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統大選政見會最終場 侯柯圍攻氣候、能源題 賴首提農業政策 | 環境資訊中心
台灣新聞

總統大選政見會最終場 侯柯圍攻氣候、能源題 賴首提農業政策

2023年12月29日
環境資訊中心記者 李蘇竣報導

2024年總統大選倒數15天,中選會昨(28)日舉辦最終場總統候選人電視政見發表會。藍、白陣營持續炮轟執政黨減碳成效不彰、能源政策錯誤,不符合國際趨勢,影響外資對台投資。綠營則選擇不回應,提出農業政見,強調照顧農民的立場。


中選會28日辦理第三場總統候選人政見發表會。圖片來源:中選會提供

碳排不減反升? 柯文哲批執政黨「與世界脫節」

民眾黨總統候選人柯文哲在第三輪發言提到,兩個星期前,COP28(第28屆聯合國氣候大會)在杜拜落幕,198個國家達成共識,要減少石化燃料、加速能源轉型,目標2050年淨零碳排放,「當全球先進國家注意這些問題時,民進黨政府卻與全世界脫節」。

柯文哲批評,民進黨政府「說的很多,做的很少」,雖然總統蔡英文承諾減少碳排量,可是執政7年來,台灣的碳排量仍比基準年增加2.1%。柯文哲主張,能源問題、氣候變遷要用科學與新技術來解決,而不是意識型態,必須要換掉裝睡的政府,才能讓台灣與世界接軌。

蔡政府於2021年宣示2025淨零,隨後由國發會提出淨零路徑。根據最新版國家溫室氣體排放清冊報告,2021年全國總排放量近2.97億噸二氧化碳當量,較2005年成長約2.22%。


近年總溫室氣體排放量趨勢。圖片來源:國家溫室氣體排放清冊報告

侯友宜再酸缺電 憂心企業低碳轉型進程

國民黨總統候選人侯友宜在第三輪發言中談及經濟問題,再度指出台灣「五缺」問題很嚴重,「缺水、缺電、缺工、缺人才、缺土地,大家都知道」。侯友宜舉自身經歷,他去美國商會、歐洲商會拜訪演講時聽到業者抱怨「一定缺電、能源政策有問題」、「若能源政策有問題就不投資」。因此,要改善投資環境,其中以電最重要。

侯友宜強調,數位轉型跟低碳經濟是現在最重要議題,為了減緩地球暖化,全球正共同推動淨零碳排。如歐盟碳邊境調整機制(CBAM)於2023年10月實行,2027年全面生效,首波包含水泥、肥料、鋼鐵、鋁、電力業等,未來可能還有煉油、玻璃等產業,所以淨零碳排很重要、刻不容緩。


侯友宜提出改革經濟三支箭,改善投資環境與企業轉型,強調國內減碳與能源刻不容緩。圖片來源:擷取自台視直播畫面

終場發表會首提農業政見 賴清德:打造幸福農業

有別於能源與氣候政策的交鋒,民進黨總統候選人賴清德首度在政見會上提出農業政策,強調要以農立國,將推動安全農業產銷體系、科技農業、建置完整產業鏈與冷鍊。

賴清德提到,中國近年把農產品當「政治手段」來玩弄,我們要積極協助農產品外銷到更多國家。台灣農產品已經可以銷往日本、韓國、美國等很多國家,未來也會繼續來做。

此外,在第三輪發言中,賴清德提出要打造台灣成為亞洲永續金融的模範。自從台灣設定2050年淨零目標,淨零路徑規劃在2030年之前投入9000億,帶動民間投資,因此,非常需要金融業的授信、貸款,朝永續目標前進。


賴清德說明農業政策。圖片來源:擷取自台視直播畫面

3+1場政見會落幕 環團:遺憾未見具體規劃

中選會本次共辦理三場總統候選人電視政見發表會,外加一場副總統候選人政見發表會,至昨日正式落幕。緊接著是12月30日的總統候選人辯論,與1月1日的副總統候選人辯論會。

四場政見發表會中,候選人均有提出能源或氣候方面的討論與政見。由多個環團組成的「台灣氣候行動網絡」昨日發表聲明,指出樂見三黨候選人重視氣候議題,但仍需要闡明政策目標達成方式,如各候選人均有提出2030年的電力結構,各自應說明再生能源的規劃目標,或是具體該如何延役核電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