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3-5日
驚傳兩隻小石虎遭火噬 保育人員痛心:不要再亂燒雜草
特有生物研究保育中心救援的石虎「豆棗」,傳出牠第二胎2隻小石虎日前已被無情的大火帶走。「石虎保育大使 阿虎加油」臉書粉專3日發文表示,從石虎多起案例都發現,人類無心的行為確實不經意傷害了許多野生動物,基於減少空氣汙染和不應耗費消防人力成本,呼籲不要再亂燒,導致不該發生的火災和傷亡。(聯合報報導)
鳳山擬設全台最大儲能廠 居民質疑審核不透明且鄰住宅區
三地集團預計投資70億元興建,在高雄鳳山區鎮北里附近,設置國內最大的儲能廠,最快2024年第一季完工。但安全疑慮以及審核過程,引發當地居民質疑,儲能廠旁就是加油站。在主辦單位5日上午召開的說明會中,上百位居民到場,也一度舉牌抗議,反對興建儲能廠。(公視新聞網報導)
台南官田水雉園區池水乾涸 園方憂影響水雉繁殖
南部地區自從去(2022)年入冬後雨少,這也讓台南官田水雉教育園區有五個生態池乾涸,其它池則在低水位。而園區近期也整理池塘,趁機去除外來種生物;不過也憂心乾旱持續,將衝擊水雉繁殖、棲地減少。台南官田水雉教育園區主任李文珍表示:「我們也是盡量利用周遭附近的瓦磘溝水。園區還是一些野生鳥類的庇護所,讓水雉還是可以來到園區這邊能夠棲息。」所幸近期水圳放水供灌春季雜糧,園區也趕緊引些水解決目前困境。(公視新聞網報導)
北捷擬供電動公車充電場站 夜間售電可成附屬事業
台北市前市長柯文哲任內,要求台北捷運商業極大化,積極開發副業,包括TOD、北捷咖啡、北投會館與廣告經營。如今新官上任,北街董事長趙紹廉就透露創新構想,可以在捷運機廠內設置公車充電樁,解決用電瓶頸區無法增設充電樁的問題,又能穩定供電,同時向公車業者收費,兼顧電動公車政策需求與增加北捷獲利。(聯合報報導)
漁港堆石阻航道8年、再因珊瑚保育喊卡 漁會:討海人權益在哪?
屏東琉球漁福漁港內浪潮起伏不大,留有淺水沙灘,吸引不少親子遊憩,更是在地漁民賴以為生的重要建設,八年前強颱莫蘭蒂吹毀漁港入口處堤頭,連帶周圍消波塊結構鬆散,大量破碎石塊掉落航道,嚴重影響漁民生計,縣府籌備經費今(2023)年再次發包施作,卻因保育團體反應工程傷及珊瑚暫緩。琉球漁會5日發表聲明,指生態保護也需兼顧漁民權益,盼相關單位儘速協商切勿延宕,保障討海人生命財產安全。(聯合報報導)
糧食供應隱憂成助力 巴西批准基改小麥種植販售
《路透社》報導,巴西「國家生物安全技術委員會」(CTNbio)公告批准抗旱基改小麥的種植與銷售,使得巴西成為繼阿根廷後,第二個批准Bioceresk旗下HB4小麥品系用於種植的國家。巴西是世界上最大的消費市場與糧食出口國之一,雖然開放基改小麥種植與銷售,並不代表巴西很快就會為生產而種植,但此事反映出氣候變遷與俄烏戰爭加劇人們對全球糧食危機的擔憂下,外界對基改作物態度上的重大轉變。(中央社報導)
日美舉辦去碳化國際論壇 20個城市將加強合作
日美兩國政府1日在東京舉辦了力爭減排溫室氣體的「去碳化城市國際論壇」。包括線上方式在內,共有來自亞洲、歐美等地約20個城市參加。各方就分享先進事例並加強未來合作達成一致。日本環境副大臣山田美樹強調:「排放量占到約七成的城市發揮作用是極為重要的。」她說明日本的目標是,使國內有100個以上的到2030年度積極推進去碳化的「先行地區」。(共同網報導)
北方森林大火CO2排放倍增 科學家:森林恐成暖化來源
森林本是儲存碳化合物的天然倉庫,被稱為碳匯,但這幾年高溫與乾旱引發的大規模森林野火不斷,已釋放出大量二氧化碳,增加暖化負擔。據發表在《科學》期刊上的一項新研究顯示,北美和歐亞北方森林中大火在2021年釋放近50億噸碳,其中包括17.6億噸二氧化碳,比2000~2020年的年平均二氧化碳排放量高出150%。
科學家表示,北方森林是高碳密集地區,估計這些地區的火災每單位面積燃燒釋放的碳是其他生態系統的10到20倍。且北方地區野火的升級將加速永久凍土層中大量碳儲存的釋放,並有助於灌木向北擴張,這些因素可能會導致進一步變暖,並為野火的發生創造更有利的氣候。(科技新報報導)
馬來西亞洪災已釀四死 逾4萬人撤離家園
馬來西亞官員表示,連日「不尋常」暴雨造成大馬多州洪水肆虐,至4日已釀成至少四人死亡、近4萬1000人被迫撤離家園。馬來西亞自然協會(Malaysian Nature Society)主席周國球(Vincent Chow)告訴《法新社》,這是1969年以來柔佛州所遭遇最嚴重洪患。「人們迫切需要食物與藥品,唯一能提供食物與衣物的方式是空運。」(中央社報導)
歐加速乾淨能源布局 滿足40%境內需求
英國《金融時報》(FT)報導,為了加速歐盟全境的乾淨能源部署,歐盟執委會制定的新草案顯示,在太陽能、風電、熱幫浦、電池及電解器等五大關鍵產業,歐盟的產能需滿足至少40%的境內需求,以在2050年前實現淨零碳排。
這項計畫預定14日發布,是對美國在去(2022)年8月通膨削減法的直接回應。此外,歐盟執委會的提案建議,某些產業計畫「對環境有負面衝擊」,但如果會員國當局認為「這些計畫帶來的公共利益高於負面影響」,將允許該國政府快速推動這些計畫。(經濟日報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