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東焚化爐爭議超過20年,歷經七位縣長、六位議長,啟用與否已成每次地方大選的必考題。今年大選欲爭取連任的國民黨候選人饒慶鈴,上一屆競選縣長時曾公開反對焚化爐,然而今年在任內宣布重啟台東焚化爐。
縣府雖然強調嚴格把關污染,但地方仍有反對聲浪,前台東市長賴坤成與台東環盟日前組成「台東反焚化爐聯盟」,預吿11月19日舉辦反焚化爐遊行,邀集各黨派候選人表態。目前承諾反對台東焚化爐的地方候選人,包括民進黨台東縣長候選人劉櫂豪、無黨籍台東縣長候選人陳長宏等。
一度名列全國第二蚊子館 爭議20年焚化爐再成選舉必考題
台東縣以觀光業與農業為主,因為沒有重工業工廠進駐,被稱為台灣最後的淨土。沿著台東海岸行走,太平洋的另一側是翠綠整齊的防風林,防風林後側農田間的顯著大型建築物——台東垃圾焚化廠,屋頂上兩支細長的煙囪成為台東罕見的風景。
從地方吵到中央,再從中央吵回地方,20多年來歷經七位台東縣長、六位議長,這座焚化廠的啟用與否,幾乎成了地方選戰的必考題。
自1998年台東焚化爐興建計畫至今,20多年爭議不曾間斷。2002年環保團體發起千人大遊行反對焚化廠興建,2005年焚化廠完工,但由於民意反彈的壓力及垃圾量不足等問題,遲遲沒有順利啟用。2009年承包商達和大豐環保公司提起仲裁向台東縣政府求償,最終台東縣政府敗訴,需以19.6億買回閒置多年的焚化爐。由於耗費數十億公帑卻又長期閒置,台東垃圾焚化廠一度被公共工程委員會點名是全國第二大的蚊子館,更揚言要追回中央的補助經費。
據自由時報報導,現任縣長饒慶鈴擔任議長時曾擔憂焚化爐的污染,2018年競選縣長時也表態會維持焚化爐備用。然而上任後他卻表示,考量到外縣市拒絕協助代燒垃圾、縣內多座垃圾掩埋場趨近飽和、垃圾處理費用高昂等因素,決議編列5.6億元、進行為期兩年的整建工程,讓閒置超過16年的台東焚化爐於今年2月重新啟用。
台東縣政府環保局強調,台東縣焚化廠啟用後會依照環評要求,不收受外縣市的廢棄物,每日約可處理255噸的廢棄物,將優先處理離島掩埋場內堆積如山的垃圾,未來若縣內垃圾量不足就會降載,並嚴格監測焚化廠的空污排放,在周邊設置空污監測站,一旦超標就會立即停爐。焚化後產生的飛灰及底渣也會依照環保署的規定進行再利用及固化處理。
反對台東焚化爐遊行11月19日登場 候選人紛表態爭選票
台東反焚化爐聯盟召集人賴坤成批評,台東焚化爐是一個大錢坑,過去已經浪費了25億的經費,未來每年還要耗費上億元的預算營運,「我不是反對焚化爐,而是反對在台東設置焚化爐。」
賴坤成指出,在人口密集的都會區,焚化爐確實是必要之惡,然而台東焚化爐當初的設計容量為每日300公噸,台東縣每日垃圾量僅約100噸,且未來還可能會持續減少,不需要為了處理垃圾而付出如此龐大的代價。即使縣府聲稱不收受外縣市垃圾,他仍擔心廠商可能會為了利益而收受外縣市的事業廢棄物,導致污染進入台東。
賴坤成表示,「焚化爐只是把有形的垃圾,變成看不見的污染。」加上焚化爐產生的飛灰、底渣等有害廢棄物,若被非法棄置,更有嚴重污染地下水、土壤之虞。
台灣環保聯盟台東分會劉炯錫則指出,焚化爐在起爐與停爐過程產生的戴奧辛、重金屬等空污濃度最高,卻不在監測規範內,實際排放的空氣污染可能比官方公布的監測數據更高,且台東焚化爐的煙囪高度為全國最低、僅55公尺,對鄰近稻田、聚落造成的空污影響甚鉅。
環團提新設掩埋場 資源回收細分類試行效果顯著
然而,若停用焚化爐,台東的廢棄物該如何解決?賴坤成和劉炯錫不約而同呼籲積極垃圾減量、確實資源回收。賴坤成建議,應找出土地來設新的掩埋場。劉炯錫則指出,環保聯盟與看守台灣協會在台東市東海國宅推動資源回收細分類,每日派員協助居民進行垃圾分類,發現能有效將垃圾量減少約七成。他建議,台東縣政府應廣設資收場、廚餘處理廠,而非單靠焚化爐來解決垃圾問題。
20年前曾參與反焚化爐遊行的環保聯盟廖秋娥說,20年前可以擋下來、20年後垃圾更少,沒道理不能擋下來。他認為,台東不需要焚化爐,而是需要新設掩埋場。「當年我們上街高喊『不要讓焚化爐燒掉台東的未來』,如今我們要再次站出來守護台東的珍貴環境。」他呼籲民眾,11月19日早上一起到台東縣立體育場大門口參與遊行。
環盟台東分會強調,台東乾淨的自然環境是無價之寶,也是台東農業與觀光業的發展特色,未來焚化爐若造成環境污染,將對台東農產品造成莫大影響,觀光業也會受害,焚化爐雖然能暫時解決眼前的垃圾,卻可能造成更嚴重的污染,呼籲選民要支持反焚化爐營運的候選人。
日前台東縣長候選人劉櫂豪出席活動時已表態,若當選縣長將以停止焚化爐為目標,選擇以環境傷害最小的方式處理垃圾。此外,包含台東縣長參選人陳長宏,台東縣議員參選人林冠任、陳允萍,台東市市民代表參選人陳金溪等政治人物都已承諾反對台東焚化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