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熱傷害案例攀升 高溫促法治、建設、社會轉型 | 環境資訊中心
減碳新生活

台灣熱傷害案例攀升 高溫促法治、建設、社會轉型

2021年11月03日
共同企劃:低碳生活部落格、環境資訊中心;文:梁曉昀(台達基金會低碳生活部落格寫手)
過去遮陽帽、袖套、遮陽傘是女性為了防曬美白的裝備,然而近年陽光毒辣的程度,讓這些商品變成外送員、勞工們的必需品。

近年陽光越加毒辣,戶外執勤的勞工面臨著無形的熱傷害。圖片來源:玄 史生flickr(CC0 1.0)

無形的熱傷害墊高社會成本

2021年8月聯合國政府間氣候變遷專門委員會(IPCC)公布氣候變遷第六次評估報告之後,台灣相關的研究單位亦更新了屬於台灣的評析報告

報告指出,台灣年平均氣溫在過去110年間 (1911-2020年)上升約1.6℃,其中,21世紀初的夏季日數更增加到120-150天——相當於一年之中有三分之一是夏天;各地極端高溫的日數也有增加的趨勢[1],且以都市地區最為嚴重。這樣的高溫將越來越頻繁,除了適應以外,還有許多預防措施是即刻能夠展開的。

根據衛福部所提供的資料顯示,2015年以前,台灣每年熱傷害[2]的就醫人數大約5萬,爾後便逐年攀升。2020年是台灣有氣溫紀錄以來第二熱的年分,熱傷害就醫人數飆破8萬6000人,且女性比例高過於男性。


氣候變遷造成的極端高溫,使得熱傷害就醫人數攀升。圖片來源:Brecht Bug/flickr(CC BY-NC-ND 2.0)

從勞保局的資料也明顯看得出來,2020年因高溫造成職業病傷害給付案例與金額,該年飆破16例,總給付金額超過150萬,為歷年最高。各方面的數據再再顯示極端天氣已對人民健康造成一定的衝擊,熱傷害議題亟需正視。

因應熱傷害的短、中、長期策略

因應極端高溫事件可分為短、中、長期策略。首先,在短程規畫中,工作環境在取得使用執照前,勢必要先擁有相關的環境檢測儀器設備,才能確保該環境是否夠通風,或者能否有效監測綜合溫度熱指數(Wet bulb globe temperature, WGBT),而勞資雙方也都需要具備一定的熱傷害因應知識,強化彼此認知。

其次,是要透過法律制度保障勞工的權益。勞動部職安署已針對職業疾病認定擬訂範圍,並羅列工作與休息時間的比例,且綜合溫度熱指數需適時檢視,以利掌握工作環境的變動情形。


因應極端高溫事件需透過法律制度保障勞工的權益。圖片來源:吳宜靜

而中程規畫可分為兩大層次。

在基礎建設方面,可著重工作或居家環境的能源效率,並且盡可能保持建物通風及隔熱,如此一來,不但可以預防熱能集中,二來也可以強化建築節能效率。而公共領域(如:街道或營建工地),則需盡可能地搭建遮蔽物來實質降溫,其中,種植樹木是最佳選項,不僅可以綠化城市,也能夠降低都市熱島效應所衍生的問題。

在社會制度層面,可從衣著的改變開始做起。不僅是布料、材質上的調整,可穿著淺色且具涼感或棉麻質地的透氣材質外,社會大眾對於「正式服裝」的認知也需隨之調整,避免穿著大衣在超低溫的冷氣房中開會,不然將形成能源消耗上的惡性循環。


因應極端高溫的中程規劃,可從種植樹木、增加遮蔽物等基礎建設著手。圖片來源:Vladimir Varfolomeev/flickr(CC BY-NC 2.0)

長程規畫則需針對經常在戶外曝曬執勤的勞工重新考量。其上下班時間應依據高溫時段而更具彈性;若達危險級的工作時段,應立即採取相關的配套措施,例如挪至遮蔽物下作業並提供足量的水份,甚至強制停工。

此外,也務必思考勞動力替代問題。在外曝曬的工作多以青壯年人口為主,在高風險的工作環境下,都有損我國勞動生產力,因此,除了需要有充分的的勞工保護措施,也應積極尋找高溫工作環境下的勞動力取代方式。

今(2021)年因為疫情的緣故,防疫人員必須穿著密不透風的隔離衣,造成多位人員中暑的案例。目前許多國家已針對勞工或是軍隊的訓練計畫,設定高溫之下須暫緩工作或訓練的標準,高溫防範和處理措施成了不得不重視的議題。就整體而言,邁向積極的低碳之路,減緩全球升溫,才是解決極端高溫情境的根本之道。

註釋

[1]此處所指的「極端高溫」定義為超過36℃。

[2]熱傷害案件包含中暑、熱暈厥、熱筋攣、熱衰竭或熱水腫等案件。

※本文轉載自低碳生活部落格〈台灣熱傷害案例攀升 高溫促法治、建設、社會轉型

參考資料

作者

梁曉昀

中興大學國際政治研究所碩士,研究範圍包含:國際氣候政策、低碳轉型、公眾參與與綠色振興等議題,期待作為台灣邁向低碳永續的小螺絲。

周姵妤

台大政治系畢業、英國愛丁堡大學公共政策碩士。研究興趣為國際氣候政策、能源轉型、數位永續治理、企業轉型風險、產業轉型等議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