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初,在葡萄牙里斯本進行多日的聯合國海洋會議(UN Ocean Conference)剛結束,使海洋生態成為這陣子的熱門話題。但,身為海島子民的你是否知道,台灣其實是國際漁業霸主之一?
事實上,台灣島周邊海域是許多洄游性魚類的必經之路,近海捕撈活動本來就很活躍,加上遠洋船隻數量在全世界名列前茅,產業規模相當驚人。然而,氣候變遷正悄悄改變一切。
倘若地球持續暖化,既有捕撈作法一成不變,在最壞情況下,全球將有60%的漁業資源面臨威脅,包括我們在內。
海水溫度持續飆高 魚類被迫北漂、離岸
科學家研究預測,全球漁獲量在2005~2055年之間的變化非常小,僅1%而已。
但從魚群分布來看,卻有驚人變化。據估計,在這50年之間,高緯度地區平均漁獲量增加30~70%,赤道周邊海域卻會減產40%左右。
為什麼魚類會「北漂」?其實是因為魚大多是冷血動物,體溫會受到外界環境的影響而改變、無法自我調節,而不斷升高的水溫,便影響了魚類的呼吸循環和組織代謝系統,最終迫使牠們離開家園,另尋溫度適中的棲息地。
不過,北漂並非魚類唯一選項,科學家還發現,魚類會向「離岸」區域移動,未來外洋水域的漁產量可能增加16~18%,特別是北太平洋、極區和南太平洋北邊等水域
台灣升溫高於世界平均 烏魚、黑鮪魚都受影響
鏡頭轉回台灣,我們周圍的海域,被認為是海溫大幅上升的暖化熱點。
農委會水產試驗所曾研究發現,2003-2020年間,全球平均海面水溫大約增加0.15°C,台灣附近海域五大分區測站的夏季海面水溫,卻上升達0.95~2.49°C,不僅遠高於世界平均值,也影響了餐桌上常見魚類的種類與數量。
接下來就讓我們看看,台灣科學家觀察到了哪些本土魚群現象。
烏魚
每逢過年餐桌上必備的烏魚子,過去半世紀來,漁場位置愈來愈往北移,而且捕獲量極不穩定。
適合烏魚產卵洄游的水溫,大約介於18.5~22°C,當海水變暖,由於黑潮支流變強,大陸沿岸流不易越過雲彰隆起(雲林、彰化外海一帶的高地),冷水匯聚於海峽北岸,使得魚群無法大量群聚於此,因此西部漁民無法如預期捕捉到烏魚,造成漁獲量降低。
黑鮪魚
適合黑鮪魚產卵的水溫大概是25°C,每年4~6月,牠們會從北方海域洄游至台灣及菲律賓產卵。如果海溫持續上升,產卵基地很有可能北移至日本,迫使漁民向北探尋漁場,一旦進入日方濟海域或共同水域捕撈,可能提高雙方的漁業衝突風險。
劍尖槍鎖管
本土盛產的劍尖槍鎖管,也就是俗稱的「小卷」。每年5月份,彭佳嶼湧升區海面水溫25°C,對劍尖槍鎖管來說是最適宜的溫度。
農委會水產試驗所研究發現,每當海水溫度上升1°C,單位努力漁獲量(又稱漁獲率,catch rate)將隨之下降15%,該漁類產值可能銳減達兩億元!
櫻花蝦
櫻花蝦是台灣人餐桌常見的配菜,適合其生存的水溫大約26°C。研究人員發現,如同劍尖槍鎖管,假使海水表面溫度上升1°C,預計單位努力漁獲量會下降11%,屆時恐有超過3000萬元的產值受到衝擊。
看到這,吃慣海鮮的老饕們應該很擔心,哪天心愛的佳餚可能會因氣候變遷而消失了。
如何守護海洋生態、保住餐桌上的美食?除了支持科學家繼續進行研究,更重要的是需要大家一同力行減碳,才有機會減緩氣候衝擊海洋的速度。
(本文整理2021年未來地球臺北海洋行動座談會紀實第二單元「氣候變遷影響漁業嗎?科學與產業對話」,科普內容由Future Earth Taipei海洋工作小組提供,特別感謝農委會水產試驗所副研究員陳均龍的校稿及修改。)
參考資料
- 中央研究院永續科學中心(2021年11月16~17日),2021未來地球臺北海洋行動座談會
- Cheung, W.W.L., Lam, V.W.Y., Sarmiento, J.L., Kearney, K., Watson, R. & Pauly, D. (2009年),《Fish and Fisheries》第10卷第3期,頁數235-251, Projecting global marinebiodiversity impacts under climate change scenarios
- Cheung, W.W.L., Lam, V.W.Y., Sarmiento, J.L., Kearney, K., Watson, R., Zeller, D. & Pauly, D. (2009年),《Global Change Biology》, 第16卷第1期,頁數1365-2486,Large-scaleredistribution of maximum fisheries catch potential in the global ocean under climate change.
※本文轉載自低碳生活部落格〈氣候變遷會影響台灣漁業收穫嗎?瞧瞧科學家怎麼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