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德國英華威集團旗下德能公司投資,位於苗栗外海的「美森」離岸風場,昨(28)日進入第二次環評初審,專案小組建議修正後通過,送交環評大會審查。
由於此案陸域設施預定地和石虎重要棲地重疊,專案小組要求加強石虎生態監測,並考慮變更陸纜、變電所點位,以免衝擊石虎生存。此外,此案採用「振動錘」安裝工法,優點是可大幅減噪,但技術尚未成熟,專案小組也要求進一步釐清適用條件。
擬採「振動錘」工法 大幅降低水下噪音 安裝速度快46倍
「美森」離岸風場位於苗栗縣外海,2020年規劃時面積原為643平方公里,後因航運、軍事等因素縮減至前次初審的7.4平方公里,今年8月又增加至8.4平方公里,是第三階段區塊開發規模最小的案場。
此案預計設置12部風機,單機裝置容量為9.5~24MW,總裝置容量不超過270MW。
風場離岸最近僅4公里,距中華白海豚重要棲息環境也只有1公里,如何降低水下噪音避免衝擊鯨豚是一大課題。開發單位提出能大幅減噪的「振動錘」安裝工法;此工法透過垂直振幅降低土壤阻力,讓基樁緩緩下沉到預定點位,優點是噪音小且速度快。
不過缺點是,這項工法還很罕見,環委前次初審即要求補充國內外案例及水下噪音模擬。開發單位回應,德國、荷蘭及丹麥亦有採用此工法的風場,且本土的海洋風場部分基樁也曾採用此工法。
開發單位以2012年首次使用「振動錘」工法的德國Riffgat風場為例,距離打樁位置750公尺處的水下噪音僅有136~137分貝,遠低於德國及台灣設定的噪音限值,且3.5分鐘內就能貫入25公尺深,可減少長時間施工對海洋生態的影響。此外,根據設備商Dieseko今年2月的實測結果,振動錘工法的安裝速度比一般液壓錘快46倍,安裝時間大多不超過15分鐘。
此案預計採用較大規模的風機,開發單位也模擬了20MW單樁式風機使用振動錘工法的噪音值。模擬結果顯示,在打樁點位750公尺處,最大聲曝值僅有138.8分貝。開發單位最後承諾,在基礎安裝過程中,所有噪音測值將不超過160分貝。
環委質疑未全程使用「振動錘」 開發單位:技術尚未成熟
振動錘雖能有效減噪、降低工時,但開發單位並未在環說書中承諾全程使用該工法。環委陳裕文就質疑:「如果有那麼多優勢,為什麼沒有確定全部採用?」環境督察總隊也要求再次確認,此案是否會全程利用振動錘,或評估限制一般液壓衝擊錘的使用量。
對此,開發單位坦言,振動錘雖已廣泛使用在眾多海、陸工程,但在離岸風機上的應用卻非常晚近,國外風場案例也僅有部分風機採用,因此技術並不成熟。
開發單位強調,等風場通過環評後,須等待兩到三年才會開發,原則上「相信國際技術會更成熟」,但「萬一很不幸的還沒辦法達到(技術成熟)」,就需要在環評承諾中保留使用一般衝擊錘的彈性。對於振動錘工法,專案小組則進一步要求說明適用條件。
變電所、陸纜經過石虎棲地 環委要求評估變更位置
本案海纜預計在竹南或後龍上岸,經開發單位調查,後龍的陸纜及變電所設置點位曾經有紅外線自動相機拍到石虎出沒。環委張學文也指出,這些設施的位置都和林務局公布的石虎重要棲地重疊,但開發單位僅布設六台自動相機,並不足以涵蓋影響範圍。
對於石虎的監測及保育,專案小組也要求紅外線自動相機增加至八台以上,並評估移動變電所和陸纜的位置,避開石虎可能活動範圍;若無法變更,也要採分段、分區施工,以減輕對石虎的影響。
20座風場參與區塊開發首輪選商 搶3GW裝置容量
離岸風電進入第三階段區塊開發,第一輪選商申請將在明天(30日)截止,參與選商申請的風場必須先通過環評初審。根據能源局規定,本期共有3GW的容量分配額度,單一廠商至多獲配500MW。昨(28)日通過初審、取得選商門票的「美森」風場,是本輪選商中最後一個獲得資格的案件。
此階段通過初審、取得資格的風場共14座,包括苗栗外海的海碩、海盛、美森、台中外海的加能、渢妙、沃能一、二號,以及彰化外海的旭風二、三號、達天、佑德、環洋;若再計入前一階段就取得資格的風場,本輪將有20座風場參與競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