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物種空間資訊覆蓋率達八成 特生中心邀民眾拍照上傳 填補未知之處 | 環境資訊中心
台灣新聞

台灣物種空間資訊覆蓋率達八成 特生中心邀民眾拍照上傳 填補未知之處

2022年10月10日
環境資訊中心 特約記者廖靜蕙 報導

近年來,台灣保育界以10月5日取諧音定為石虎日。那麼如何了解石虎族群的分布現況呢?過去為了取得相關資訊,必須翻遍一本又一本的資料,或到不同單位的資料庫,一筆一筆的抓取相關資料,甚至須格式化不同資料庫語言,才能彙整石虎分布的空間資訊;隨著開放資訊風氣大開,台灣生物分布資訊,藉由「台灣生物多樣性網絡」(TBN),很快就能取得相關的空間資訊,發展石虎保育對策更有共識和時間!


每年10月5日被定為「石虎日」。圖出自2017台灣陸域哺乳類紅皮書。圖片來源:特生中心提供(全書CC授權)

彙整已知本土生物研究資料 繪圖呈現台灣物種分布

灣生物多樣性網絡是農委會特有生物研究保育中心(下稱特生中心)建置維護的開放資料庫,依據各筆紀錄調查到的時空資訊,透過繪圖方式呈現台灣兩萬多種生物空間資訊;所有資料適用「政府資料開放授權條款」,無論企業公司、人民團體或個人,都能下載引述網站資料。

特生中心助理研究員柯智仁指出,空間資訊的意義,簡單的說,就像便利商店、醫院或朋友家的位置在哪裡,有助於認知相對位置;空間資訊越完整,越能減少盲目探索的時間。

資料來源除了該中心長期研究資料,還包括各方的開放資料。主要來源是全球生物多樣性資訊機構(Global Biodiversity Information Facility, GBIF),不但有本土研究人員提供的本土資料,也涵蓋其他國家到台灣進行研究調查的結果。

此外,TBN也彙整來自「台灣生物多樣性資訊聯盟(TBIA,Taiwan Biodiversity Information Alliance)」的各項研究發表。2021(去)年9月29日成立的TBIA,集合中央研究院生物多樣性研究中心、農委會林務局、特有生物研究保育中心、林業試驗所、內政部營建署以及海洋委員會海洋保育署等單位,今年9月21日再加入經濟部水利署以及台灣博物館,總共八個單位。

累計1700萬筆資料 陸域覆蓋率近八成

截至2022年8月,累計資料17,494,607筆;2000年起至今,覆蓋的陸域面積也從35%上升到78%,22年間增加了一倍以上。使用人次從2010年累計到今年8月26日,已達一萬次。


出處:特生中心提供

資料中陸域脊椎動物資料數佔大宗,約71%,其中又以鳥類最多;其次是佔16%的植物、陸域無脊椎動物6%以及水域動物5%。

「雖然生物分布資料幾乎覆蓋全台灣,不過生物資料還是存在著類群偏差。」柯智仁解釋,一般民眾較熟悉的陸域脊椎動物,包含鳥類、哺乳類、爬蟲類,資料也相對充分,維管束植物有5000多種,但從資料占比來看顯然存在極大的落差;水域生物如兩生類、魚類、蝦蟹類、螺貝類、藻類以及水棲昆蟲等類群,較不易觀察與記錄,資料自然也相對較少。


台灣原生植物4000多種,然而在空間資料上遠遠不及600多種鳥類。圖為艷紅鹿子百合,攝影:蔡依恆,特生中心提供

填補生物資料空缺 2%可及性地區、水域類群邀公民上傳紀錄

特生中心也從資料庫分析發現,仍有20%的地區至今未曾留下紀錄。這些區塊也許有人走過,卻未及記錄當地生態資料。其中更有2%散落於花東縱谷或中南部非都市區域,是一般人可到達、有道路經過之地,卻尚未有資料。

特生中心發布這項訊息,並邀請民眾,針對生物資訊相對缺乏的區域、類群,伸出援手。「台灣是全球第四高的島嶼,顯示台灣地形之崎嶇,資料收集相對不易。」柯智仁指出,不過仍有2%可及性高的生態空缺。其次,有些類群訴諸研究計劃,所需的裝備、人力及技術成本高、不易發展,但對於公民科學家,只需經過時好好地拍攝該物種特徵,藉由手機上傳,就能成為重要的紀錄。

「不是專家才能補這塊空缺,一般人有機會走過任何地方,透過觀察、拍照、上傳幾個簡單動作,也能貢獻生物多樣性資料庫。」特生中心主任楊嘉棟建議民眾,透過查詢TBN地圖上的空白網格,途經這些地方,記得拍下物種、生態照,上傳到資料庫,填補2%可及性高的生態空缺。

民眾除了優先考慮從資料空白的區域起步外,也可以透過公民科學平台,例如愛自然(iNaturalist)、eBird;或是由特生中心所推動的各項公民科學計畫──路殺社、暮光之城(蛾類世界)、台灣爬行類回報、台灣蛛式會社、台灣維管束植物調查及物候觀察、全面網螺調查計畫、獺足金門、蝸蝸園(台灣陸生蝸牛交流園地)等平台,上傳觀察到的生物記錄,協助完整生物多樣性資料庫。


公民科學家發揮極大的資料填空功能。攝影:陳惇聿,特生中心提供

※ 本文由行政院農業委員會林務局  補助廣告經費

作者

廖靜蕙

環境記者/自由撰稿人,致力於生物多樣性主流化。從事社工10餘年,認知到再弱勢的人都可以為自己發言,決定轉投生態保育,為無法以人類語言發聲的生命與土地寫報導。現居台北市,有貓、有龜,以及一些過客。個人粉專「小麻通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