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續的生態智慧 聽傳統工法怎麼說 | 環境資訊中心
生態工程

永續的生態智慧 聽傳統工法怎麼說

2007年11月23日
作者:陳品潔(靜宜大學生態所研究生)

大禹治水、三過家門而不入,自數千年前流傳至今,眾人耳熟能詳的故事。大禹的父親-鯀,採取築堤治水,但是每遇上大水則崩,如此連續九年都失敗。大禹記取父親經驗教訓,改行疏濬。當時,未進入鐵器時代的社會,疏濬工程的浩大絕非當今挖土機時代所能想像。但是禹和部落共同努力10幾年,完成疏通河道的工程,解決當時的水患問題。

大禹治水雖然是故事,但是不禁令現代工程反省。同樣是水利工程、同一個地區,同類型的災害,對問題肇因的切入點不一樣,大禹和父親兩種不同的處理方式,所得的結果一個是失敗,一個則是成功。那麼現今的生態工程,如何看見因地制宜的切入點呢?

臺灣有許多前人留傳的生活智慧,對後人貢獻良多,工程只是生活智慧與文化的一部份。在還沒有水泥時代,先民及可依賴豐富的生活經驗與技術,將土、石、竹、農業廢棄物、甚至糞便等天然素材,運用在工程技術上。這些天然素材除了因應先民對於在地環境特色與族群文化融合在環境中,現在鄉間仍可見有許多歷史悠久的駁崁、城牆、水利工程。這些工程在經歷921大地震後綠意盎然,卻也屹立不搖。

從這些工程看見先民對於環境的感情與謙卑。若要談台灣生態工程上的因地制宜,傳統工法正是最好的借鏡,有的甚至比歐、美、日所謂的生態工程更淵遠、更能因應在地的需求。

掌握環境互動關係 掌握工程的奧秘

澎湖七美石滬;圖片提供:林建勇

大自然裡那些大小不一、不規則形狀的的石塊堆砌,並利用那些形狀的相嵌、互卡、互相支持的角度,形成完整具有抗壓能力的整體,使每一顆石頭都承受同樣的壓力,而且每一顆石頭都很重要,因為它們都是支持的一部份,只要有一顆鬆動,整堵牆就有可能會倒塌。

這恰好是生態圈相依相存、相生相剋的借鏡,自然界裡到處都是互相依存的例子。先民也巧妙地運用生態環境中的互動,在艱困的環境中求生存。以石滬來說,這是一種利用潮差集魚的砌石工程。

根據已知文獻的記載,「滬」是一種非常古老的世界性漁撈活動,早在新石器時代就已出現。澎湖石滬最早的記載出現於清康熙35年(西元1696年),高拱乾纂的「台灣府志」賦役(註2);當地人利用特產的玄武岩、咾咕石砌成,玄武岩覆蓋在外,白色的咾咕石包在內,咾咕石因為富含碳酸鈣,遇到酸雨時便分解為碳酸氫鈣留置岩縫內,待碳酸氫鈣還原時,便可固結黑石,讓整個石滬「不怕風、不怕雨」。

與環境互動的智慧 生態工程的借鏡

《台灣不能沒有客家人》一書中(註3),也有許多客家先民將生態智慧融入工程技術當中的例子。作者張文亮教授在宜蘭枕山的馬藻水道,發現當地農夫與水道裡馬藻的互動關係。生長叢密的馬藻可能會阻擋河水流進水門,但當地農夫並未將長滿水道的馬藻除去,反而是用腳將馬藻踩低一些,不阻塞入口即可。

為何當地農夫不將馬藻除去呢?原來一大片的馬藻讓適合緩流的水生物獲得依附的機會,也可使得泥砂沉降下來,不會直接沖入農田的渠道。

在生態工程發展史上(註4),日本非常強調「就地取材」,由於天然材料強度較低,工法設計上必須讓大自然的力量與天然的材料結合,才能對抗洪水;而就地取材的建造物,很容易讓魚類棲生、植物著生、螺貝附著。慢慢地,「就地取材」逐漸形成日本特色的工法。

前人在技術與材料有限的情況下,這些工程都有一個共通點,就是在地社群運用觀察到環境互動關係與適合在地條件的素材,做為因應施工目標的基礎。

傳統生態智慧無價 提供現代生態工程反思

長期且慢速累積的在地的生態學知識,是許多科學家無法理解的慢速現象,有許多在地知識是科學家無法具備的。台灣受地殼運動影響,土地不斷地在隆起,加上短促的溪流沖刷,成為全世界天然水土流失率最高的地方之一。日本人領台之初,沒看過這樣短促的溪流,而採用攔沙壩工程想,解決土石流的問題,但是現在攔砂壩卻幾乎讓台灣的生態歷經浩劫。

口述歷史至少有400年的魯凱族看待土石流的心態不同,他們通常在年初上山打獵看到水源源頭的山壁,就可以判斷當年會不會有土石流,西流的源頭山壁粉粉的,表示土地很渴,今年下多少雨都不用擔心。倘若是溼潤的,下山後就要趕快收割今年的作物,準備避難去。(註5)

大自然生生不息維持一種尚無法用科學完整解釋的動態平衡,每個地方有其特有的平衡規則,人類也只是互動關係中的一環。我們如何從遵循自然規則中,找到共處的平衡關係。1964年,生態學之父E.P. Odum認為,工程能毀滅大自然,也應該能為生態系統效力。(註4)和環境共生共榮,這應該是生態工程的本意。

參考資料:

1. 談傳統砌石技術之現代價值《自然保育季刊》2004年6月
2. 澎湖的石滬文化堪稱為漁業文明的「活化石」
3. 從水利工程看客家人的生活智慧 讀《台灣不能沒有客家人》
4. 生態工程學的發展史 
5. 屏東科技大學野生動物保育系暨研究所教授「傳統的生態學知識與自然保育」演講內容摘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