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只是森林浴 具有地方特色的日本「森林Therapy」基地 | 環境資訊中心
林里之間

不只是森林浴 具有地方特色的日本「森林Therapy」基地

2021年10月14日
文:劉建志
由林野廳做的問卷調查得知,森林對身心治療的重要性,一直是日本民眾關注的要點,而近年由於憂鬱症等現代化社會造成的身心疾病越來越多,善用森林並促進身心健康的活動,越來越被一般大眾接受。

從森林浴進化到森林治療

週末與家人前往位於高知縣的森林治療步道[1] ,同時是日本三大喀斯特地貌的天狗高原一遊。與兩歲的女兒及懷有36週身孕的妻子,一起走在整治後的平緩森林步道,鋪灑在地表的檜木碎片,其腳底舒適的快意、樹林空隙灑落的日光,營造出的氛圍是以往森林步道所沒有的體驗。

高知縣內生產的檜木碎片,鋪設在步道上。圖片提供:劉建志。
高知縣內生產的檜木碎片,鋪設在步道上。圖片提供:劉建志。

大家耳熟能詳的「森林浴」一詞,是1982年由日本林野廳提出,意為「在有殺菌力及獨特芳香味的森林中,打造健康的身體」,後來成為傳遍全球的理念[2]。而隨著持續研究森林對人體的益處,以及越多的案例及實踐,基於預防醫學的角度[3] ,林野廳於2004年提出了「森林Therapy」。此概念的出現,乃是源於當時的「精油 Therapy」衍伸而來,意義是「基於科學證據,而有預防醫學效果的森林浴」。

相較於森林浴指的是人進入森林就可以獲得森林給予的益處,「森林Therapy」則提出生理、心理及醫學上的科學佐證,「森林療法」[4] 則是以臨床案例的經驗推衍出的森林浴方式。

森林步道中的蝴蝶。圖片提供:劉建志。
森林步道中的蝴蝶。圖片提供:劉建志。

2006年成立的森林治療學會[5],具體規範了「森林Therapy 基地」的認證機制,以及成為「森林Therapist」其中一員的證照取得方式。基地認證至少需要滿足兩條「Therapy Road」以及搭配療程的住宿地點,還需符合種種標準、交付約100萬日幣的認證檢測費用,並完成14個月的驗證審核流程,才能以森林Therapy基地的名義營業。時至2021年的今天,全日本已有63個認證場址,且大部分都位於過疏地區[6] ,在各項政府補助金的支援下設立。

森林浴參與者的唾液賀爾蒙變化,表示免疫力改善。
森林浴參與者的唾液賀爾蒙變化,表示免疫力改善程度。

日本森林浴的推廣及研究領先全球,森林浴對身體益處的實證主要有——進入森林後可以降低身心壓力,增加身體免疫力,並且改善心理情緒狀態[7] 。當一位參與者申請參加森林Therapy時,主辦方會在參與活動的前後,測量參與者的唾液賀爾蒙、心跳、及問卷等,讓參與者了解自身的身心狀況的改變。

為了同時有視覺、聽覺、觸覺、嗅覺及浸浴在森林的整體氛圍,森林需要有多元的植被、完整的生態,更需要有人工的整治及細心的規劃,專職人員持續性的管理,才能使森林Therapy的遊客不必煩惱昆蟲野獸的襲擾[8] ,以及危險的高低起伏或與地景不協調的人造物矗立其中。

地方創生也加入 森林健康更療癒人心

由於原生林相當稀少,為了使大眾親近森林、增加次生林的觀光效益,日本於1982年開始倡議森林浴後,逐年投入研究經費,在國立森林研究機構及、葉大學、筑波大學等推動森林浴研究,並與醫學領域結合。另一方面,人們的生活壓力逐年增加,森林的效益也由原先的木材產出與水土保持,逐漸擴展至森林對於人類身心健全的重要性。

在森林浴及其對人體健康益處的發展過程中,有一種論述是說,人類在演化過程的歷史長河中,99.9%的時間都處在森林及自然環境,人類本身的生物特質,就是以回到森林的狀態最能感到舒適。

要讓一座暗無天日的森林,轉變為具有醫學療效,並且適合各年齡層遊客到訪的森林步道,除了主管機關積極推動及學界研究外,在地居民的共同經營也不可或缺。而在觀光名勝眾多的日本,憑著森林的觀光資源獲得遊客青睞,更必須具備相當的特色及亮點,才能吸引人潮前往。

適度的人工修整,增加整體步道的舒適度及陽光滲透率。圖片提供:劉建志。
適度的人工修整,增加整體步道的舒適度及陽光滲透率。圖片提供:劉建志。

日本偏鄉人口老化嚴重,同時為滿足現代人對身心健全的追求,森林治療的優點及商機,就變成最佳的解決方案。

尤其在人口流失的日本偏鄉,沒有整治的人工林、放置森林的問題極其嚴重,造成許多環境問題,而參加森林浴的人們,不只可以活化森林的利用率,還有增加當地工作者的收入,也可以降低整體醫療費用的支出[9]

以信濃町的森林治療基地為例

以長野縣信濃町的森林治療基地為例,2011-2015年森林治療帶來的經濟效益總共高達3億972萬日幣[10],並創造了34個就業機會。信濃町的森林治療除了單純的散步外,還包括水療法、植物療法及利用現地植物,製作精油的體驗及精油治療等等。參與森林治療的遊客,住宿地點的選擇則有町內合作的旅館或民宿,住宿費每晚1萬至1.9萬日幣、森林治療旅遊花費3000至1萬日幣,町內也會有專門的醫生協助活動的諮詢。

森林步道一景。圖片提供:劉建志。
森林步道一景。圖片提供:劉建志。

信濃町除了在官網列出十幾項的森林治療活動外,每個森林Therapy基地還會結合當地的文化、歷史及自然條件,營造出當地特色。

如我所前往的天狗高原步道,更是唯一利用高知當地盛產的檜木灑落在步道上,且為全日本最高的「森林Therapy基地」,該處森林步道路徑長度為10公里,前兩公里的步道為「Therapy Road」其後的則為一般的山林健行步道,使遊客可以依據自己的需求及體能,選擇要完成的健行散策;再旁邊旅館的星空導覽、在特殊地貌的草皮上放養牛群等[11] 。

週末時,整個旅館及步道外的停車場排滿了車輛,前來享受自然的遊客絡繹不絕,雖地處偏鄉,疫情前仍有許多國外觀光客慕名前往。

那麼,台灣呢?

台灣雖然也有許多的登山健行步道、古道、棄置林道或荒廢的森林鐵路,在國內盛起的親近自然旅遊下,逐漸受人們青睞,但由於沒有人去修護及整治,導致光線難以透入森林,在陰暗潮濕的環境下,難以和快樂、放鬆聯想在一起。

至於部分「環境人士」所提出的,人工林或次生林完全不能整治,要回到「大自然」的面貌,雖然這論述在2億年的時間尺度下[12] ,一定能得到他們所提倡的要求,但在個別人類的生命週期中,看到這些森林回到大自然原本的面貌,是幾乎不可能實現的。為什麼近幾年日本一直在提倡近自然人工林、針闊葉混合林,或許是值得台灣大眾思考及研究的課題。

森林旅遊與環境教育,必須考慮的是對泛大眾的接納程度,如森林Therapy基地的認證條件,就有必須項目為「方便且廣闊的停車場」、「具有優良的管理狀態」、「住宿與合作的醫療設施健全」等條件,促使任何年齡層及不同身體機能的遊客,都能輕易地親近自然。一味的將親近自然,轉為有一定門檻才能走入的空間,只會減少大眾親近美麗山林的機會。

日本森林Therapy的認證制度,也開放給海外民眾參與選拔,只要線上參與課程取得證照,並維繫當地政府及居民,就可以在台灣建立一個認證據點,打造一條與生態共存且老少咸宜的森林步道,以近自然工法、搭配價格平易近人且優質的食宿條件,或許就能讓一些原本喜愛自然,卻不知從何入門的一般民眾或小家庭,更願意留在台灣進行山林旅行,而不是買機票遠到日本、歐陸或紐西蘭等國家去享受自然。

適合寶寶走路及休息的步道。圖片提供:劉建志。
適合寶寶走路及休息的森林步道。圖片提供:劉建志。

註釋

[1]  『森林セラピー(Therapy )』與『森林療法』在日本是不同的概念,而前者在台灣的翻譯為森林治療,本文則以英文書寫。資料來源:〈ストレスと森林浴〉

[2] 詳見〈森林浴の歴史について〉

[3] 並非藥理性的「特效藥」,而是與自然接觸後生理產生的放鬆緩和狀態,放鬆的身心,可以獲得免疫機能的改善及健康的維持——符合預防醫學第一級(Primary prevention)的效果。參考資料:〈自然セラピーの予防医学的効果〉

[4] 為身體健康緣故而利用森林,森林療法協會,官網

[5] 森林Therapy協會,官網

[6] 過疏地區(偏鄉)人口,佔日本總人口的8.6%,但其面積則佔有59.7%的日本國土,且幾乎為森林的不可居住地。資料來源:〈2021年 過疎対策 の現況〉

[7] 唾液中賀爾蒙:皮質醇、研磨酶為主要測量對象;測量自然殺手細胞 (natural killer cell)的活性得知;情緒狀態量表 (POMS )及正負向情感量表(PANAS)測量得知。參考資料:〈ストレスと森林浴〉〈宿泊型森林セラピーにおける森林歩行がもたらす生理的‧主観的リラックス効果〉〈Forest therapy can prevent and treat depression_ Evidence from meta analyses〉


森林Therapy基地的認證標準。

[8]  具有攻擊性致命性的虎頭蜂、黑熊(在山區的日本黑熊會吃人,不是你想逃就能逃掉!)等。

[9]  千葉大学環境健康フィールド科学センタ-宮崎 良文 

[10] 資料來源:〈森林セラピー事業の経済波及効果〉

[11] 當地酪農業會放牧牛群在喀斯特地形的草原上。參考資料:愛媛縣官網介紹

[12]  這是一個概述時間段。地球生成約46億年、太陽系50億、宇宙146億年,回到自然的樣貌,人類能有多少的時間等待恢復呢?

作者

劉建志

來自嘉義民雄,畢業於中央大學主修太空物理。因為空氣污染問題開始從事環境相關的活動,也曾在廣東及無錫的NIKE及APPLE工廠待了兩年,只為了了解搖籃到搖籃的真實性。目前與妻子及女兒居住在日本高知縣西南區域,從事林業及里山工作。主要目標是推動台灣的林業蛻變,也希望台灣可以有藍天、有大口呼吸的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