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團提新增躉購級距 費率6元以上促推屋頂小光電 | 環境資訊中心
台灣新聞

環團提新增躉購級距 費率6元以上促推屋頂小光電

2023年11月14日
環境資訊中心記者 李蘇竣報導

經濟部再生能源躉購費率審定會於明(15日)召開,民間團體13日召開記者會,呼籲經濟部新增10kW以下太陽光電的躉購級距,因全台住宅建物平均面積約為50坪,換算下來,大多只能設置10kw以下的小型光電。另外,民團也呼籲費率應設定在每度電6元以上,同時也要簡化申設流程,增加設置誘因。透過屋頂光電普及,才能減少地面光電的用地需求。


政府有意推動屋頂型太陽光電,但實際上屋頂大小不同也會影響成本。攝影:李蘇竣

小型案場成本反而高? 民團:費率6元起最有誘因

台灣加速推動再生能源,為鼓勵再生能源建置,經濟部每年會公告再生能源電能躉購費率及其計算公式,政府將以此費率保證收購綠電,經濟部預計,2024年度費率審定會於明日召開。

地球公民基金會、主婦聯盟環境保護基金會、綠色公民行動聯盟等關注能源轉型的民間團體昨日舉行記者會,指出目前屋頂型的躉購費率最小級距為1~20kW,應增加10kW以下級距,並保障每度6元以上。

主婦聯盟環境保護基金會資深主任吳心萍認為,目前許多社區型的公民電廠使用小屋頂,若能讓更多公民電廠利用小屋頂發電,不僅可提高能源穩定度,還能促進能源教育。然而案場不分大小,建置成本如吊車、工資等都相同。

吳心萍指出,相較於20、30kW以上的案場,10kW以下的微型電廠分攤到每kW的施作成本,至少高出3000~5000元。換算下來,1kW的設置費用可能近6~7萬,再加上維運及行政成本、每年需負擔10%的租金,費用更高。因此提升躉購費率來支持小屋頂,有其必要。


民間團體建議應新增10kW以下的躉購級距,設定在每度電6元以上,增加小型案場的誘因。攝影:李蘇竣

全國住宅面積平均50坪 小型屋頂光電勢在必行

近年地面太陽光電板引發多起搶地爭議,政府同步發展屋頂型太陽光電,依照內政部資料換算,估計到2050年將會新增5400公頃新建物屋頂面積,約可以建置5.4GW光電。

地球公民基金會專員鄭泰鈞指出,小屋頂是推廣再生能源,避免光電爭議的最佳場所。舉例來說,依購置住宅貸款統計資訊,截至2023年Q2為止,全國住宅類建物平均面積約為160平方公尺(約50坪),意味多數民眾居住在面積不大的建物。若要裝設太陽光電,扣除屋頂雜項設施空間,實際可施作的空間更小,這類建物的光電設置量必然小於10kW。

今年《再生能源發展條例》修法通過,未來新建或增改建的建物,達一定規模以上需強制加裝一定比例的太陽光電。鄭泰鈞指出,目前子法草案討論將門檻設定在1000平方公尺以上的建物才要加裝,但根據內政部近五年核發使照的資料,1000平方公尺以上的建物僅佔全國建物總數約6%,反而多達82%是300平方公尺以下家戶型建物。

此外,綠色公民行動聯盟研究員劉如意也建議,目前微型屋頂光電的申設流程仍過於繁冗,應該思考簡化申設流程如線上申請、審查流程併行等。台電也應協助小型及公民電廠型態的案場優先併網,減少行政成本,讓設置過程更友善。

作者

李蘇竣

生在台灣,活在台灣,我們都是山與海的子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