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2月,關渡自然公園永續經營區(稻田區)正進行人工濕地工程後續的試水階段,但是最末端的終沉池因為淤積的關係,需要抽水清淤,所以廠商在2月10日開始抽水。過程中發現池中棲息了許多水生生物!除了外來種的吳郭魚、大肚魚、琵琶鼠、泰國鱧魚、日本鯽、鯉魚、土虱、福壽螺等,原生生物發現有白鱎、羅漢魚、圓蚌、石田螺、長額米蝦等,其中白鱎、羅漢魚及圓蚌的發現最令人驚喜。為了牠們,我們在水位低時展開了怪手清淤前的搶救行動。
撈回的白鱎數量約有60條,長額米蝦有上百隻,羅漢魚只發現一條魚屍,但是潛藏在土裡的圓蚌就比較麻煩,得在爛泥中連摸帶挖才行。在大約1公頃的泥灘中找圓蚌,有點像大海撈針,所以就趁連日降雨,抽水不及無法開始清淤的情況下,趁自然公園週一休園日,邀約管理處工作人員及義工下去摸蚌。
對沒穿過沼澤衣的人來說,這幾天的氣候是很舒適的,不過踩在及膝的爛泥中,雙腳不能動彈時,光是要把腳拔起來就夠累人了,還得仔細搜索泥巴中的蛛絲馬跡,深怕錯過任何一顆躲在泥裡的圓蚌。因為只要還有沒被發現的,一經怪手翻攪清淤,這些圓蚌被厚土一蓋,就只剩死亡一途了。
就因為如此,在大家手腳並用,又跪又爬的努力下,成果比想像中好:2月18日第1次下去抓魚兼摸蚌,只花了20分鐘摸到30多顆;2月20日第2次超過400顆;2月27日也有201顆。最大的長18公分,最小的2.3公分,其他多介於18~15公分。另外還摸到幾顆4~5公分大的蜆(蛤蜊)和石田螺。
可是,魚類會隨溝渠進出是正常,10公分的圓蚌可能已經存活了10年,淡水生態塘是2004年才挖掘的,那這些圓蚌是哪來的?在討論後得到的結論:圓蚌可能是2004年和2005年颱風季由八仙圳的渠道漂流而下。現今關渡平原還有許多水稻田在耕作,包括大度路以南關渡自然公園東界的下八仙,除水稻外,也有蓮藕田及一些埤塘存在。這些埤塘窪地、水田,皆由八仙圳的大小渠道串聯,成為動植物流通擴散的通道。圓蚌則是在暴雨大水中藉機漂流,因緣際會下來到了關渡自然公園。如此看來,在台北盆地開發密度最低的關渡平原裡,依然保存了許多水生生物。
雖然自然公園的範圍裡發現白鱎、羅漢魚和圓蚌這些在關渡平原已經為數不多的生物,但是有些隱憂將會對這塊平原產生極大的影響!首先是大度路旁的廢土回收場——雖然是屬於資源回收的環保事業,但是需要空間土地放置土石,所以不斷租用或購買場區周邊的土地,做為土方堆置場。
這些廢土回收場的位置就在下八仙,自然公園的東邊。此地多為私有地,尤其有許多是窪地埤塘,土方將會填平這些水生生物的棲身地;另一個隱憂是關渡平原的開發案——投芝公路(北投忠義到三芝)的興建及相串聯的引道,大度路以南景觀公園及運動公園的設置,北投士林科技園區計畫等,種種開發案也直接間接影響到這些生物的棲息地;之後就是關渡平原水田的存在問題——絕大多數的地主已不再耕作,而是無償承租給別人耕作,加上耕作的農民大多年事已高,加上開發案下的農地買賣一直在進行,這裡的水田能再存在多久?
這些隱憂和發現圓蚌等原生的水生生物,突顯了關渡自然公園這類範圍不大,但是具有可以人為操作改善的彈性空間的公有地或私有地,比較起幾乎無法人為施作調整的保護區、保留區,這類型的土地將有更大的存在意義。
那些被搶救起來的魚蝦及圓蚌,都放進自然公園的月池,做為種源保留及移地復育,當人工濕地的水文及植物狀況穩定後,會再將這些原生物種重新移回。遙想10年、20年後,關渡自然公園或許會是再開發後的關渡平原中,原生的水生生物最後且唯一的棲息地!
圓蚌Anodonta woodiana (Lea),屬軟體動物雙殼綱蚌科,又叫無齒蚌、田貝。貝殼卵圓形而後端較突出,老熟個體殼表黑色或深褐色而有細生長線,殼內面有珍珠光澤,會產珍珠,一般殼長可達15公分以上。過濾水中藻類、浮游生物等有機物為食。會與台灣石鮒、高體鰟鮍(牛屎鯽)等共生。台灣全島皆有分布,棲息在河川緩流處、淡水埤塘、水田、溝渠等。曾極為普遍,因開發、棲地消失及污染等原因,已然稀有。
※本文轉載自生態工程入口網,本文為2006年大自然小感動散文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