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眾黨團上週五(17日)召開組織改造2.0公聽會,民間團體憂心「環境部」將山林水土業務切出,台灣河川生態沒有主管機關,跨部會協調無力,資源管理多頭馬車的困境恐持續無解。林務局代表則說,對跨部會協調有信心,是分工明確而非各自治理。《環境部組織法》將在本週三(22日)進入委員會逐條審查。
台灣沒有河川生態主管機關 學者舉荷蘭治水建議強化協調
政府組織改造延宕20多年,去(2022)年行政院提出組改2.0,環保署、農委會將升格為環境部、農業部,遭批評捨去「環境資源部」山林水土不分家的規劃,只見原地升格,自然資源管理依然多頭馬車。立院民眾黨團17日召開「組改2.0-原地萎縮?永續發展?」公聽會,邀集民間團體、專家、環保署、經濟部、農委會出席討論。
台灣河溪網協會秘書長鄒明軒表示,此次組改強調氣候變遷,但洪泛及水資源利用等氣候調適問題,都須以流域治理的整體視角處理。各單位的分工也多是基於開發需求衍生的後端治理,組改若不整合河川管理部門,數十年來的流域管理紛爭依舊無解。
地球公民基金會議題部主任黃靖庭也指出,先前經濟部准許業者在宜蘭員山採礦,甚至規劃陸砂採取專區,卻未考量衝擊溪北地區水源,即是山林水土業務分家、由經濟開發主導政策的結果。
前內政部長、台大土木系教授李鴻源提出,山林水土整合難度高,「與其把大家整在一起,不如改變政府運作文化」,既有問題可強化協調機制,過去荷蘭治水管理單位也很紛雜,後來僅以獨立的「三角洲委員會」(Delta Committee)解決。
中經院助研究員洪志銘則表示,部會之間雖要付出協調溝通成本,但好處是能保有多元觀點;部會整合雖可提升行政效率,卻恐淪為單一首長「說了算」,不一定是好事。
組改將展開逐條審查 環保署:不是為升格而升格
環保署綜計處處長劉宗勇強調,組改不是為升格而升格。切出資源管理業務、擴增單位及人力是因應氣候變遷的急迫性。農委會林務局代表則表示,林務局在流域治理雖只負責上游林班地治水工作,但2015年起已和各部會召開聯繫會報,討論土砂災害、清淤工作。
林務局代表語帶信心指出,開會開到最後找不到議題,顯示「可以協調的東西不多」。目前上、中、下游並非各自治理,而是分工明確,組織怎麼改都不會影響行政工作。
地球公民基金會執行長蔡中岳則語重心長表示,若各部會不願打散重整,「那也沒關係」,政府有信心以跨部門會報解決問題,「我們就好好開、把它開好。」
攸關環保署升格的《環境部組織法》將在本週三(22日)逐條審查,除政院及朝野兩黨版本,時代力量黨團、民眾黨團分別提出《環境資源部組織法》及《氣候及環境資源部組織法》草案。民眾黨團會後要求人事行政總處一週內提出「組改2.0」評估報告,說明各部會聯繫障礙的具體解方。
【2023.3.21 更正】導言與台灣河溪網協會秘書長發言段落經過修正,以貼近原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