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動團成立台灣動物共生聯盟 呼籲建立石虎與犬貓共存生態系 | 環境資訊中心
台灣新聞

11動團成立台灣動物共生聯盟 呼籲建立石虎與犬貓共存生態系

2023年07月31日
整理:劉庭莉(環境資訊中心記者)

農業部明天即將掛牌,動保團體關切新成立的動物保護司是否有效處理野生動物與遊蕩動物衝突,以及石虎保育與遊蕩犬貓衝突議題的長期拉鋸,由11個動保團體組成的「台灣動物共生聯盟」今(31)發表聯合聲明,提出四大建議,呼籲「就事論事」救石虎、建構友善動物福利庇護場域、正確餵食管理遊蕩犬等,實踐石虎與遊蕩犬貓的共存生態系。

遊蕩犬隻與野生動物衝突引發民間高度關注。圖片來源:台灣動物共生聯盟提供

遊蕩犬隻與野生動物衝突引發民間高度關注。圖片來源:台灣動物共生聯盟提供

石虎與遊蕩犬貓衝突難題 聲明:二元對立無助保育

農委會統計全台遊蕩犬近16萬隻,為改善遊蕩動物與野生動物衝突問題,農委會預計下半年推動「台灣原生種野生動物受遊蕩犬侵擾改善試辦專案計畫」,選定包含石虎棲地在內的九大生態熱區,兩三年內逐步執行遊蕩犬捕捉、收容、不回置。

自此,動保與野保團體之間出現拉鋸,動保團體5月底上街高呼「拒絕仇恨反霸凌」,主張源頭管理才是雙贏;野保團體則在6月展開連署支持試辦計畫,獲得300個團體及2萬名個人連署。

由11個動保團體組成的「台灣動物共生聯盟」今發表聯合聲明指出,部分網路輿論簡化石虎保育與遊蕩犬貓衝突議題,造成二元對立無助於生態保育,石虎保育現況與困境的主因為深層複合的生態災難,包括棲地破壞、道路致死、危害及非法獵捕等,單獨歸因於「移除遊蕩犬貓」無法解決石虎保育困境。聲明針對試辦計畫提出四大建議:

  1. 改善石虎實質困境需爭取廣大城鄉民心,不需鄉村無狗化,而是就事論事救石虎。
  2. 以「人道犬隻族群管理」(HDPM)原則,配合源頭管理與TNVR才能根本解決問題。
  3. 人與犬貓依存關係深厚,建構友善動物福利庇護場域,實踐護石虎也庇護犬貓。
  4. 以人道社區發展(HCD)正確餵食管理遊蕩犬,合乎環境生態倫理與人性。
深藍色線為預測百年後族群量的基線模型,藍色線為犬隻危害模型, 綠線為雞舍入侵模型,紅線為隨機災難模型,紫線為路殺模型,橘線為綜合模型。圖片來源:台灣動物共生聯盟提供

深藍色線為預測百年後族群量的基線模型,藍色線為犬隻危害模型, 綠線為雞舍入侵模型,紅線為隨機災難模型,紫線為路殺模型,橘線為綜合模型。圖片來源:台灣動物共生聯盟提供

建立遊蕩犬管理機制 聲明建議完善「餵食指引」

聲明表示,《野生動物保育法》僅宣告物種瀕危,我國仍缺乏整體棲地保育的法源。聲明團體指出,改善石虎處境應系統性的「再荒野化」(Rewilding),以苗栗、南投、台中三縣市試辦地區開始,豐富野地多元食物鏈,逐步健全鄉野棲地生態系。

聲明指出,農村不可能無狗無貓,不應將「無狗」視為終極目標,目前世界衛生組織(WHO)、世界動物衛生組織(WOAH)皆提倡以人道方式進行犬隻族群管理,透過人犬互動教育、犬隻識別統計、強調飼主責任,同時重視社區犬隻餵養照顧、繁殖控管(TNVR)等方式,加強狗群管理,減少物種共域衝擊。

聲明主張,粗糙的全面禁止餵食,卻不管理,只會讓遊蕩動物野化且具攻擊性,反而造成行為更難預測、增加捕捉難度,應尋找人道方案,公私協力制定完善「餵食照護管理指引」,透過餵食網絡建立遊蕩犬管理機制,掌握社區犬隻族群,進行通報、教育宣導、結紮防疫等,減少對生態環境的衝擊。

若不得已要移置遊蕩犬隻,聲明團體強調,不可貿然收容至公立收容所,需要是友善動物福利庇護場域才可移置,建議設計為「圍閉式開放空間浪犬庇護園區」或「在地區域小型庇護專區」,由政府提供閒置場域,限制活動邊界、最低建築量體、以犬隻個體特性分區管理,但專區僅為階段性設施,須同步擬定後續規劃。

台灣動物共生聯盟(Taiwan One Ecology Coalition,TOEC)

組成團體:台中市希望愛生命關懷協會、台灣幸福狗流浪中途協會、台灣動物平權促進會、台灣樹人會、台灣劉剛武動物愛護促進協會、台灣動物方舟協會、為牛請命草山牛社團、南投縣關懷動物協會、屏東縣生命奇蹟護生協會、浪愛不流浪關懷動物協會、橋烽關懷生命協會等。
聯合聲明「給台灣石虎再野化的山林,庇護犬貓的友善共存生態系」連署團體有:桃園海岸生態保育協會、新北市看守土城愛綠協會、雙和護樹聯盟、桃園護樹聯盟、台灣愛鼠協會、台灣鳥類救援協會、臺灣鸚鵡保護協會、蘭嶼部落文化基金會等80個團體,以及中研院歐美所研究員盧倩儀、台灣大學人類學系教授呂欣怡、南投縣議員陳宜君、蘇昱誠、戴世銓等66人。

※本文報導刊出後,經生態觀察者李璟泓老師來信〈對於共生聯盟的個人意見〉,編輯室基於提供讀者不同觀看立場,補充分享李老師觀點於此,供各界讀者參考。

淺山動物面對的問題不應該只是頭痛醫頭腳痛醫腳,當犬殺野生動物問題就是這麼嚴重時,就在牽拖還有其他的問題都沒有人去處理,而遊蕩犬造成的問題不只是淺山動物遭犬殺,連鄉間小路的行走老人、學童及機車騎士都受到浪犬嚴重的傷害。

而受到遊蕩犬隻傷害的野生動物,並不是只有石虎,攻擊力最弱但也遍布全台的穿山甲更是犬殺的受害者。

我遇過的穿山甲有被路殺的、有民眾收容好幾天、有被狗咬的、有墜崖摔死的、還有一隻是被剁成好幾塊丟在溪床裡的。

每隻穿山甲碰到的問題,至少我們都會想辦法去揭露資訊及找到最好的處理方法。每一個致死的原因也都是我們應該去改善的事情。

共生聯盟在文中強調石虎面對的問題是個複雜的複合型問題,需要多方處理,但是請問聯盟,這些複合型議題都有許多夥伴在處理。野生動物的路殺有許多志工投入路殺回報及回收,甚至有路殺的回報系統。雞舍侵擾(可不是只有石虎)有台灣石虎保育協會在協助圍網。農藥及除草劑的使用也有生態保育的夥伴投入友善農業的行列,除草劑有路噴社回報。淺山開發及光電入侵也有夥伴在抗衡。為什麼獨獨就是不願意真實的面對犬殺對野生動物的強大殺傷力?

自動相機裡頭的淺山五獸(石虎、食蟹獴、麝香貓、白鼻心、鼬獾)體型相當,彼此也會有領域行為。但是一旦遇上比牠們大上五倍以上的遊蕩犬群,根本就是以卵擊石。請問一下這些淺山動物是怎麼跟遊蕩犬共存共生?個人認為淺山動物跟遊蕩犬貓的唯一解方就是讓犬貓回到住家的籠舍、繫繩,而野生動物就在淺山各自安好。入侵淺山的浪犬浪貓就依照規定捕抓安置或是人道處理,請共生聯盟不要以謬誤的訊息誤導大眾,並造成農政單位及收容單位的負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