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走步道 樂活無礙 | 環境資訊中心
慢走.樂活

慢走步道 樂活無礙

2007年12月07日
作者:高羚(台灣環境資訊協會)

【樂活觀點‧專家說法】

洛桑(生態攝影家、自然寫作作家)專家說法1‧伍元和(古道專家):路有大有小,但只要在裡面找到一個故事,就會越來越能領略不同的步道風情,相信每個人都能找到一條這樣令你感動和喜愛的步道。

專家說法2‧徐偉斌(生態畫家):繪畫是不受肢體不便影響的,反而你在大自然中放慢腳步,更可能看到別人「來不及」看到的細微處。原本的「不足」,反而成為一種優勢。

專家說法3‧洛桑(生態攝影家、自然寫作者):大自然是人類心靈的原鄉,在森林裡走過一趟,會在生命裡留下非常特別的痕跡,慢慢內化成自己生命情調的一部分。

專家說法4‧吳海獅(自然體驗專家):一般人習慣於「看到」自己所喜歡和習慣的東西。透過大自然中的體驗活動,可引領大家以不同角度與不同感官來探索、了解這個世界。

一個秋陽暖照的週六,小姪女和我隨著一群「特殊人士」來到拉拉山自然保護區,當中有視障者,有行動不便的人,也有因唐氏症而影響智能表現者。大家難得走出家門,走入山林,要在多位專家陪同下,來一趟特別的步道體驗旅行。

「肢障者如何走入山林?視障者如何看到大自然的美麗?唐氏症寶寶足以體會萬物有情的感動嗎?」小姪女和我在未出發前心中不禁有此疑問。然而同行的還有古道專家伍元和、作家吳音寧、自然體驗專家吳海獅、攝影家及生態觀察家洛桑、生態畫家徐偉斌,在這些肚子裡有挖不盡的古道及自然故事的老師們帶領下,不僅身心障礙朋友大開眼界,我與小姪女更是從彼此互動中,獲得滿滿的感動與收穫。

徐偉斌老師(左一)專注地指導行動不便的黃淑梅於拉拉山作畫,黃媽媽也在一旁陪伴著她。圖片來源:台灣環境資訊協會 簡淑慧攝小姪女和我陪著生態畫家徐偉斌、拄著柺杖的淑梅,慢慢走到神木區寫生。親近山林對行動不便的淑梅而言向來是個不可企及的夢,即使對崎嶇不平的步道有些陌生和不安,一路上她仍然綻放熱情和開放的笑容,聽著徐老師建議,發揮「慢走」的特質,用不同角度觀察自然,注意到不同的光線變化、各種植物的造型之美。反倒是像小猴子跳來竄去的小姪女,老是被老師提醒要放慢腳步,「在大自然中放慢腳步,才能看到別人『來不及』看到的細微處。」他更引導我們如何靜靜觀察一棵樹,用心捕捉各個細部,再從紙面上勾勒出具體形象。

「哇!畫得好精致!你真的是第一次畫圖嗎?」小姪女看到淑梅的素描,好奇的瞪大眼,讓淑梅及媽媽都笑了起來。淑梅說:「我也不知道自己可以畫圖!好有趣!原本擔心走不動拖累大家,但以後我決定能走的就去走,走不動了,定點也可以看到很多不一樣的東西。是老師開啟了我另外一個眼界,以後我又多了一項可以學習的功課了!」她進一步分享心得:「我發現畫了圖,會幫助自己觀察得更仔細,葉子、花、果實……長什麼樣子,畫過後再也不會忘記了!」

徐偉斌(生態畫家)徐老師也提出自己多年來生態繪圖經驗:「建議大家不妨養成塗塗寫寫的習慣。以畫圖來記錄自然,有著別於文字所無法達到的效果;有時文字很難傳達的意象,只要一幅畫面便可生動而具體的表現出當下的情境。在書寫步道悠遊筆記時,隨手加上圖象說明,日後的回憶將會更鮮明!」

一會兒小姪女和我遇上攝影家洛桑和唐寶寶晉嘉。善於以影像和文字記錄自然、打動人心的洛桑老師,從一開始就和晉嘉變成「麻吉」,跟晉嘉邊玩邊聊天,教他使用簡單的數位相機,並引導他去捕捉自己有感覺的畫面。台灣八角金盤、通脫木、蕨類,甚至拉拉山雲霧和彩霞餘輝中的落日,都映入了晉嘉的眼中、心中,也框進了相機裡,留下永恆的回憶。晉嘉興致勃勃的對小姪女秀著自己的作品,洛桑老師在一旁跟我說明:「晉嘉對美很有感覺,我只是先幫他做一點信心建立的工作。唐寶寶其實有點像阿甘,天生對事物非常執著,只要引發了他的動機,就會專注的學習。」

一般人對唐寶寶的印象是體弱、智力不佳,但晉嘉展現了常人所不能及的毅力和學習熱情,早已鍛鍊成游泳高手的他,當著洛桑和大家的面,興奮的宣布:「學習的過程好快樂!除了游泳,我以後還要學數位攝影!」

「姑姑,我很佩服淑梅姐姐和晉嘉耶,他們很少出遠門到郊外來,卻一點都沒有膽怯,反而開心的體驗和學習!」小姪女收拾起這趟跟我工作來「插花」的遊玩心態,表情轉為認真。「是呀,大自然就是有這種魔力,能讓人敞開心胸,發現不同的體驗和收獲!」我也分享自己的觀察:「當然,總是在他們身邊的陪伴者,和專家們的引導,也是功不可沒呀!」

伍元和(古道專家)「是呀是呀,老師們都好厲害,像伍元和老師沿路講解古道歷史和古蹟,讓我們更深入了解步道的傳說和故事,好有趣!」小姪女眼睛閃動著,展現對於學識淵博的人熱切崇拜,這回看她正沉浸在發現日據時代一只麒麟啤酒空瓶的興奮當中。

這時見到吳海獅老師手裡提著大包小包,帶著幾位視障朋友走過我倆面前。這些東西是吳老師用來讓大家學習體驗自然的道具。像是以一根繩子,高高低低繫住各個地物,教眾人蒙住雙眼,僅靠摸索繩子前進,體驗除卻日常慣賴的視覺後,如何僅以觸覺並重新調整身體的重心,安然跨過各種地形。或是分組競賽,要大家在四周環境中,找出菜瓜布、綿布、鋁箔紙等人類慣用物品的模擬替代品。在分組競賽壓力中,每個人都卯足了勁,四處張望觀察各種自然物。

「姑姑,我們好像名偵探柯南哦!」小姪女興奮的跑東跑西,跟視障組分工合作,一遇有「可疑物」,立即報告視障朋友,通過他們靈巧的手感判斷:像塑膠片的是枯木桿還是枯竹片?像魔鬼粘的是咸豐草的果實嗎?哪一種葉子摸起來更像柔軟的布料一般?成績揭曉,果然視障組憑著過人的觸感,奪得第一!

吳海獅(自然體驗專家)吳老師分享自己設計這些體驗活動的目的:「藉著不同的活動,可引領不論是正常的朋友或身障的朋友,以不同的角度與不同的感官來探索、了解這個世界。這些活動淺層為視覺、聽覺、嗅覺、觸覺的感官訓練,深層則為打開心靈的一扇窗,因為所有的感官最後都要歸到心靈,藉以沉澱體驗或挖掘更深刻的思考。」

果然沒錯,在吳老師的引導下,視力完全喪失的燦煌,居然可以從石頭落下的時間,算出所站的橋面到河面之間的距離;也能透過吳老師的口頭描述,準確無誤的以手勢畫出四周的山勢地形!「我的心中出現了一幅地圖!」燦煌興奮的說道:「雖然我眼睛不好,但用手、用心去摸索,用耳朵去聽,會湧現好多感覺,再加上旁人幫我敘述,讓我建立出心靈地圖輪廓。」

小姪女和我忍不住讚嘆:「行動不便的可以走入山林,唐氏症寶寶感受得到萬物有情,視障者也能看到大自然的美麗!」

吳老師以20年帶領體驗活動的經驗,說明走入自然,可能只是前半段的工夫,後半段若能將在自然中學習、感受到的心得與感想,在腦袋中重新整理消化、沉澱,將會有更深刻的體會與感動。「新詩、攝影、繪畫都可以鼓勵大家記錄下自己在自然中的足跡,或在大自然中尋找創意的元素,將自己探索自然與生命的真善美與大家分享,好影響更多人認識並愛護大自然!」活動接近尾聲,這次活動的主辦單位農委會林務局森林育樂組組長林澔貞也不忘提醒大家「慢走更樂活」系列活動,正在廣徵「步道達人」作品,鼓勵民眾從步道自然體驗中發揮創造力,參與「創意新詩」、「創意繪本」及「遊程規劃」比賽,大人小孩皆可參加,也歡迎身心障礙朋友一起來發揮創意喔!

「哇!我也有參加比賽喔!」原本只是來插花的小姪女興致高昂,「不過,也許我會遇到勁敵──晉嘉或淑梅姐姐吧,他們拍照和畫圖很棒耶!」還未出師就先洩氣了?我的小天才,加油吧!

本篇文章同步刊登於農委會林務局「全國步道導覽網」網站