彰工火力發電廠是個很值得報導的議題,政府是扮演火車頭的角色,領導國家發展的方向。一個電廠興建,攸關著產業與民生,彰工電廠主要興建的目的,主要提供工業用電,台灣高耗能產業偏高,造成單位能源所創造的GDP偏低,這是台灣能源使用效率偏低的證明。而一直以來,環境汙染成本以及因汙染而衍伸的健康成本,總是在經濟發展的過程中被忽略,也許它不明顯,卻能反應在健保黑洞持續擴大的現象,當能源議題涉及更廣泛的全球暖化、地球永續的課題時,也是觀察政府遠見與作為的關鍵時刻。
1989年,彰化海岸開始填海造陸工程,成為彰濱工業區,其中,行政區屬於鹿港鎮的崙尾區南端,是台電「彰濱火力發電廠」的預定地。能源是個難解的習題,它是兩面刃,當我們享受能源提供的便利生活,也要付出代價。
2007年4月12日,環保署進行彰工火力發電廠開發案的環評審查,贊成與反對的勢力同時動員,在環保署門口展現民意,支持的鹿港人寥寥可數,但鹿港、福興的反對民眾則有200多人,形成強烈對比。贊成的民眾表示,蓋電廠的好處是有回饋金,而且電廠的汙染物對鹿港沒有影響。彰化縣環保聯盟理事長蔡嘉揚認為,電廠會危害鹿港的古蹟、民眾的健康,台灣為了這些高耗能產業已經付出高額的環境成本。
鹿港開發甚早,清朝時鹿港是對大陸的通商港口,經貿興盛。在鹿港鎮內閒晃,隨處可見歷史的軌跡,鹿港的歷史建築與古蹟的密度,是全台第一。每年到鹿港進香、觀光的遊客就有5、6百萬人,鹿港文史工作者粘錫麟直言:「彰濱火力電廠在鹿港,是豬舍蓋在我們家客廳旁。」他表示,火力電廠所產生的硫氧化物,隨著雨水降落成為酸雨,造成古蹟慢慢腐蝕,從文化古蹟保存的價值與觀光效益,對比火力電廠的功能,端在天平的兩端,保存無價的歷史遺產的重要性,是無庸置疑的!
從台61線的高架橋上看鹿港的天空,隱約還能看見遠處的八卦山,幾十年前天空清淨明朗,但工業發展排放各種汙染物,已經讓天空蒙塵,在鹿港執業15年的葉宣哲醫師感受最深。從事胸腔科的葉宣哲發現,鹿港跟呼吸系統相關的疾病,有逐年增加的趨勢,從健康的觀點,他反對彰工火力電廠,尤其是肉眼不見的懸浮微粒,會直接進入肺泡末端,阻礙二氧化碳與氧的交換,還會造成心血管疾病;除此之外,火力電廠其他的汙染物,對人體也會產生健康的影響。
在環保署的區分中,彰化縣屬於中部空品區,監測數據顯示,中部空品區在懸浮微粒和臭氧的管制上屬於三級防制區,是超過空氣品質標準的區域。在鹿港北邊15公里有亞洲最大的火力發電廠――台中火力發電廠,南邊的雲林麥寮又有台塑六輕廠,以及即將設置的中油八輕和台塑大煉鋼廠,彰化環保聯盟理事長蔡嘉揚表示,三級防治區是必須做總量管制,但環保署並沒有訂出管制量,民眾健康毫無保障。
福興鄉是台灣重要的牛奶產地,從過去反對焚化爐,到現在反電廠,嚴尹埕班長哀戚的說,「30年前,政府要農業扶持工業,我沒話說,但現在工業已經很發達了,為什麼要犧牲農業。」2004年,環保團體公佈國內鮮奶中的戴奧辛含量偏高,戴奧辛主要透過攝食進入生物體,工廠所排放的戴奧辛會隨著空氣沉降在牧草上,這是造成牛奶戴奧辛含量偏高的主因。原本種植牧草的農地,現在是一片荒蕪,因為酪農如果用自己種植的牧草養牛,鮮奶公司就不收購。酪農現在使用的牧草來自美國,成本比自己種植的牧草高2倍,前陣子,農委會同意生乳每公斤調漲3元,到最後還是會轉嫁到消費者身上,環境汙染所衍伸的健康和經濟成本,是由全民一起買單。而火力發電廠除了排放戴奧辛,酪農最擔心的是酸雨,嚴班長堅定的表示,酸雨會造成牛奶產量降低,甚至是可能讓母牛流產的原因之一。
環境汙染會直接造成全民的健康風險,之前鬧了滿城風雨的戴奧辛鴨蛋,排放大量戴奧辛的台灣鋼聯也在彰濱工業區,從酪農業、畜牧業、養殖業、農業,這些生產我們每天食物來源的產業,需要乾淨的環境才能確保安全無虞。從環境的觀點,盡可能減少汙染產生,除非必要再談汙染控制,彰工火力發電廠有沒有興建的必要性?
台電公司表示,台電用電計畫是以經濟成長,並參考專家學者的建議而規劃,目前行政院核定的備用容量是16%,彰工火力電廠如果不興建,在尖峰用電時,就可能電力不足。蔡嘉揚氣憤的表示,政府一味從末端的供給面著手,前端的策略性的手段,如節約能源總是成效不彰,流於喊口號的形式,沒有端出具體策略,台灣能源價格偏低,工業用電價格低廉,企業當然不會努力節約能源、提高能源效率。如果前端「節流」的動作都做了,電還不夠用,蓋電廠就沒話說,但現在卻不是。今年,台電預估將虧損425億元,使用者付費的原則無法落實,工業用電大戶享受便宜的電價,台電所虧損的由全民買單。
當全球暖化議題成為世界各國必須一起面對的課題,削減二氧化碳排放,減緩溫室效應,是讓地球永續的關鍵,台灣平均每個人排放的二氧化碳高居全球第3,是世界平均值的3倍,而燃煤電廠所產生的二氧化碳就佔了總排量的45%,台電仍持續規劃火力電廠的興建。台灣能源存在結構性的根本問題,能源使用效率低落是個不爭的事實,每單位能源的產值遠低於歐美各國,直逼能源使用浪費的美國。台灣能源使用大戶,包括石化業、鋼鐵業、水泥業,這些高耗能、高耗水,單位能源所創造的低GDP產業,政府仍持續鼓勵發展,是台灣能源使用居高不下的主因。從許多國家的發展經驗,能源使用慢慢減少,但經濟仍然可以持續成長。台灣把經濟發展與能源需求畫上等號的迷思,只從末端供給面著手,反應出政府在面對能源結構與產業結構無力調整的弱點。
環評專案小組審查的結果,認定彰工火力發電廠不宜開發,有幾項理由:第一點,台電提出的電力成長計算方式,無法說服環評委員;再來是中部空氣品質已惡化,彰工電廠在設置,對民眾健康造成威脅;另外,全球暖化議題發燒,台灣二氧化碳排放名列前矛,也是環評委員認定不宜開發的主因。
在環評制度上,專案小組審查的結論必須送到環評大會決議,但是,環保署卻取消了4、5月的環評大會,給台電補件的機會,而台電更要求展延,這是環評史的特例。民間團體質疑環保署是為業者護航,意圖拖過這屆環評委員的任期,有6位環評委員為此連署提出抗議。環評委員詹順貴說,環評大會是聽取專案小組的建議,不需要開發單位一定要列席,環保署取消環評大會於法無據。
粘錫麟直言,這是破紀錄的不合理,環評制度是少數還算有正常機制的制度,環保署連這最起碼的機制都要毀掉,台灣還有法律嗎?連政府都不能遵守法律制度,台灣還有公理正義嗎?政府要自毀這樣一個勉強公平的機制,會失去民心;環保署綜計處長黃光輝表示,環保署不會這麼笨,刻意避開這屆環評委員,即使加開臨時會都要開。
法律制度是維持法治國家運作的圭臬,台灣宣稱是個民主法治國家,卻處處充滿人治的現象,面對行政院強力推動彰工火力電廠與台塑大煉鋼廠,環保署能否維持行政中立,考驗著主管機關捍衛環評公信力的魄力。
採訪側記
鹿港是個值得細細品味的古鎮,每個古蹟、每個建築,都訴說著歷經不同時代的故事。走一趟鹿港,來個古蹟之旅,一定收穫豐盛;但是,看到古蹟修復的不同命運,難免感慨。一級古蹟龍山寺因為有企業贊助,慢工出細活,腳踏實地,從921地震修復至今,斥資1億多元,仍未完成,從古蹟修復的方式與心態,感受的出對古蹟的尊重與愛護知心。但看了八郊(清代商業同業公會)之首的泉郊,修復完成後,古味盡失,書法、繪畫都感受不到它的藝術性。古蹟修復就是這樣,「新」並不好,「古」才好,時間流逝的古,是古蹟最大的魅力與價值。
【影音閱讀】公視影音中心──我們的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