府環保組織的媒體宣傳工作,擁有諾丁漢大學環境管理碩士學位)
印尼正努力減少流入海洋的塑膠垃圾,但收效甚微。

蘇拉威西省布納肯島上塑膠垃圾遍布,每年約有40萬噸的塑膠堆積在印尼的海灘上。圖片來源:Paul Kennedy/Alamy

聯合國將海洋塑膠污染稱為「一場溫水煮青蛙的災難」。

最近的一項研究表明,印尼(印度尼西亞共和國)是僅次於中國的第二大海洋塑膠污染來源國,其根本原因很大程度上在於過度消費一次性塑膠和垃圾管理不善

印尼擁有一些世界上生物多樣性最豐富和最重要的珊瑚礁生態系統。但是,在過去的幾十年裡,這些棲息地面臨著從過度開發到塑膠污染等諸多挑戰。

聯合國稱,每年約有800萬噸塑膠流入海洋。而據印尼科學研究所(the Indonesian Institute of Sciences)計算,這其中有超過60萬噸來自印尼。

COVID-19疫情大流行讓情況變得更糟。廢棄的口罩和其他防護裝備使印尼千瘡百孔的垃圾管理系統增加了約30%的廢棄物

印尼的海洋塑膠垃圾組成很複雜,部分原因是其沿海社區人口密集。塑膠垃圾無處不在,並且會產生跨境影響,塑膠隨著洋流漂向四面八方,包括無人居住的島嶼。

監而不管

2017年,印尼制定了一項國家行動計劃,承諾到2025年減少70%的海洋塑膠垃圾。

2018年政府新頒布了垃圾管理法,並於2020年7月禁止在小型市場中使用一次性塑膠,並對違反規定的賣家處以罰款。然而,在傳統市集上,這項政策並未得到嚴格落實,塑膠袋使用仍很普遍。


塑膠垃圾沉積在雅加達海岸的紅樹林保護區,該保護區在流經首都的13條河之一的流域內。印尼政府已承諾到2025年將減少70%的海洋塑膠垃圾。圖片來源: Nabiha Shahab /中外對話

印尼環境和林業部(the Indonesian Ministry of Environment and Forestry)固體廢棄物管理辦公室主任諾維扎爾·塔哈爾(Novrizal Tahar)援引他們自己的一份尚未發表的報告稱:「2018到2020年間,印尼的海洋塑膠垃圾已經減少了15%以上。」

塔哈爾在聯合國開發計劃署(UNDP)關於終結塑膠污染的網路研討會上說,印尼不乏關於垃圾管理的法規,特別是關於海洋塑膠垃圾的法規,並表示:「首先,我們採取了監管措施。我們幾乎所有的法規都涵蓋了從上游到下游的問題……同時我們提高了地方政府的服務和垃圾處理能力。」

缺少消費者的支持

政府的努力似乎不足以遏制這個問題。

綠色和平印尼辦公室的項目官員穆哈蘭∙阿薩∙拉西迪(Muharram Atha Rasyadi)說:「我們的垃圾管理系統仍然不是建立在垃圾分類的基礎上,而是採用基本的收集-運輸-處置方法。」他說:「雖然有一些項目倡導居家垃圾處理,例如堆肥,但主要都是社區獨立發起的舉措。」


印尼人在日常生活中很依賴各式各樣的塑膠袋裝產品,例如洗髮精和咖啡粉。圖片來源:Landscape Indonesia

人們仍然非常依賴一次性塑膠產品。許多消費品的包裝都是一次性的小袋。拉西迪說,小包裝產品,包括洗髮精、洗劑和咖啡,主要面向的是中低收入階層,他們只能每天購買少量的這些產品。

許多小包裝袋是由不同類型的塑膠壓製而成,因此價值不高。「很少有回收商願意處理它們,所以大部分最後的結局就是被填埋或排放到海洋中。」拉西迪說。

雅加達巨大的垃圾堆

印尼首都雅加達擁有1050萬人口。據估計,從該市運往垃圾掩埋場的垃圾量從2017年的每天6645噸增加到2019年的每天7703噸。

雅加達的大部分垃圾都被傾倒在該市以東約25公里的班塔格邦(Bantargebang)垃圾掩埋場。自1986年投入使用以來,這個110公頃的掩埋場正在被迅速填滿,垃圾堆已經高達40米。2016年該市的地方長官簽署了一項法令,允許一家市政公司建造垃圾中間處理設施,並打算在城市周邊建立多個垃圾焚化、回收或堆肥場所。那個時候,人們以為這個問題將開始得到解決。然而,進展卻很緩慢

送到班塔格邦垃圾掩埋場的垃圾仍然是未經分類的混合垃圾。拉西迪說:「有機垃圾高達70%。對於像雅加達這樣大的城市,政府沒有提供處理所有這些垃圾的基礎設施。一些居民自發採取了垃圾處理行動,人們需要靠自己解決問題。」

打不贏戰爭的橘色部隊

官方層面,市政當局為每個街區僱用了40到70名清潔工人,而整個雅加達市就有1.8萬多名清潔工人。他們穿著獨特的橘色背心,打掃街道、清理運河、清運垃圾,被人們稱為「橘色部隊」。可是,面對如此龐大的垃圾數量,他們也無能為力。

為了提高團隊的能力,該市還僱用了托加爾∙西納卡(Togar Sinaga)這樣的自由職業者。


托加爾∙西納卡通過收集家庭垃圾,挑選和出售水桶等可回收材料來補貼收入。圖片來源:Nabiha Shahab/中外對話

47歲的西納卡在東雅加達附近走街串巷收集垃圾。作為一名受僱於人的垃圾收集者,他沒有月薪,主要靠將家庭垃圾運到臨時垃圾場來賺取收入,每車垃圾大約能賺0.7美元,外加來自房主的小費。此外,分揀和銷售可回收材料(如紙箱、金屬罐和塑膠水瓶)也能讓他每週額外多賺14美元。

創新和解決方案

改善物流和增加勞動力不足以解決印尼的塑膠垃圾問題。因此,他們現在將希望寄託在創新性解決方案上。

印尼政府與聯合國開發計劃署(UNDP)及挪威政府一起在東南亞範圍內發起了一場終結塑膠污染的大賽,希望藉其解決自身面臨的問題。

終結塑膠污染創新挑戰賽(the Ending Plastic Pollution Innovation Challenge)的第一位獲勝者是來自越南的阮武(音譯,Nguyen Vo)。她開發了一種用草製成的吸管,其目標是到2025年取代50億根塑膠吸管。比賽獎金能幫助她擴大產量,她說。

其他初創企業已開始將塑膠加工成燃料和其他產品。雅加達的一家社會企業Landscape Indonesia正在摸索後一種選擇。該公司首席執行官阿古斯∙薩里(Agus Sari)說:「想像一下,如果我們每年可以將150萬噸塑膠廢物轉化為柴油等燃料。」這項技術可用於所有類型的塑膠,包括低價值的小包裝。


這個用來裝燃料的瓶子是由雅加達的Landscape Indonesia公司用塑膠垃圾製成的。印尼的一些初創公司正在研究各種方案,試圖解決塑膠垃圾的問題。圖片來源:Landscape Indonesia

但拉西迪表示,減少浪費比重複使用和回收更重要。「我們不支持將塑膠轉化為燃料或將塑膠轉化為能源的概念,因為它沒有解決問題的根源。如果塑膠可以轉化為能源,那麼人們會認為使用塑膠沒什麼大不了的。我們使用了大量不必要的塑膠……我們可以從改變我們的行為開始,減少使用。」他說。

※ 本文轉載自中外對話〈印度尼西亞的塑料垃圾之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