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泥推綠電交易平台、捕魚新技術可防91%鯊魚混獲、斯里蘭卡以生態保育抵債 | 環境資訊中心
編輯直送

台泥推綠電交易平台、捕魚新技術可防91%鯊魚混獲、斯里蘭卡以生態保育抵債

2022年11月23日
編輯室
本單元由編輯部摘錄每日重要新聞,讓讀者能快速掌握過去24小時內,台灣及世界各地發生的環境大小事,並作為環境事件的歷史紀錄。

11月22日

台泥推綠電交易平台 助中小企業買乾淨能源

台泥今天宣布,正式啟用「能元超商綠電交易平台」,預計2023年先開放銷售再生能源裝置容量103MW、約1.5億度綠電,並將一度比例度數供給出口導向的中小企業購買。台泥表示,除了買電外,能元綠電超商交易平台也開放其他發電業將綠電轉供銷售,同時首創線上綠電顧問,客戶僅需填寫減碳目標、用電量,透過大數據演算功能,一鍵就能在線上獲取不同再生能源搭配的最佳綠電方案,為企業提供ESG(環境保護、社會責任、公司治理)全方位綠能整合規劃的服務。(中央社報導

工研院省電近一半的創新低碳吊扇 奪國際能源大獎

全球規模最大、素有環保界奧斯卡獎之稱的全球能源獎(Energy Globe Award),日前公布2022年全球能源國家獎(National Energy Globe Award)得獎名單。在經濟部能源局的支持下,工研院以「創新低碳吊扇技術」脫穎而出,勇奪全球能源國家獎台灣冠軍。

工研院綠能與環境研究所所長王漢英表示,工研院研發的「創新低碳吊扇」以永磁無刷馬達結合特殊的機翼型扇葉設計,能在低轉速的情況下維持極高的能源效率,耗電不到傳統吊扇的一半。若能成功推動每年2%低碳吊扇逐步進入市場,2050年全球可節電375億度電,將對全球節能減碳具有重大貢獻。(經濟日報報導

南投縣逐步移除垃圾山 埔里完成續清南投市

南投縣垃圾仰賴外縣市代燒,但因焚化爐歲修等因素造成埔里、南投市、竹山、草屯垃圾持續堆積,南投縣環保局4月啟動新的處理協調及外運機制,逐步減少埔里垃圾堆置量,10月15日順利完成移除共計1萬1894公噸垃圾。環保局指出,由於南投市掩埋場也堆置不少垃圾,持續洽商外縣市焚化爐代處理量,並加強掩埋場環境管理、預防垃圾自燃,預計明年4月前移除南投市堆置垃圾。(中央社報導

科技產業園區 簽署碳權交易媒合備忘錄

經濟部加工出口區管理處為了協助區內廠商掌握節能減碳,起手式就是今年度組成「科技產業園區節能減碳專家輔導團」,已促成區內廠商實際減碳564公噸CO2e碳排放量,相當於1.46座大安森林公園的減碳量,為了擴大輔導團服務能量,22日由執行團隊財團法人金屬工業研究發展中心,擔任整合平台,結合高雄市會計師公會、及台灣碳權交易推廣協會能量,共同簽署「碳權交易媒合合作備忘錄」,未來,將攜手產學研能量持續進階輔導業者發掘碳權爭取與交易模式。(工商時報報導

台灣民俗村變產業園區爭議 開發商聲明符合法規規定

彰化縣花壇鄉台灣民俗村原址申請「惠來產業園區開發案」,目前仍在環評中,民進黨民代昨天指稱此開發案「點土成金」,懷疑有政商利益糾葛。開發商惠來產創今天發出新聞稿表示,此開發案符合法規規定,民代們的說法已損及公司信譽,申請過程參考地方鄉親意見「活化閒置土地」,並響應中央政府鮭魚返鄉政策,期盼帶動地方發展、增加在地就業機會。(聯合報報導


永續漁業大躍進 脈衝技術降低91%鯊魚混獲

人類長期的捕魚模式,造成大量混獲、棄獲,許多漁民無法過濾非目標魚群。根據統計每年約有1億條鯊魚、魟魚等死於非本意的捕撈。所幸,科學家近日發表了一項新的技術鯊魚守衛(SharkGuard),通過每兩秒一次的短脈衝刺激鯊魚,以阻止鯊魚意外上鉤。開發公司希望可以在2024年之前,將技術普及。英國慈善機構相信鯊魚(Shark Trust)認為,限制或禁止捕撈只是重建魚群的第一步,並相信新技術會帶來緩解鯊魚誤捕更多可能。(自由時報報導

以生態保育抵債 斯里蘭卡目標十億美元

據《NewsIn.Asia》報導,目前遭遇數十年來最嚴重經濟衝擊的斯里蘭卡已與聯合國開發計劃署等組織洽談「外債換自然」計畫,該國環境部官員賈辛格黑(Anil Jasinghe)指出,目前進度屬於初步達成協議,內容包含修復退化的生態系統,換取債務取消。他指出,「等到指定用途的金額決定後,便會與債務人磋商,初步建議的金額為10億美元,不過,目前尚未定案。」(台灣醒報報導

暖化引發暴雨 西非洪水增加影響收成

地球暖化,讓西非出現洪水機會升高。國際研究發現,受到地球溫度越來越高影響,類似之前奈及利亞出現暴雨造成洪水的機率將提高八倍。除此之外,雨季報到時間不定,也影響作物收成,進而讓糧食危機嚴重性提高。(台灣醒報報導

法國今年三波酷暑期間 死亡總人數破萬超越平均值

根據《回聲報》報導,法國公共健康署 (SPF)週一晚間發布的一份報告指出,今年酷暑時期法國的死亡人數超過了1萬420人,死亡比率超過過去五年的平均值。 然而,法國公共健康機構也指出,發現的死亡人數過多「不能僅僅歸因於高溫」,因為2022年夏季也歷經了新冠疫情捲土重來病例增加的情況。 (法廣報導

巴爾幹半島野生「猞猁」瀕臨滅絕 僅剩不到40隻

巴爾幹半島有一種俗稱「大山貓」的貓科動物,叫做猞猁。早在2014年,阿爾巴尼亞便禁止盜獵猞猁,如果被抓到違法盜獵動物進行交易,最高可處七年徒刑。不過在過去14年間,平均每年都有一隻猞猁被獵殺,在阿爾巴尼亞目前剩下不到10隻,整個巴爾幹半島也剩不到40隻。而數量愈來愈少的巴爾幹猞猁變得非常孤立,遺傳多樣性也減少,對牠們的健康和繁殖十分不利。動保團體不排除引進其他地區的猞猁來協助復育與繁衍,避免這種獨特的動物走向滅絕。(公視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