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爛腐朽中看見金山銀山 范志明歸零創作 《沙西米》《何時》持續向當代扣問 | 環境資訊中心
台灣新聞

破爛腐朽中看見金山銀山 范志明歸零創作 《沙西米》《何時》持續向當代扣問

我的寶山就是廢五金 范志明與他的公共藝術(下)

2021年11月22日
環境資訊中心 特約記者蕭紫菡 台東報導
編按:現居台東都蘭的阿美族藝術家范志明,擅長運用自然材質進行創作,他以海廢定置浮球網組成的「寶抱鼓」發明,陪伴比西里岸部落的孩子,重新搭建文化傳承;他讓沒人青睞的漂流木躍身國家級外交禮物,成為總統蔡英文致贈給諾魯總統的一把電木吉他。
從未拜過師的范志明從小展露手作天份,但來自家庭、社會環境的聲音,卻曾讓他陷入迷惘。范志明接受環境資訊中心專訪(上)(下),述說一名原民藝術家的生命淬鍊和創作歷程。

任何不起眼的東西經過范志明的巧手,都能被創造出獨特的價值。攝影:邵惠琴

36歲離開了摯愛的原鄉,范志明的創造力卻如火如荼地開展。過往當臨時工做過的造景工程,也不時地在其中放進自己的創意。到了都蘭後,擅長鐵塑的他,因緣際會從小型的公共藝術案接起,後來還曾在屏東文化園區的案子獲得首獎,就此正式踏進藝術界。

帶領比西里岸寶抱鼓隊 重建傳統文化

台東亦改變了他的創作媒材使用,除了鐵塑,他開始運用漂流木創作,對他而言,漂流木是天然的寶藏,不只毋須砍樹,還能將資源再利用,他以此做了許多裝置及入口意象。

2006年,范志明發明了「寶抱(PawPaw)鼓」,應用東海岸常見的廢棄定置網浮球切半當作鼓身,蒐集山上的竹筒或海邊的漂流木做為鼓座,再利用部落裡養的羊製成羊皮,曬乾拉平做成鼓面,並搭配阿美族的傳統編織、彩繪與雕刻藝術,製作與非洲鼓外型相似,卻獨具部落風格的寶抱鼓。

在緣份的牽引下,他把這個技術帶到了台東縣三仙台附近的比西里岸部落。村子裡青壯年流失、隔代教養問題,導致孩子們的學習資源相當匱乏,傳統文化也幾近流失殆盡。范志明和社區發展協會合作,在當地成立了鼓隊,成員由國小至高中的在學學生組成,平均年齡16歲。

前後共三年的時間,他教他們做手鼓、打鼓、在當地辦音樂會、幫當地蓋活動中心,並協助重建傳統的年齡階級教育,他常告訴孩子,要認知自己的美好,才能向外推薦自己。愈是弱勢,愈要清楚自己的價值。


2006年,范志明應用東海岸常見的廢棄定置網浮球,發明了「寶抱鼓」。攝影:邵惠琴

以作品向當代扣問:原住民該以何種姿態在當代叢林生存?

這幾年,范志明在自己的創作及公共藝術作品中,也不斷地回溯原鄉土地帶給他的反思。2016年,在宜蘭綠色博覽會中,他的作品《勇者的榮耀》讓許多人驚豔。那是用漂流木做成的一隻高達6公尺的台灣水鹿,逼真程度宛若一頭向人直撲而來的真鹿,雄峙在武荖坑風景區的雲天草原。許多遊客在現場表示相當震撼,站在鹿前,彷彿親身體會獵人與自然博鬥的緊張與恐懼感。

「以前的原住民獵人,在山林裡拚搏;而現代的原住民,面對世界的變遷進入都市叢林,面對的不是動物,而是人性,如何才能在鋼筋水泥中生存? 我希望用這件作品喚起原住民體會祖先的勇氣,想像從前他面臨如此強大的雄鹿時,如何克服自身的恐懼?而現代的原民,又能否面對自己最害怕的事物,成為真正的勇者?」


范志明2016年作品《勇者的榮耀》,展於宜蘭綠色博覽會。攝影:邵惠琴

2020年,在南島國際美術獎中,范志明的作《卸妝》再度引起熱烈討論。這件以細枝漂流木拼接而成的裝置,採1:1等比人像方式來表達,角色設定為約50歲初的ina(阿美族語,媽媽、阿姨或嬸嬸的統稱),他將硬梆梆的木頭轉化為細緻的眼神、表情與身體肌肉線條。ina身穿族服,手拿著羽冠,疲憊不堪地坐在三面鏡子中,鏡裡鏡外似乎相互交疊卻又好像互不相干,顯示各方面的矛盾與虛實。

《卸妝》談的是面對新世代的快速變遷,長者對部落文化流失的遺憾。「就像一個50歲阿美族的婦女,為了堅持文化傳承在部落不斷跳著傳統舞,一年又一年,只為了告訴年輕人自己的文化長什麼樣子,但她逐年老去,沒人要看她表演,得卸妝了,還是無法停止,因為年輕人受外來文化刺激太強,無法體會傳統文化的美好,沒有人要學,她只能繼續跳著,卻又在鏡前掙扎,是該卸妝還是繼續跳下去呢?」 


《卸妝》在談的是面對新世代的快速變遷,長者對部落文化流失的遺憾。攝影:邵惠琴

2020年,漂鳥197縱谷大地藝術季中,范志明在台東池上的大波池地景區,以漂流木、鐵、咖啡麻布袋、稻草做成了超大型的作品《何時》。以一個在河邊垂釣的阿公之姿,展現一種淡淡的哀愁。

他說,池上過去以捕魚維生,後來池上米爆紅,整個地方大幅改為種稻,把沼澤填平變農田,且愈來愈多的現代建築取代了原有的生態地景,直到後來才興起生態復興。阿公的等待似乎在問著:「何時,魚簍不再裝著豐美魚蝦?河面不再承載輕舟竹筏?池水不再寬廣壯闊?何時,孩子都已長大遠離⋯⋯」范志明以作品扣問,當地的生態人文在改變途中,失去的是什麼?想留下的又是什麼?

創作的本質 就是要有勇氣遺忘過去

「我的每件作品都是全力以赴,對我來說,創作就像是發明,曾有個前輩告訴我,創作的本質,就是要有勇氣,無情狠心地遺忘過去。重複做一樣東西,對我而言就不是發明。」

范志明2021年投入的一件作品,是即將放在史前文化博物館「南島廳」的《沙西米》。這是一支以空鐵罐拼接而成的太平洋黑鮪魚。剛開始承接這件創作時,他做了很多功課,看了很多外國人的作品,也沒把握一定做得成。

最大的挑戰在於如何把空罐完美扎實的拼接起來。焊接時,每家罐頭廠牌有著不同金屬比例成分,加上表面的印刷和油膜,導致情況更複雜多變,他一路實驗各種焊接方式,例如錏焊、點焊、氣焊等,結果不是爆炸燻黑,就是把罐子燒穿成點點小洞,努力了好幾個月,終於找到一種全新的技法與表現。這樣的空罐拼接方式,范志明應是全球首創。

「這個主題在談的是,南島民族在資本主義的影響下,食物來源變得容易,罐頭隨手可得,族人再也不抓魚,但每個人又因此得了些文明病⋯⋯它指涉了許多當代環保、生態與文化問題。罐頭是個規格化的東西,要怎麼把它做得活靈活現,像條活生生的魚?關係到創作者的審美觀、意念展現、視覺感受⋯⋯如何在每個作品中創造自己的線條與價值觀,讓人一看就知道是你的,是我多年鑽研的目標。」


范志明2021年投入的一件作品,是即將放在史前文化博物館「南島廳」的《沙西米》。攝影:蕭紫菡

生態與文化厚度兼具的藝術品

一如他從未忘記過,「要用自己的雙手,重新製作出那一把多年前被銷毀的吉他。」范志明說,當年自己做的第一把電吉他,其實被父親銷毀了。父親有著原民世代的自我否定,認為他不可能走音樂這條路。

然而2009年開始,他透過自己的雙手,將八八風災漂流木打造出全世界唯一能夠兼具木吉他與電吉他雙重功能的手工吉他,並以自己的阿美族名「Talaluki」為品牌,多年後還代表台灣,成為獨一無二的外交大禮。他不只證明台灣木材也能製作出好琴,更讓這把琴成為一個擁有生態與文化厚度的藝術品。

未來,他仍有許多創作想嘗試,他想藉由一件件作品,將自身文化的美好,與眾人連結共鳴。回首那個曾被老師叫「紅毛蕃」、上課只能站不能坐的自己,他著實擺脫了那個世代的歧視與詛咒,狠狠地跨出了一步又一步,一次次再回到原點,走向世界。

范志明說:「上帝給每個人的寶山都不一樣,我的寶山就是廢五金,我就是能從破銅爛鐵裡,做出有價值的東西。這一切取決於你願意看見自己的美好,才有跨出去的勇氣,無論過程是連滾帶爬、還是遍體麟傷,只要跨出去、持續探索自己,有一天,你必能紮實地感受存在的價值。」(點此回看上篇

作者

蕭紫菡

蕭紫菡,政大新聞系畢,現任《環境資訊電子報》、《故事:寫給所有人類的歷史》、《50+plus》、《人物誌》等特約記者,悠遊於文字與劇場之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