剩食也要變少 外送平台「環境友善店家」年減16萬公斤廢棄物 | 環境資訊中心
台灣新聞

剩食也要變少 外送平台「環境友善店家」年減16萬公斤廢棄物

2022年06月24日
環境資訊中心記者 廖禹婷報導

隨著大眾對環保的意識提升,「外送」也開始納入永續思維,擺脫製造大量垃圾及碳足跡的印象,希望不再是二擇一的單選題。外送業者foodpanda昨(23)宣布,2022年目標累計減廢2000萬公斤,其中,2021年開始與環保團體共同推動的「環境友善店家」認證計畫,每年約可減廢16.1萬公斤,下一步將著手改善外送剩食。

不過餐飲業者反應,環保包材仍有成本高、餐點適配性及上游供應鏈不足等問題,但也因此提升餐點質感,或可提高品牌價值與餐點售價,不同店家解讀兩極。

foodpanda表示,目前全台已有780間「環境友善店家」,遍布全台21個縣市。圖片來源:foodpanda提供

foodpanda表示,目前全台已有780間「環境友善店家」,遍布全台21個縣市。圖片來源:foodpanda提供

外送平台推780家環境友善店家 外送「碳排」也成關注焦點

去年外送平台「foodpanda」與環保團體「RE-THINK重新思考」合作推動「環境友善店家」的認證計畫,昨(23日)foodpanda公布結果,截至目前,全台已有780間店家通過審核成為環境友善店家,每年約可減廢16.1萬公斤,相當於808萬個700毫升的塑膠飲料杯。

「環境友善店家」認證計畫在外送App規劃專區,促使消費者優先訂購環境友善店家餐點。據調查,有近八成的foodpanda使用者聽過環境友善店家,環境友善店家訂單數在一年內也成長近68倍。

除了餐點製作過程,外送過程的「機車碳排」污染也受到關注。foodpanda發言人暨公共事務協理郭昕宜指出,自2020年開始與電動機車業者合作,透過優惠方式鼓勵有換車或購車需求的外送員,優先考慮使用電動機車。目前foodpanda旗下外送員使用電動機車的比例約為9%,為全台平均電動機車占比的2.25倍。

foodpanda表示,過去一年,全台使用電動車的foodpanda外送員累計騎乘超過6100萬公里,減少近1300噸二氧化碳排放量,相當於3.3座台北大安森林公園一整年的碳吸附量。

爲改善外送過程碳排問題,foodpanda鼓勵外送夥伴優先選擇電動車。圖片來源:foodpanda提供

環保包材成本高 店家解讀兩極 

餐點包材是外帶或外送的最大污染源之一,foodpanda環境友善店家表示,目前針對環保包材的選用上,仍有成本高昂、餐點適配性及上游供應鏈不足等難題需克服。

旗下有大戶屋、bb.q CHICKE等餐飲品牌的「全家國際餐飲」商品部行銷經理葛素珍說,目前環保包材僅用於便當品項,雖希望能全品項皆採環保包材,不過國內能提供環保材質的上游廠商不多,「希望有機會追溯到上游供應鏈,提供更多樣性的環保外盒或餐具,讓消費者可以獲得更多樣的環保餐點服務。」

foodpanda也推出全植物纖維製成、材質單一且無塑膠淋膜的環保餐盒,並提供優惠價格鼓勵餐廳取代塑膠餐盒,全台擁有20間環境友善店家的「Go Lean健康餐盒xJust Kitchen」已率先採用。不過Just Kitchen行銷總監李沁朗坦言,環保包材的成本較高是目前最大困難,此外,還必須因應餐盒設計重新調整菜色,並將餐盒是否影響餐點溫度或品質等納入考量。

但也有店家認為,耗材成本高未必是劣勢,反而創造出提高餐點售價的空間。在去年成為首波foodpanda環境友善店家的「友膳廚房」就向記者表示,一般便當盒成本約2~3元,植纖包材則落在6~10元,光是包材成本就可相差高達三倍。不過雖然成本較高,但同時也使整體餐點質感上升,反而能夠拉高品牌價值及餐點售價。

foodpanda 推出單一材質、不含淋膜的植纖環保餐盒,鼓勵餐廳優先採用。圖片來源:foodpanda提供

42%未使用附贈調味醬包 下階段目標改善外送剩食

去年我國平均每人每年約產生20.6公斤的廚餘,過去「剩食」較容易在外送產業鏈中被忽略,是外送平台要推動環境友善亟需面臨的問題之一。

RE-THINK針對「消費者無法將餐點吃完」展開調查,發現高達45%表示餐點太鹹或太辣,還有42%是因未使用附贈調味醬包,而餐點中出現不喜歡的食材則占36%,另外也有32%因份量太大吃不完。

RE-THINK創辦人黃之揚提到,若協助店家在實體菜單或外送app中加入「份量」以及「是否需要調味醬包」等多元選項,也更清楚標示餐點內容物,即使在SOP上難度提高,「但對於民眾減少剩食是最直接了當的方式。」

郭昕宜也透露,foodpanda已經和RE-THINK討論如何解決剩食問題,規劃完將盡快說明具體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