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差點吃下魚肚裡的塑膠」 波蘭鳥類學家盧賓斯基受震撼 紀實觀察寫成《垃圾之書》 | 環境資訊中心
台灣新聞

「差點吃下魚肚裡的塑膠」 波蘭鳥類學家盧賓斯基受震撼 紀實觀察寫成《垃圾之書》

2023年02月13日
環境資訊中心記者 李柏霖報導

2023台北國際書展主題國為波蘭,邀請多位波蘭作家分享文化、歷史與文學。現居波蘭的鳥類學者史坦尼斯瓦夫‧盧賓斯基(Stanisław Łubienski)3日下午分享最近出版中文版的《垃圾之書:面對人類將被廢棄物所廢棄的事實與行動》,並與台灣海洋作家廖鴻基對談,交流歐洲內陸國家波蘭與東亞島國台灣共同面對的垃圾問題。


史坦尼斯瓦夫‧盧賓斯基(Stanisław Łubienski)。攝影:李柏霖

航海人與鳥類學家的覺醒 「魚肚裡的塑膠」親身經歷敲響警鐘

現居波蘭的烏克蘭鳥類學者盧賓斯基,曾獲波蘭最重要文學獎耐克讀者獎(Nike Award)。這次在台灣出版新書《垃圾之書》,書中詳細紀錄下他的生態浩劫觀察實錄。談及本書寫作契機,盧賓斯基坦言,鳥類學家在觀察鳥類時,往往習慣性忽略景觀中的人造物,但隨著觀鳥持續,逐漸察覺到垃圾愈來愈多,「多到無法忽視」。然而最為切身的經驗,卻是數年前的冬季,離開寂寥的波蘭,放鬆身心前往義大利旅遊,滿心想著美食美酒,卻在一次用餐中因一條魚咬到堅硬的物體,還崩碎牙齒,後來發現是一顆塑膠球。吃到魚肚裡的垃圾,原本只在網路流傳的故事成為自身經驗,讓盧賓斯基投入垃圾議題。

廖鴻基則說,近30年、30本著作的航海經驗,航海過程常遇見夾帶死去海洋生物的廢棄漁網,甚至是大型冰箱或浴缸。某次在花蓮海岸看到一只長滿藤壺的拖鞋,乍看之下很是美麗,還拍了照片,但仔細想過,卻又覺得拖鞋不應該存在海裡這麼久,以至於滿是藤壺。

海岸上最引人注目的莫過於船難船骸,那是充滿故事,甚至是船員傷亡的哀傷象徵物。具作家與航海人雙重身分,廖鴻基深知這些海漂垃圾大部分來自陸地,體現出我們的生活方式。

塑膠垃圾永不消失 盧賓斯基寫書患上「環保神經質」

回顧歐洲的垃圾歷史,盧賓斯基發現「一次性廢棄物」的起源非常晚近。20世紀以前,歐洲有相當漫長的再利用、再製傳統,如英國西敏寺中世紀使用至今的橡木門,波蘭人會用廢棄的墓石舖路,美國加州也有一盞自1901年使用至今的電燈泡。二次大戰後,塑膠製品迅速充斥,全世界流行用完即丟,演變為象徵希望、進步的「美式生活」。

盧賓斯基指出,塑膠最初發明的用途是取代昂貴稀有的原物料,如今卻取代了每種原物料。更為荒唐的是,那些在我們生活中,僅僅使用幾小時甚至幾分鐘的包裝,卻用上了永遠不會損壞的塑膠,我們甚至很難找到不包含任何塑膠的產品。

對地球上其他生命來說,塑膠廢棄物遠比我們想像的還要致命。德國近海島嶼上,用塑膠繩而不是海草築巢的北方鰹鳥,會因此被纏住而餓死;波蘭森林裡廢棄的塑膠瓶罐成為困住小型動物的死亡陷阱。在人們沒注意到的地方,無數的生命因為塑膠的危害而死。

撰寫本書的過程,越深入了解垃圾議題,盧賓斯基越感到自己患上了環保神經質——每次不得已使用塑膠瓶和塑膠袋,明明意識到重複使用,還是覺得自己在浪費資源。也因此,他意識到要解決垃圾議題,無法只憑個人的努力,必須從政府政策全面改變我們的生活模式。

廖鴻基與盧賓斯基合影。攝影:李柏霖
廖鴻基與盧賓斯基合影。攝影:李柏霖

廖鴻基回應,人類走到今天,不可能放棄便利的生活,完全不用塑膠。假如我們剩下1000年的時間,如果我們放手什麼都不做,那1000年之後人類也許就消失了。如果我們願意改變,那也許可以延長到2000年、3000年,更長時間使用地球的資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