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2日
日本核處理水最快8月入海 食藥署開發氚檢驗法
日本核處理水最快8月入海,日本日前表示,污染水在排放至太平洋前,核處理水的氚含量將被稀釋至遠低於國際的排放標準。衛福部食藥署12日表示,已與原能會合作開發出檢驗氚的方法;也已啟動對日本食品的背景值檢測,目前檢測均為未檢出,將持續監控,而未來水產品絕對是檢測重點。(中央社報導)
氣象局長鄭明典7月16日退休 任內未有颱風中心登陸
氣象局長鄭明典將於16日屆齡退休,由於他時常在臉書分享天氣資訊而獲民眾喜愛,也有許多網友留言祝賀他「榮退」;鄭明典專長為數值天氣預報,氣象局現在使用的「氣象數值模式預報發展應用系統」就由他所建立。他也參與研究颱風的「追風計畫」,不過,網友發現,鄭明典擔任局長期間,都沒有颱風中心登陸。(中央社報導)
花蓮七星潭流浪犬熱區 驅趕器遭破壞縣府報警查辦
花蓮七星潭是流浪犬出沒的熱區,花蓮縣政府基於保護民眾及尊重動物生命,除了加強誘捕外,近期在七星潭主要腳踏車道旁設置以音頻原理設計的驅趕器和警示牌,希望和諧的處理人犬衝突。不料,11日發現驅趕器和告示牌竟遭人破壞,總共10支驅趕器被移離原處,縣府表達遺憾並已報警查辦,呼籲民眾愛護公有財物。(中央社報導)
官田水雉繁殖期 僅45隻創新低
官田水雉生態教育園區正值夏季繁殖期,園區廣達十公頃的23個復育池只有45隻水雉,繁殖創新低,第一巢出現在5月24日,比往年晚了一個月,目前也只有七巢孵育出16隻雛鳥,水雉繁殖出現延遲。水雉園區推測疑受乾旱、今(2023)年一期作休耕影響水雉繁殖,因二期作接著又缺水停灌休耕,菱角田面積減少,衝擊程度後待觀察。(自由時報報導)
大園除草噴「年年春」 污染20公頃農地
桃園市大園區公所日前委外進行除草作業,廠商卻在剷除路邊雜草後,使用水車噴灑除草劑「年年春」,因風勢而污染農路旁的稻作及蔬菜等農作物,造成枯萎現象,尤以圳頭、沙崙、內海、和平里情況最為嚴重,初估受害農地約廿公頃,農民氣得跳腳,紛向市議員游吾和、徐其萬陳情,市府農業局已採樣送驗,如確認廠商於農地使用除草劑造成即將收割的作物殘留農藥,將依農藥管理法開罰,並由大園區公所成立窗口協助農民向廠商求償,廠商已允賠償。(自由時報報導)
加拿大湖泊找到「人類世」證據 科學家:地球生物學已巨變
綜合外媒報導,在加拿大安大略省一個小而深的克勞福湖(Crawford Lake),科學團隊從湖底沉積物的核心檢體中,找到塑膠微粒、燃燒石油煤炭引發的飛灰,以及核彈試爆殘渣。「人類世工作團」(Anthropocene Working Group,AWG)認為,這可以證明地球已因人類活動影響,進入了新的地質篇章「人類世」(Anthropocene)。
另外,雞骨頭也被認為是人類世的證據之一,幾乎在地球上有人居住的地方都會留下大量肉雞的雞骨頭。專家指出,現代肉雞與牠的祖先或野生同類不同,物種進化通常需耗時數百萬年,但人類只花了數十年就產生一種新型態的動物,換句話說,肉雞的存在證明人類有能力侵入自然界並干預大自然發展。(中央社、中央社報導)
研究指深海採礦恐衝擊鮪魚生態 漁業團體籲暫緩開發
《路透社》報導,《自然永續期刊》(Nature Sustainability)最新發表一份鮪魚的研究,發現氣候變遷可能會改變牠們的遷徙模式,而深海採礦會加大不確定性,包含開採海中結核(nodules)所揚起的沉積物,以及噪音和光害污染可能影響繁殖率等因素。這點升高了世界上最有價值的漁場和夏威夷東南邊克拉里恩-克利珀頓地區(Clarion-Clipperton Zone)計畫採礦區衝突的可能性,專家和漁業團體呼籲,在針對社會經濟與環境影響進行更全面性分析以前,暫停深海採礦開發。(中央社報導)
佛州外海水溫高達90℉ 海洋生態面臨威脅
《紐約時報》12日報導,佛羅里達州外海目前海水溫度高達90℉,研究人員指出,如此破紀錄水溫讓珊瑚礁與其他海洋生態面臨空前威脅。報導指出,墨西哥灣(Gulf of Mexico)出現海洋熱浪,佛羅里達島礁(Florida Keys)水溫創下新高紀錄。科學家憂心的是,7月份就已經出現90℉高溫(約32.4℃),而珊瑚礁受到高溫影響最嚴重的月份通常是在每年8月及9月。(世界新聞網報導)
熱氣向下竄「地下氣候變遷」正影響建物安全
西北大學最新研究顯示,20世紀中葉以來,由於地下室、停車場、地鐵隧道等地下結構不斷洩出熱量,城市地表和岩床之間的地面平均變暖了5.6℉,科學家稱此現象為「地下氣候變遷」。這些熱量變化,足以導致部分建物地基走位下沉或膨脹數毫米,加劇牆壁和地基的裂縫和缺陷,影響建物結構安全。專家表示,解決此問題的最有效方法是改善隔熱效果,減少熱量洩漏到地下,也可以將熱量善加利用,例如回收熱量用以運行熱泵。(世界新聞網報導)
佛蒙特爆世紀洪災 首府水壩叫急 水位逼近壩頂
稍早席捲紐約哈德遜河谷的風暴在10日晚上席捲佛蒙特州和新罕布夏州西部,導致佛蒙特州首府蒙特佩利爾(Montpelier)發生近一世紀以來僅見的洪災,貫穿該市的威努斯基河(Winooski River)水位超過21呎,僅次於1927年該州史上最嚴重的佛蒙特大洪災。市長弗雷澤(William Fraser)表示,附近賴茨維爾大壩(Wrightsville Dam)1935年修建目的是應對1927年大洪水,現在存儲容量有限,萬一水壩潰決,大量水流將灌入市區,使水患將更加嚴重。(世界日報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